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類抗生素

[拼音]:qigong

[英文]:Qigong

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類以自我心理調整為特色的醫療保健養生方法。古稱吐納、導引、靜坐、行氣、食氣、服氣等。上述多種叫法在1955年被統一稱作氣功。據統計,在2 000多年前成書的中醫經典著作《內經》中,與氣功內容有關的記載共有18篇20處。這些論述涉及的內容廣泛,包括了氣功的起源、特點、概念、方法、作用、機制、適應症、注意事項等,說明《內經》奠定了氣功的理論基礎。重要的是,《內經》明確了氣功的本質特徵及基本概念。“恬淡虛無,真氣從之”和“恬淡無為,乃能行氣”,充分表達了通過主動調神促使氣機與之協調的“神”與“氣”,即主動的自我調整影響自身生理功能的主從關係,充分顯示了“調神”是氣功的本質特徵。其他與氣功有關的論述中,“精神內守”、“獨立守神”、“傳精神”、“通神明”、“為無為之事,樂恬淡之能,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淨神不亂思”、“佔神往來”、“專意一神”、“必一其神”、“御精神,收魂魄”、“精神專直”、“心調和”、“安心定氣”等,這麼多專一內容的練功要求,清楚地證明了“調神”是氣功不可替代的本質特徵。可以說,氣功是中醫調神理論、情志理論具體指導和應用的學科。中醫認為氣功是一種通過調神來促使氣機協調,以實現防治疾病目的的鍛鍊方法。通俗地講,氣功是通過自我心理調整促使生理功能變得協調,以實現防病治病目的的自我心身鍛鍊方法。

發展簡史

氣功的歷史已有4 000餘年。它起源於遠古以健身治病為目的而創編的舞蹈,形成於導引按蹺確立之時。氣功從萌芽到形成均包含於中醫學發展的過程中,屬於中醫學的一部分。

氣功史研究者多認為,《呂氏春秋·古樂》中的一段文字是目前發現有關氣功的最早文字記載。篇中寫到:“昔陶唐(堯)氏之始,陰多滯伏而湛積,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多鬱閼而滯著,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這段記載不僅介紹了唐堯之時的洪水給人體造成的病患,更重要的是表達了古人面對天災病患,發揮主觀能動性,創編出“舞”的方式來健身治病,從而促進了後來氣功導引按蹺鍛鍊方法的形成。《老子》中則較早提到“或噓或吹”、“綿綿呵其若存”的吐納功法。《莊子》也有“吹噓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的記載。戰國時期的行氣玉佩銘(約公元前380年)上有行氣方法的銘文(行氣玉佩銘圖)。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帛書《卻穀食氣》篇和彩色帛畫《導引圖》。《卻穀食氣》篇是以介紹呼吸吐納方法為主的著作,也是最早專論辟穀的著作。《導引圖》堪稱最早的氣功中文譜,其中繪有44幅模仿一些動物運動的影象(見馬王堆漢墓醫書)。

《內經》中的《素問·異法方宜論》在談及上古因地理環境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治療方法時寫道:“中央者,其地平以溼,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蹺。故導引按蹺者,亦從中央出也。”這段話支援了《呂氏春秋》中“故作為舞以宣導之”的觀點,表明4 000多年前古人為健身治病而作的“舞”,是《內經》所論及的“導引按蹺”的前身。

以後,歷代名醫的重要著作皆有氣功的內容。如漢代醫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中主張“四肢方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鍼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華佗則創編了五禽戲流傳後世,至今仍被氣功愛好者演練。葛洪不僅是東晉時期著名的養生家、道教理論家、醫學家和煉丹術家,而且也是對氣功發展有影響的重要人物,在《抱朴子》中對氣功的方法、作用、反應、注意事項等均有介紹。南北朝時期著名的醫學家和道教理論家陶弘景是對氣功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人物。他的《養性延命錄》一書,收載了當時的一些氣功專著和功法,現今還廣為流行的六字訣功法以及五禽戲具體操練方法的文字介紹最早載於陶氏著作中。隋唐時期,氣功已被確立為太醫署中的專科。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攝養論》、《存神煉氣銘》等著作中,都對氣功作了大量論述。宋代的《聖濟總錄》,金元四大家的著作,明代朱棣主持編寫的《普濟方》、徐春甫的《古今醫統大全》、李時珍的《奇經八脈考》和《本草綱目》、楊繼州的《鍼灸大成》、王肯堂的《證治準繩》、張景嶽的《景嶽全書》和《類經》,清代張璐的《張氏醫通》、程鍾齡的《醫學心悟》、徐靈胎的《醫學源流論》、沈金螯的《雜病源流犀燭》、汪昂的《勿藥元詮》、潘偉如的《內功圖說》和《易筋經八段錦合刻》等,都論述了氣功養生。

