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變化評課稿(通用6篇)

月相變化評課稿(通用6篇)

  所謂評課,顧名思義,即評價課堂教學。是在聽課活動結束之後的教學延伸。對其執教教師的課堂教學的得失,成敗進行評議的一種活動,是加強教學常規管理,開展教育科研活,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生髮展,推進教師專業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月相變化評課稿(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

  月相變化評課稿 篇1

  陳老師這節《月相》環節設計清楚,思路清晰,很好的用模擬實驗建構本課的概念,從整個系統角度來思考太陽、地球和月球三者時間和空間上的變化。

  1.靈活處理教材

  我們從本節課堂上來看,教師沒有被教材所束縛,把課調整為兩部分畫月相和模擬實驗,這樣就把學生的探究空間大大加強了,這也充分體現了我們科學課標中所體現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這麼一個教材觀。

  2.關注學生前概念

  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學生生活在豐富多彩的科學世界中,在正式學習科學之前,就已形成了一些生活概念或者說經驗。這些概念來源於學生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直觀感受,通常以他們的生活常識為主,由於學生受認知規律、思維特點、生活環境等的影響,使得他們難於用科學的眼光看待問題,不能用科學的思維研究問題。

  因此,這些生活概念有些是正確的,有些則是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但它們都是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觀察和理解世界得出的結果,是學生理解新事物的基礎。陳老師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和感知基礎,在課前讓學生畫月相,並比較大家手中的月相,再根據經驗知道平時月亮的形狀各不相同,從而構建起本課的月相這個概念。接著,陳老師又讓學生針對月相提問題,梳理問題,“月相到底是怎樣變化的呢?”自然過渡到用模擬實驗來觀察月相變化。

  3.注重模擬實驗

  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科學的本質是解釋,概念是解釋的表達方式,而解釋則來源於科學探究的全過程。陳老師就為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讓學生在親歷探究過程中掌握月相在一個月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形狀和月相變化是月球圍繞地球公轉過程中形成的,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科學概念。

  月相變化評課稿 篇2

  在教學過程中,難點的突破是我們在教學中的一個主要任務,也是體現一個教師教學本領的重要環節,也能反映出一個教師教學理念的重要途徑。

  關於《月相》這一節課,學生最難理解的就是我們看到的月球形態為什麼是全黑的,全亮的,一半黑,一半亮,並且,亮的左右又不相同。這也就成了這堂課中的難點。如何突破,我們常用的方式就是實驗模擬的方式,模擬實驗也是我們中學科學學習中的一個重要形式。陳愛娟老師的課,就是透過這樣的方式來進行難點的突破的。在模擬之前,學生的知識儲備,比如月球的公轉方向,星空的方位問題,觀察者的位置問題,也是有效解決這個難題的關鍵,因為這會影響學生最後觀察的結果。因此,陳老師在學生做實驗之前進行了多個儲備知識的解釋,進而讓學生能在實驗中獲得有用的資訊。然而,我所想到的是,我們是否把這些儲備的知識作為學生預習的內容,在預習的環節中進行有效的完成,這樣,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抓住課堂上更多的資訊對學生進行教學。

  另外,在這堂課中,陳老師在難點突破上與我有不同的地方的是,在觀察月相時,分兩步進行,分解動作,實現難點的突破,也是我在這堂課中所學到的,何時分解,何時統一有效是我們在進行課堂有效教學,學生有效學習的一個關鍵。

  月相變化評課稿 篇3

  張老師這節《月相變化》環節設計清楚,思路清晰,很好的用模擬實驗建構本課的概念,從整個系統角度來思考太陽、地球和月球三者時間和空間上的變化。學生的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目標達成有很有效。有效利用課堂時間,學生學得輕鬆愉快,積極性高。應該說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科學課!

  1、靈活的處理教材

  我們從本節課堂上來看,教師沒有被教材所束縛,課前讓學生圍成一圈坐成,標上八個點確定八個位置,這樣就把學生的探究空間大大加強了,這也充分體現了我們小學科學課標中所體現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這麼一個教材觀。

  2、注重模擬實驗

  《科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鬱波老師在題為《關注科學概念》的報告中指出“科學的本質是解釋,概念是解釋的表達方式,而解釋則來源於科學探究的全過程”。虞老師就為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讓學生在親歷探究過程中掌握“月相在一個月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形狀”和“月相變化是月球圍繞地球公轉過程中形成的,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科學概念。

  3、實驗中解放了學生的手、腦,讓探究成為了主要學習方式

  《科學課標》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因此在指導學生認識彈性時,陳老師能鼓勵學生主動探究、主動實驗、認真觀察、記錄觀察到的現象,從而體會、理解月相的變化。

  月相變化評課稿 篇4

  這是一篇比較難上的課,月相變化的的確確發生在我們身邊,卻可能從沒有認真地去觀察過它。現在要來分析月相的形成變化規律,憑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來解釋是有很大難度的。因此,如何激發和培養學生對學習天文知識的興趣十分重要。

  第一、認識月相及畫月相。

  在寒假的時候,我佈置了學生觀月相、畫月相。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對月相變化有個形象生動的瞭解,拉近了學生與月相的“距離”,為上課做好鋪墊。

