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流對地理環境影響說課稿

洋流對地理環境影響說課稿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洋流對地理環境影響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洋流對地理環境影響說課稿1

  各位評委,大家好,對於本節內容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課標標準分析

  本節課《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的要求是:說明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本條標準的學習內容大體包括洋流對氣候、海洋生物分佈、航行、海洋汙染的影響。

  課標的基本要求:首先要建立在運用世界洋流分佈規律的知識基礎上;其次必須利用地圖,結合材料、事例進行分析,以此說明洋流對地理環境及人類活動的影響。此要求是這節課的教學指導思想和教學依據。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節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第三章第2節《大規模的海水運動》中的第二課時。洋流是人類所處的海洋環境中重要組成因素,它本身屬於自然地理知識,包括洋流的的概念、成因、分佈,以及對氣候、生物的影響。從人地關係的角度,洋流透過影響沿岸氣候而影響沒岸人民的生活與生產,透過影響海洋生物來影響海洋漁業生產,還能從正反兩方面影響海洋航運和海水汙染狀況。另一方面,人類可以主動利用洋流於海上戰爭、海洋航運、海洋通訊等事業。在人類歷史中,洋流對人類活動成敗與否起著決定意義的案例很多。這些案例流傳於民間,或記載於書本,或留存於網頁之中,是進行有關洋流的人文地理決策功能教育的豐富資源。

  這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習了世界表層洋流分佈的基礎上,對洋流與地理環境的關係進行更加具體、深入的學習,是學習的目的所在,又是對今後學習自然帶等知識做的鋪墊。所以學好本節,能為今後學習進一步學習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打好基礎。

  所以對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關鍵在於如何有效利用教材中的活動,促使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最終提高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①能說出洋流對氣候、海洋生物分佈、航行以及海洋汙染這四大方面的影響;

  ②能夠識別出什麼是寒暖流以及區別寒流和暖流對氣候的不同作用

  ③能夠簡述漁場的形成原因;

  ④能測定出哪種航行路線可以更快到達目的地。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①透過大西洋60°N東西兩岸氣候統計圖分析說明洋流對氣候的影響。

  ②透過世界四大漁場的分佈與洋流的關係,分析洋流對漁場分佈的影響。

  ③透過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為案例,說明洋流對海洋航行的影響。

  ④透過澳大利亞東北海岸石油洩漏汙染導致紐芬蘭魚產量下降的案例,分析說明洋流對海洋汙染物的影響。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①培養學生探索海洋的興趣。

  ②透過認識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培養探究地理事物之間的辨證關係,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地觀、科學的環境觀。

  3.教學重難點

  在理解課標,分析知識結構及教材內容的基礎上,聯絡歷年高考考綱要求,我認為這部分的教學應對洋流對氣候的影響有所側重,把洋流對航海、漁場分佈、海洋汙染物的影響作為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的體現。因此,在教學中制定如下的重難點:

  重點:洋流對氣候和漁場的影響。這是因為洋流深刻影響著沿岸的氣候,並改變著某些地區原有的溫度和溼度,透過對這一知識的學習便可解釋一些特殊氣候型別的形成原因;而洋流對漁場的影響與人類的漁業生產活動息息相關,掌握好這部分內容能更好地為人類謀福利。

  難點:寒、暖流對氣候的影響。因為理解寒、暖流對氣候的影響應結合世界表層洋流圖和世界氣候型別圖,綜合性較強,這是氣候形成的原因之一,主要難在需要長久性的.記憶世界洋流的分佈及世界氣候型別的分佈。

  三、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的地理基礎知識較為薄弱,部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較差,但經過長期的訓練,大部分學生的讀圖能力已較強,並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另外,隨著現代資訊發展,他們對現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已有較多的關注。

  四、學法分析

  1.探究式學習法

  多媒體課件中設定了許多互動式的問題情境,這些問題需要學生透過已學的知識自主解決問題或合作探究問題,甚至動手實際操作,以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2.比較學習法。學生對性質不同的洋流對沿岸氣候的不同影響進行比較,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能夠觸類旁通,由此及彼。

  五、教學方法分析

  為更好的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我主要採用問題教學法、讀圖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把關於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四大影響以問題的形式呈現給學生,由學生透過探究和討論區解決這些問題;並結合圖示法,引導學生運用洋流知識設計正確的航海路線,運用歸納總結法,讓學生學會辯證的分析洋流對航海和海洋汙染的兩方面的影響。同時,在得出結論後又繼續進行舉例論證,以實現有效遷移,建構知識體系。

  1.案例分析法

  圍繞北大西洋海區洋流對地理環境影響例項,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分析,透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