民國時期,中西醫匯通代表張錫純力主“醫士當用靜坐之功以悟哲學”和“醫學宜參看丹經”。他在《醫學衷中參西錄》裡對內丹術通任督的周天功練法,更有切身體驗。別號“因是子”的蔣維喬,1914年著《因是子靜坐法》,1918年又出《因是子靜坐法續編》。近代醫家丁福保1920年刊印《靜坐法精義》。天津王賓賢1931年撰寫《意氣功詳解》。精通氣功的中醫師陳乾明1934年編印《靜的修養法》。杭州中醫師董浩1934年出版《肺癆病特殊療養法》。上海方公溥1938年編印《氣功治驗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廣大氣功研究者與科學工作者應用中醫學和現代科學方法開展氣功的挖掘、整理、應用、實驗和推廣工作。氣功研究被列入國家第一個醫學科學12年遠景規劃中。許多部門相繼設立氣功醫療、教學和科研機構。氣功療法作為中醫的組成部分和綜合醫療措施中的重要內容被廣泛地應用於臨床,在多種疾病的治療中顯示出它在縮短療程、提高療效和鞏固遠期療效方面的作用。氣功作用機理的實驗研究也積累了許多資料。“文化大革命”中,氣功療法及一些氣功工作者受到批判,致使氣功發展處於停頓狀態。“文化大革命”後,氣功重新得以發展。各地區相繼成立氣功研究會、氣功療養院。一些綜合醫院設立氣功科室、氣功科研組織。1986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討論通過設立中醫氣功的學科,招收氣功專業研究生,標誌氣功正式進入科學殿堂。國家科學主管部門設立基金資助氣功研究。氣功的理論文獻研究、實驗研究和臨床應用研究都獲得了進一步發展。氣功的國際交流也有較大發展。與此同時,學術領域對氣功的實質、概念、定義的爭論和“外氣”實質的爭論也異常激烈地展開。

此外,氣功在中醫學內的發展過程中,也不斷地從道家、儒家,以及佛教等方面吸收了一些與自己相關和有用的理論與方法,來豐富自身。

功法分類

氣功歷史悠久。練功方法豐富多彩。如果將所有功法按不同標準歸納一下,就很容易從總體上加以把握。

以動、靜作標準,可以分為靜功和動功兩大類。

(1)靜功。指練功時軀體在空間的位置保持不動的一類功法。靜功可按不同流派和練功目的分為許多種,如醫家吐納功、內養功、放鬆功,道教周天功,佛教禪定功,儒家靜坐功等;亦可按練功姿勢分為臥式靜功、坐式靜功、站式靜功。

(2)動功。指練功時,軀體在空間的位置不斷髮生變化的一類功法。動功按不同練功姿勢可以分為臥式動功、坐式動功、站式動功、行走式動功等。還可按有無統一規定的動作要求,分為套路動功和非套路動功兩大類。

以姿勢作標準,可分為臥、坐、站、行四類。

(1)臥功,採取躺臥姿勢練的功法;

(2)坐功,一般坐著或盤腿坐練的功法;

(3)站功,站著練的功法;

(4)行功,行走中練的功法。

以練功注重的手段作標準,可分為調息功、調身功、調心功三大類。

(1)調息功。又稱吐納功,是側重呼吸方式鍛鍊的一類功法。

(2)調身功。又稱形體功,是側重體勢、體力鍛鍊的一類功法。因其注重於筋骨肌肉的鍛鍊,也稱之為外功,通常叫做“外練筋骨皮”。

(3)調心功。也稱意守功,是側重意念鍛鍊的一類功法。因其側重於體內意念的鍛鍊,而稱之為內功,通常叫做“內練一口氣”。

功法構成

氣功的功法雖然很多,但就功法的基本內容而言,不外乎調身(姿勢)、調息(呼吸)、調心(意守)三個方面,簡稱“三調”,也稱作氣功的三要素。每一種功法都是三者的具體結合和運用。