  第二、初步推測月相變化。

  上課伊始,我從蘇軾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匯入本課教學,很自然地引出不同的月相,讓學生知道什麼是月相,月相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形狀,從而激發學生探究月相變化規律的興趣。隨後,我讓學生在紙上貼出他們印象中的月相規律,然後全班交流,觀察之後,大家發現有些初一和十五,大家的印象都差不多,有個別的月相,規律不太一樣。於是,這位老師又展示了影片做的月相變化圖,對比之下,大家總結出了一個月中變化的規律。這樣一來,學生對月相的變化經歷了從直觀到較抽象的認識,為研究月相的形成做好了準備。

  第三、模擬月相變化的現象。

  在模擬實驗中考慮到月相變化的效果,所以採用籃球這一物體。因為籃球的體積比較大,具有較強的演示性。又考慮到實驗效果的相似性,所以將籃球一面塗成白色,一面塗成黑色,這樣從色彩上加強了實驗的對比效果。我們將一籃球模擬為月球,學生當作地球,當手持“月球”圍繞“地球”轉動的時候,學生便可以很清楚的發現月相變化的特點。活動後讓學生彙報交流並播放月相變化的影片,讓學生對月相變化有一個整體的認識,知道其變化是有一定規律而且能從中發現掌握規律的變化。課後練習讓學生根據月相規律畫出下半月的月相圖。

  整課教學中,經過實際操作、模擬月相變化過程,思考相關問題,讓學生髮現和總結月相變化的規律,然後再遷移應用解決實際問題。既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培養了科學精神。

  我把《月相的變化》一課目標定位為在教學過程中,透過識月相、推測月相變化和模擬月相變化這三個課堂主體活動,在科學概念方面能知道月相在一個月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形狀;初步體會到月相是月球圍繞地球公轉過程中形成的;透過這堂課的學習和課後的持續觀察月相,使學生知道月相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過程與方法方面透過小組合作學習,整合別人的觀點能夠對月相的產生進行簡單的邏輯推理並做出假設,並根據一定的事實對自己的假設做出修正;初步學習利用模型來解釋自然現象;在教師指導的前提下,能夠獨立、持續地觀察月相的變化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能初步意識到地球、月球是一個不斷變化的系統。

  由於宇宙是一個無法想象的空間,對於學生來說,是一個太龐大的空間和物質,在他們的腦海裡從沒過一個比較真實的宇宙概念。因此,對教師的教授和學生的探究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所以,我認為克服宇宙教學的難點,主要在於如何將無限的宇宙轉換成有限而又有型展現給學生,從而在利用有形的物質進行模擬探究獲得。

  月相變化評課稿 篇5

  《月相變化》是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二課時,主要透過讓學生觀察月相,瞭解月相是有變化的,而且存在著規律性和透過模擬實驗來修正原有認知,初步建立月相變化的規律。

  宇宙領域,對於學生而言,充滿神秘,但又讓人無從下手,很多學生往往會對這塊內容的學習產生了“遙不可及”,枯燥乏味的學習心態,因此,我在本課中注重了學生的體驗。我首先讓學生上臺畫自己所見到過的月亮的樣子,然後再進行總結,並讓學生自己給各種月相取名字,並且充分肯定他們取的`名字是非常好的,再引出科學家拍攝到的月相,和科學家給他們取的名字,然後再進行對比。然後讓學生給黑板上的月相出現的時間進行排序,學生會根據上半月和下半月、上弦月和下弦月進行正確的排序。最後我發給他們我列印的月相圖片,讓他們觀察一個月的月相變化,並讓學生透過合作找出上半月和下半月月相變化的規律,學生也能夠說出其特徵,所以我自己覺得這時一堂非常成功的自主探究學習的課,並且學習效果和合作效果都非常的高效。

  此課的遺憾是沒有讓學生回家找尋有關月相變化的資料,以至在畫月相時候會出現很多問題,尤其是畫凸月時錯誤最多,所以課前的小預習是有必要的。

  月相變化評課稿 篇6

  《月相變化》是六年級下冊《宇宙》單元的第二課,月相變化是地球上看到的最顯著的兩個天文現象之一,與我們的生活關係密切。本課教學目標與以往自然課的教學目標不同的是不著重於認識月相的成因,而主要是讓學生知道什麼是月相,知道月相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從而產生持續觀察月相變化的興趣。

  一、認識月相及畫月相。

  學生在過去的生活中對月亮有一定的觀察,透過讓學生動手畫月亮的樣子,說說自己所畫的月亮是在什麼時候看到的,以挖掘學生的前概念,幫助他們將頭腦中零散的影象進行整理,從而知道月亮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就是月相。

  二、認識月相的變化規律。

  月相變化規律的認識是本課的難點,在這個環節中,首先讓學生透過觀察月相的照片,瞭解實際生活中的月相是怎樣的,知道象那種彎過頭的月亮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不能夠看到的。畫出從初一到十五的月相變化。在活動後又播放農曆上半月的月相變化過程,讓學生對月相的變化有一個整體的認識,為推測下半月的月相變化作好鋪墊。學生在觀察上半月的月相變化過程中,會發現月相的變化是有規律的,由此,他們可以推測出下半月的月相變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