  2.問題教學法

  把知識點以問題的形式呈現給學生,由學生採用以探究為主的各種學習方法去解決這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新知識。

  3.圖導圖解法

  這節課多次運用世界地圖,許多地理知識點需要在世界地圖上標明具體位置再進行分析。圖導圖解教學法既可以引導學生從圖表中提取有效資訊、掌握新知識,也可以培養學生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

  六、教學過程分析

  (一)新課引入

  b設疑:以企鵝的內容為例,提出為什麼企鵝在熱帶地區也能生存呢?利用故事創設教學情境;設定懸念,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

  (二)新課教學

  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四大影響都是以多媒體展示圖片或印發學案,讓學生們自主探究、討論、歸納最後再透過老師的講解分析給出結論。在洋流影響沿岸氣候上,我藉助書本上的圖3.7“北大西洋暖流的氣候效應”,並加以修改而呈現的;在洋流影響海洋生物分佈上,我將呈現世界四大漁場的分佈圖與世界洋流分佈圖;在洋流影響航運上,我呈現的是標有哥倫布航海路線的世界洋流分佈圖;在洋流影響海洋汙染上,透過一則油輪漏油的事例,讓學生討論洋流將對該次汙染帶來什麼影響(有利及不利方面)? .

  本節課新課部分的教學線索為“探討-總結-探討”。圍繞教材中“北大西洋海區洋流對地理環境影響”例項,設計四個探究活動,讓學生“在問題解決中學習”,體現新課程“以學生的發展為主體”。設計四個情境,使學生在自主學習和討論探究中得出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最後透過舉生活中實際例子展開討論,鞏固提高。其中,設計標註四大漁場位置、畫航海路線圖等小遊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整節課重在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和綜合能力的發展。

  (三)作業佈置

  1.有某一航船夏季從索馬利亞半島到印度,應該怎樣行駛才順風順水(請畫出簡圖);

  2.蒐集與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有關的資料,試分析其形成機制以及可能造成的災害。

  3.借20xx年5月發生的墨西哥灣原油漏油事件分析原油麵積擴大的原因,再用辯證觀分析洋流對海洋汙染的有利的一面,最後總結洋流對海洋汙染的影響。

  七、板書設計

  我主要採用綱目式板書。因為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四大影響彼此之間聯絡不大,而綱目式板書使整個板面一目瞭然,有利於學生對重點知識把握,也有助於學生知識體系的建構,對聯絡不大的知識點進行板書效果很好。

  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洋流與氣候

  2.洋流與漁場

  3.洋流與航海

  4.洋流與海洋汙染

洋流對地理環境影響說課稿2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同仁:

  你們好!我是來自地理與資源科學學院08級1班的敖亭亭,今天我要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節第2課時——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本次說課我將從課程標準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學法指導、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六個方面進行:

  一、課程標準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對本節的要求是“說明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即運用相關地圖分析洋流對氣候、漁場、航海及海洋汙染的影響。此要求是這節課的教學指導思想和教學依據。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海水運動深刻影響著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本節課是在學習了世界表層洋流分佈的基礎上,對洋流與地理環境的關係進行更加具體、深入的學習,是學習的目的所在,在本章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加上我對教材的分解和對學生的瞭解,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三大方面: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熟悉洋流對地理環境四大方面的影響;

  (2)區別寒流和暖流對氣候的不同作用,理解漁場的形成原因;

  (3)掌握洋流特別是季風性洋流對航海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充分運用洋流的相關理論知識來解釋實際問題;

  (2)蒐集與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有關的資料,試分析它們的形成機制以及影響。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透過學習,樹立正確的海洋觀、資源觀、環境觀,增強現代海洋意識。

  (2)學習洋流對航海和海洋汙染的影響,培養學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間的辨證關係。

  (三)重、難點分析

  1、重點:洋流對氣候的影響,洋流對漁場的影響。把它們定為重點的依據是:洋流深刻影響沿岸氣候,並改變著某些地區原有的溫度和溼度,透過對這一知識的學習便可解釋一些特殊氣候型別的形成原因;而洋流對漁場的影響與人類的漁業生產活動息息相關,掌握好這部分內容能更好地為人類謀福利。

  2、難點:寒暖流對氣候的影響。確定這一知識點為難點的依據是:理解洋流對氣候的影響應結合世界表層洋流圖和世界氣候型別圖,綜合性較強,洋流是氣候形成的原因之一,主要難在需要長久性的記憶洋流的分佈及氣候型別的分佈。