調身

調身就是根據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放鬆身體,擺成一定的姿勢,即調練體勢。氣功功法種類很多,各功法之間最明顯的區別在於其姿勢動作各不相同,可謂千姿百態。有的保持固定的姿勢,因而被稱為靜功;也有的不斷變換動作,被稱為動功。體勢的鍛鍊主要是對形體體力的鍛鍊,所謂“外練筋骨皮”主要是指這種鍛鍊說的。氣功的體勢分為行式、站式、坐式、臥式四類。行式、站式使很多肌肉群,尤其是身體下半部肌肉處於相對緊張狀態,對強壯筋骨、增強體力有很大的好處。坐式、臥式則較適於臥床不起、體質虛弱之人。氣功的姿勢動作要求在放鬆入靜的基礎上,以意念為主導,從而使身心高度協調統一。雖然有些功法格外強調姿勢動作,如導引按摩類功法,但是按氣功的要求,不管什麼姿勢都要在保持安靜的狀態下進行。在運動過程中,必須全神貫注、思想集中,而且這些姿勢動作更重要的是被賦予了特定的意念,如抱球、捧氣等。這些姿勢動作除了具有體力鍛鍊的作用外,更主要的是使練功人將注意力集中在姿勢動作上,以實現入靜。因此,調身更是幫助實現入靜的手段。

調息

也稱吐納,是指練功時對呼吸的調整和鍛鍊。正常成人呼吸為每分鐘12~18次。練功入靜後,呼吸變得柔和、細緩、均勻、深長,呼吸頻率明顯降低,有時甚至每分鐘僅呼吸1~2次。調息的主要作用是吸引練功人將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呼吸方式上,以呼吸的念頭排除其他雜念,也是一種幫助實現入靜的手段。各流派功法對呼吸鍛鍊的要求不同,有的要求順呼吸,有的要求逆呼吸,有的要求自然呼吸等。實踐證明,呼吸鍛鍊方法掌握不當,極易出現偏差,可以表現為胸悶、氣短、腹脹,甚或不能自主呼吸等。故初學者對呼吸鍛鍊要特別小心,沒有特殊病情,還是以自然呼吸為好。

調心

也稱調神,是對意識的鍛鍊和調整。它要求練功中精神放鬆、情緒安寧,逐漸消除雜念,以達到氣功入靜狀態,並在意識的主導下進行機體內部功能的自我調整和鍛鍊,通過特殊的心理過程來改變自身的生理狀態。這是氣功具有祛病強身、改善心理、消除不良情緒的最根本的原因。因此,調心在練功三要素中起著決定性作用。古人所說“全憑心意練功夫”,概括表達了這一意思。

調心過程中實現氣功入靜狀態的方法是意守法。意守方法有很多種,通常概括為內守和外守兩大類。所謂內守,是指思想集中於自身,如意守丹田、意守呼吸等。外守,則指思想集中於自身以外的事物,如意守浮雲、意守鮮花,也可以意守幻景。常用的意守方法有:

意守身體放鬆。有意識地使身體放鬆,是練功中最基本的內容。從練功一開始,就要注意身體姿勢擺得是否安穩妥當、舒服自然,並在整個練功過程中不斷加深放鬆的程度。

意守身體的某一部位。在全身放鬆後,把意念集中在身體的某一部位,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排除雜念,另一方面,由於意守的部位不同,可以對身體內部氣血的執行、臟腑的功能起不同的作用,具有不同的療效。常見的具體方法有意守穴位法,如意守丹田;有意守經絡法,如小週天功法;還有意守病灶法等。

意守呼吸。在全身放鬆的基礎上,為了使思想安靜、呼吸緩慢下來,可採用下列三種呼吸方法:數息,即一面呼吸,一面默數其次數,從一到十,如此周而復始;隨息,意守呼吸出入,不計呼吸次數;聽息,仔細傾聽自己呼吸的聲音。

