瓦楞子

藥材名稱:禹餘糧

名稱出處:《本經》

概況

異名:太一餘糧(《本經》),白餘糧、禹糧石(《中藥志》)。

基源:禹餘糧為氫氧化物類礦物。

原礦物:正品禹餘糧一般指褐鐵礦。

歷史:禹餘糧最早記載於《本經》,列為上品。陳承釋其名謂:“會稽(今浙江紹興市)山中出者甚多。彼人云:昔大禹會稽於此,餘糧者本為此爾。”說明禹餘糧名字由此而來。陶弘景謂:“今多出東陽(今浙江省東陽縣)形如鵝鴨卵,外有殼重疊,中有黃細末如蒲黃,無沙者佳。近年茅山鑿地大得之,極精好,狀如牛黃,重重甲錯。其佳處乃紫色靡靡如面,嚼之無復磣”。蘇頌曰:“舊說鵝鴨卵,外有殼。今圖上者全是山石之形,都不作卵狀,與舊說小異。”李時珍認為:禹餘糧乃石中黃粉,生於池澤;其生山谷者,為太一餘糧”。上述各種形狀和產狀和現今禹餘糧——褐鐵礦相同。因褐鐵礦在自然界中有多種成因型別,不同成因的褐鐵礦,其成分、形態、結構構造不完全相同。因而認為古代正品為褐鐵礦。《中國藥典1990年版》收載。

形態:褐鐵礦不是單一的礦物,而是以針鐵礦或水針鐵礦為主要組分,幷包括纖鐵礦、含水氧化矽、泥質等組成的礦石。隱晶質的針鐵礦、纖鐵礦均屬斜方晶系。通常所見到的褐鐵礦呈鍾乳狀、葡萄狀、結核狀、塊狀等。外部凹凸不平,具殼層構造。土黃至黃褐色,暗褐色,少數為黑色。條痕黃棕色、黃褐色或褐色。主為土狀光澤。不透明,硬度1~4。斷面為層狀,層間顏色不一。密度2.7~4.3g/cm3。

產狀:褐鐵礦為次生礦物,分佈十分廣泛。岩漿岩、變質岩中許多鐵鎂礦物遭受風化後均可形成褐鐵礦。在沉積岩中常形成結核狀、鮞狀和皮殼狀,或作為碎屑岩的膠結物。產於池澤及山谷地帶。

產地 產於河南、江蘇、浙江、四川、廣東。

生藥

採集:全年可採挖。挖出後,除淨泥土、雜石。藥材主產於江蘇、浙江、河南、四川。

鑑別

性狀:禹餘糧呈類卵球形的結核狀,有核心或中空。但完整者少見。通常殼層與核心分離,殼層碎成不規則斜方塊狀或扁塊狀;大小厚薄不等。表面多凹凸不平,土黃色、黃褐色、褐色,內表面粗糙,含有土黃色細粉。體重質堅,但可砸碎.斷面層狀,色澤不一,呈土黃色、褐色、紫褐色,灰青色。各層厚薄不等,一般褐色層或紫褐色層最厚。中心結核,表面粗糙並附有細粉;黃褐色至褐色;斷面不顯層次,而有許多蜂窩狀小孔,有的打破後,無核心,具黃粉,摸之汙手,略有滑感。土腥氣,味淡。

理化:①取本品粉末少許,加鹽酸2ml溶解,振搖、靜置,取上清液:1)加亞鐵氰化鉀試液,即生成深藍色沉澱,沉澱在稀鹽酸中不溶,但加氫氧化鈉試液,即分解成棕色沉澱。2)加硫氰酸銨試液,即顯血紅色。 ②取禹餘糧少許於試管中,密閉,在火焰上加熱,有微小水珠附於試管內壁的上方。

加工炮製:常用的炮製品有禹餘糧、煅禹餘糧和醋禹餘糧。 ①禹餘糧 打碎或研成細粉。 ②煅禹餘糧 取淨禹餘糧、打碎,置坩堝內,在無煙的爐火中煅至紅透,取出,放涼,打碎。 ③醋禹餘糧 取淨禹餘糧,打碎,置坩鍋內,在無煙的爐火中煅至紅透,取出,立即投入醋中淬酥,取出,乾燥,研粉。每禹餘糧100kg,用醋30kg。

貯藏:置乾燥處,防塵。

化學性質

禹餘糧因產地不同,其化學成分亦有差別。因而各文獻記載成分不一。有人認為禹餘糧主成分為Fe2O3,又含Al、Mg、K、Na、PO4等[1]。有的認為主要是Fe2O3,含Fe58%左右,其次為O、H2O及有機物質等[2]。有人經分析認為殼層含Fe2O3 65.47%,Al2O3 1.80%,CaO 0.36%,MgO 3.01%,殼內黃粉含Fe2O3 45.47%,Al2O3 6.10%,CaO 0.73%.MgO 0.52%[3]。有人進行了化學全分析;含Fe2O3 48.98%,Al2O3 7.02%SiO2 30.20%,FeO 0.05%,TiO2 0.10%,P2O5 1.10%,MnO 0.35%.CaO 1.41%,MgO 0.69%,K2O 1.02%,Na2O 0.22%,H2O 8.48%,CO2 0.14%,As 0.005%,ZnO 0.04%,S 0.01%;禹餘糧光譜全分析:含Pb、Zn、Cu、Ni、Cr、Co、V、As、Sn、Ga、In、P2O5、Ti、Mn、Be、Ba、Ca、Mg等。不同產地的禹餘糧,其微量成分也不同;如Pb,杭州市售品中含PbO0.15%;北京市售品中含量<1%;遼寧市售品含Pb量大於1%[4]。

參考文獻

[1] 中藥大辭典.下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690。


[2] 礦物藥淺說.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81:116。


[3] 礦物學報 1983;(2):132。


[4] 中國礦物藥.地質出版社,1988: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