  三、教法分析

  為更好的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我採用講授法為主,綜合利用對比分析法、案例教學法,讓學生充分掌握洋流對氣候和漁場的影響,並結合圖示法,引導學生運用洋流知識設計正確的航海路線,運用歸納總結法,讓學生學會辯證的分析洋流對航海和海洋汙染的兩方面的影響。

  四、學法指導

  根據新課程標準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因此,我將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學會合作探究、對比歸納,從而得出結論,構建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特別是洋流與氣候兩大知識的結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透過教師的分析引導,主動掌握新知識。

  五、教學過程

  本節課程教學我將從匯入、新課教學、作業小結三個環節進行。時間分配如下:匯入環節4分鐘,新課教學30分鐘,作業小結6分鐘,一共40分鐘。

  (一)借用歷史,匯入新課:

  在初中的歷史知識基礎上,從鄭和船隊七下西洋的往返季節入手,設疑:為何鄭和七下西洋幾乎都選擇冬季起航、夏季返航,引起學生思考,透過老師答疑解惑,引出洋流對航海有利的影響,讓學生明確洋流對地理環境是有影響的,為學習下面的相關知識做好鋪墊。

  (二)新課教學

  1.辯證思考,學以致用:

  因為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在講述洋流對航海有利的影響之後,讓學生思考洋流對航海不利的影響,最後得出結論。緊接其後的是需要學生合作探討,利用洋流對航海的影響設計一條從英國倫敦到美國紐約再回到英國的最佳航海線路,之後請學生作答,我將予以點評。

  2、解決矛盾、分析案例:

  (洋流對氣候的影響是本節課的重點與難點)

  我會充分利用之前設計的這條航線,讓學生思考當航船行駛到加勒比海一帶時此地屬於哪一類氣候型別,學生說出是熱帶雨林氣候這一正確答案後,我會提出疑問:一般而言,熱帶雨林氣候主要是分佈在赤道附近的,為什麼在18°N的加勒比海沿岸依然分佈著熱帶雨林氣候。由此引出矛盾,進一步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洋流對氣候的影響。在瞭解了寒暖流對氣候的影響的理論知識後,對加勒比海沿岸熱帶雨林氣候的形成進行解釋,學生在理解了暖流對氣候起增溫增溼的作用後,再結合39頁的氣候型別圖,舉出與之相似的幾個典型例子加以說明。

  接著從暖流過渡到寒流,舉秘魯寒流對南美大陸西岸的熱帶沙漠氣候的影響一例,說明寒流影響氣候的顯著性。另外我再結合秘魯寒流補充一個常識:南美西岸的阿塔卡瑪沙漠之所以成為世界旱極的原因之一是洋流,這樣一來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本知識點的理解,同時也延伸了學生的課外知識。最後透過對教材上的案例對拉布拉多半島和西北歐的氣候進行對比分析,再次強調寒暖流對氣候的不同作用。

  3、師生互動,對比學習:

  (洋流對漁場的影響也是本節課的學習重點。)

  接下來讓學生放寬眼界,將洋流對大陸氣候的影響轉移到海洋當中,提出四大漁場,透過師生合作的方式分別對四大漁場的形成、分佈進行對比學習,並要求學生掌握北海道漁場、紐芬蘭漁場和北海漁場由哪些洋流交匯所形成,並在洋流分佈圖上標註四大漁場的大概位置。同時借用紐芬蘭漁場消失這一事實培養學生保護生態資源的意識,使其樹立可持續發展觀。

  4、運用理論,分析時事,

  借xxxx年5月發生的墨西哥灣原油漏油事件分析原油麵積擴大的原因,再用辯證觀分析洋流對海洋汙染的有利的一面,最後總結洋流對海洋汙染的影響。

  (三)作業小結

  總結本節課所學的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四大方面的影響,再次強調重點,要求學生著重掌握洋流對氣候和漁場的影響。

  結合洋流知識分析我國第一大漁場——舟山漁場的形成原因;有某一航船夏季從索馬利亞半島到印度,應該怎樣行駛才順風順水(請畫出簡圖);蒐集與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有關的資料,試分析其形成機制以及可能造成的災害。

  六、板書設計

  我主要採用綱目式板書,並用相關示意圖與之相結合。綱目式板書使整個板面一目瞭然,有利於學生對重點知識把握,也有助於學生知識體系的建構。

  第二節大規模的海水運動

  二、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利:順水、省時

  1、洋流與航海

  弊:海霧、冰山

  暖流:增溫增溼

  2、洋流與氣候

  寒流:降溫減溼

  四大漁場

  3、洋流與漁場

  漁場成因

  利:加快淨化

  4、洋流與海洋汙染

  弊:擴大汙染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