意守默唸字句。注意呼吸的同時默唸字句,如吸氣時念“靜”,呼氣時念“鬆”(或默唸類似的字句)。這是給自己一種良性暗示,起安靜放鬆的誘導作用。

意守某種外界景物。注意外界環境某一景物,如花朵、綠樹、天空等。

練功要領

各種功法雖然外在形式有所不同,但卻有共同的要領,即:鬆靜自然、意感相隨、動靜相兼、上虛下實、火候適度、循序漸進。練功要領是每一位初學氣功的人都必須首先學習和掌握好的理論內容。

鬆靜自然

放鬆、入靜與自然,是氣功鍛鍊過程中最基本的要求。不論何種功法,練功的哪個階段都必須符合這一基本準則。鬆是指整個身體和精神放鬆。身體放鬆,也不是完全鬆弛、鬆懈或鬆散無力,而是鬆而不懈、鬆中有緊、緊而不僵。靜是指練功過程中,雜念相對減少,高度安靜、輕鬆、舒適的“入靜”狀態。入靜程度的深淺,反映著練功狀態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練功效果。鬆與靜是同時要求並互相促進的,放鬆可以幫助入靜,入靜可以進一步放鬆。自然,是指練氣功時應心情自然、姿勢動作自然和呼吸自然。

意感相隨

“意”是指練功中意念的運用,“感”是指練功時產生的各種感覺。在練功中會出現各種感覺,這種感覺有區域性的脹、癢、冷、熱、酸、麻,有全身的輕、飄、深、沉,甚至有一定路線上的暖流感覺。它們是伴隨練功過程自然出現的反應,在練功的初級階段比較強烈、比較頻繁。隨著練功的深入,各種感覺也在變化,越來越細勻平和,最後達到心中一片清澈,肌體的各種感覺消失了。對上述這些練功時出現的感覺,應該任其自然,不施加意念刻意追求。但是也有的功法是通過施加一定的意念,來誘導產生特定的感覺,以此來幫助入靜。例如,施加意念想象兩手捧著一碗水,用捧水的念頭代替和排除其他雜念。這種意念和感覺之間的關係是互相依存、相輔相成的。

動靜相兼

一方面是指在練功方式上強調靜功與動功的密切結合,另一方面是指在練動功時要掌握“動中有靜”,在練靜功時要體會“靜中有動”。動,指形體外部和體內的“氣息”(感覺)的運動,前者可視為“外動”,而後者可視為“內動”。靜,指形體與精神的寧靜,前者可視為“外靜”,後者可視為“內靜”。動與靜是相對的,也是辯證的。在功法的選擇上,初學者以先學動功為宜,然後再練動靜相兼,最後過渡到以靜為主。在練功時,不論靜功、動功都要以靜為前提。練靜功時,要做到外靜內動、靜中求動;練動功時,要做到外動內靜、動中求靜。練功人可根據自己身體的具體情況(如年齡、性別、體質、性格、練功進度等,如果是病人,還需考慮疾病的種類及病程等等),把動功與靜功有機地結合起來鍛鍊。就體力來說,體力差的可以少動,體力好的多動,一般以不疲勞為度。就病情來說,病情較重、體質虛弱的可以靜功為主,配合動功;隨著病情好轉、體質增強,應逐步增加動功,達到一定層次後再以靜功為主。從時間上說,早晨先靜後動,以便精神飽滿地投入到一天的活動中去;晚上宜先動後靜,以利於安靜地入睡。

上虛下實

“上虛”,是指身體上部(臍以上)輕鬆虛靈、頭腦清晰、耳聰目明、反應敏銳;“下實”,是指身體下部(臍以下)充實有力、腰腿強勁、步履穩健、全身精力充沛。不論練靜功或動功,都應保持“上虛下實”的狀態,這是各種練功方法的普遍要求。練功時不僅姿勢的重心要放在臍下,使整個身體穩如泰山、舒適自然。更重要的是意念意守的部位也在中下丹田,沒有特殊病情,不意守上丹田,以避免造成上實下虛的情況,導致練功出偏。

火候適度

指對練功的一些要求及限度把握要適當,或恰到好處,太過或不及均非適度。主要包括意念、呼吸、姿勢及練功時間等內容。例如,意念太弱則雜念過多,或易於昏沉入睡;反之,意念太強等於揠苗助長,也不好。有些功法要求的特殊呼吸方式(如腹式呼吸),也必須在自然悠暢的基礎上,通過意念誘導吸氣下行並稍許用力,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逐漸形成。不論採用哪種姿勢,都應鬆緩自然、舒適圓活,切忌故意拿架、僵硬做作。練功時間的長短也應根據練功人的具體情況靈活掌握。每次練功都應留有餘力、留有餘興,應避免一練就是半天,勉強堅持的做法。

循序漸進

學練氣功一般要經過入門、掌握、熟練自如這三個階段。實現上述三個階段的關鍵是反覆實踐,即堅持練功。不經過艱苦的鍛鍊過程,三天打魚、兩天晒網不行,急於求成、企圖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只有循序漸進、堅持不懈,才能體會到氣功的奧妙。

注意事項

學習氣功要注意的事項主要有:初學者對氣功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氣功鍛鍊可以健身防病和治療某些疾病,但不能包治百病,尤其不要追求通過學習氣功獲得“特異功能”,謹防江湖氣功師的誤導。應找合格的氣功師指匯入門,以防止不得要領和練功出偏。練功環境要安靜,空氣要清新,夏天防暑避日晒,冬天防寒躲風口。練功前解除大小便,練功時著裝以寬鬆為宜。不要在過飢過飽和情緒過激的狀態下練功。婦女經期練功時間不宜過長,暫停運動量大的功法。要做到“三穩”,即起功穩、行功穩、收功穩。如果為健身,每天練功1~2次,每次15~30分鐘。如果為治病,每天練功2~3次,每次30~60分鐘即可。

練功過程中常會出現一些效應,有的是正常效應,也有的是因過於緊張或不得要領而造成的異常效應。常見的正常效應是手、腳、四肢、全身微透汗,面板微癢,唾液、眼淚分泌增多,腸鳴作響,排氣增多,胃腸道蠕動增強,大便通暢,食慾消化好轉,睡眠深熟,肌肉微動,骨節作響,頭腦清晰,精力充沛等。但這些效應不一定在每個練功人身上都出現。常見的異常效應是頭昏、頭沉、頭緊、頭痛,氣促、氣悶、憋氣、壓氣、氣竄感,兩肩重壓感,腰背沉重感,口乾喉癢嗆咳,心跳加快,肚腹作脹,失眠或練功時昏沉欲睡等。

作用機制

氣功的作用主要包括:

(1)具有迅速消除心身疲勞的作用。當工作勞累時,入靜練功10分鐘,收功時會感到心身疲勞頓時消除,頭腦清晰,精力恢復,身體輕鬆。

(2)具有增強機體免疫抗病能力、健身和預防疾病的作用。長期堅持練功的人,心情舒暢,機能協調,免疫功能也強,很少感冒和患病。

(3)具有直接治療心身疾病和輔助其他療法治療器質性疾病的作用。氣功療法的第一類適應症是心身疾病。對於某些心身疾病,如高血壓初期、偏頭痛、失眠、哮喘、神經官能症、痛經等,通過氣功療法也可得到較好效果。對於諸如慢性腎炎、肝炎、癌症等多種器質性病變,可在藥物等物質治療的基礎上,選擇氣功作為輔助療法。

氣功鍛鍊所起的作用是全身性的,並且通過全身狀態的好轉影響區域性病變來發揮治療作用,而不是直接治療某一區域性的病變。這也是氣功療法的特點之一。

氣功作用的中醫機制是通過調神練意,促使氣機協調,從而使氣血和暢、經絡疏通、陰陽平衡。氣功作用的現代機制與心理-生理-形態反應環節有關。我們知道,練氣功要取得好的效果,要求練功人必須達到入靜狀態。所謂入靜狀態,是練功人發揮意識能動性,放鬆身心,排除雜念,使意識逐漸由清醒進入到一種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狀態的過程。放鬆身心與排除雜念主要靠自我暗示的方法。例如,本來是大白天,站在黃土地上練功,可想象是在月光如洗的寧靜夜晚,站在河邊小樹林的綠草叢中,想象自己的身體像青松一樣挺拔屹立……將自己帶到一種自我創造的心曠神怡的意境中去。經過這樣的長期訓練,逐漸形成條件反射,再練功時,就會很快使意識進入到入靜狀態。這種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入靜狀態的心理生理學機制,乃是一種自我暗示與自我催眠。入靜較深時,練功人僅知道自己是在練氣功,大腦除支配練功這一區域保持清醒興奮外,其他部分則進入主動的類似睡眠樣的高效率休息抑制狀態,氣功術語叫做“一念代萬念”。臨床及實驗結果表明,當人體處於這種狀態時,主觀上練功人會感到心情非常舒暢,全身非常舒適,心胸非常開闊,整個心身都處於一種有效的放鬆和美好的感受中。客觀上可以檢測到這種精神狀態會直接影響神經內分泌的功能活動,進而影響全身各系統的功能活動向著協調有序的方向發展,起到健身與治病的作用。這種心理-生理-形態過程,以及配合呼吸與運動的鍛鍊,是氣功產生效應的重要機制,也是傳統氣功的精髓與真諦之所在。所以我們說氣功是人類向自身內部尋找健身方法的一門科學,是一門帶有中華民族文化特色的自我心身鍛鍊的方法與科學。

現代研究

氣功現代研究起自20世紀50年代。大量研究已證實了氣功入靜引起的生理效應,其機理尚待更系統深入的研究。這裡僅對主要內容作一簡介。

神經系統

當練功進入入靜狀態時,腦電圖發生顯著變化,與睡眠安靜狀態完全不同,α波增強,並從枕葉向額葉轉移;大腦皮層主動性抑制增強與擴散,進一步可使感知覺發生改變;調節內臟活動的植物神經系統發生改變,表現為交感神經的興奮性降低,副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增強,受其支配的內臟功能發生改變,如淚腺分泌增多、口腔稀薄唾液增多等。

迴圈系統

在入靜狀態下,可以見到心率減慢,血壓多降低,周身微迴圈改善,心臟舒縮時間週期發生有益的變化、心電圖T波幅度增高。實驗證明,氣功入靜對腦血流量有雙向調節作用,即腦血流不足的增加,偏高的降低。對入靜狀態下意守不同部位的多導血流同步定量觀察(包括每搏輸出量、腦血流量、上肢和下肢血流量),發現通過意守可直接影響血液迴圈,完成血流量的再分配。

呼吸系統

入靜狀態下呼吸逐漸變得柔和、細緩、均勻、深長,呼吸頻率變慢;肺活量增大,使氧氣的更新率提高,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氣體交換率增加。

消化系統

入靜後,胃腸活動增強,胃電幅度增加,消化吸收能力增強,腸鳴,排氣增多,膽汁分泌活動增強。

內分泌系統

入靜狀態下,內分泌系統所受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可使血漿核苷酸水平發生變化,cAMP/cGMP比值趨向正常,為氣功“平祕陰陽”的作用提供了依據;可糾正性激素的異常,為氣功“培精練氣”、“培本補腎”作用提供了佐證。

免疫系統

入靜後嗜酸性粒細胞增加,白細胞吞噬功能增強,唾液中的SIgA和溶菌酶明顯增高,機體細胞免疫及體液免疫能力增強,說明氣功鍛鍊可提高人體的抗病免疫能力。

此外還發現,入靜狀態中人體的基礎代謝率降低、耗氧量減少等。

總之,在入靜狀態下,各系統的指標都相應地出現有益的改變。氣功鍛鍊從開始到入靜的過程中,首先是從心理調整啟動變化的。在良好的心理狀態下,神經系統功能向著同步協調的方向發展,進一步通過神經內分泌途徑作用於全身,引起全身各系統功能活動向著健康協調的方向發展。這是一個從心理到生理、從精神到形體、從區域性到全身的變化過程。

參考文章

氣功療法如何治療多動症?兒科氣功減肥好嗎?美容/塑身如何練調息補氣功內科貧血患者可選做哪些氣功鍛鍊內科怎樣運用氣功療法治療失眠神經與精神科怎樣練習氣功防治大腸癌?腫瘤科氣功的由來醫療基礎如何用氣功療法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內科慢支的常用氣功療法有哪些?內科衡量肺通氣功能的指標有哪些?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