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圖出版社資訊科技五年級說課稿 跨入資訊世界

中國地圖出版社資訊科技五年級說課稿 跨入資訊世界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地圖出版社資訊科技五年級說課稿 跨入資訊世界,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今天我說課標說教材的內容是由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資訊科技五年級全一冊第一單元:跨入資訊世界。

  大家都說老師像一根蠟燭,燃燒著自己,卻照亮著別人。但我覺得教師應該是火柴、打火機,主要職能不是自己燃燒,而是點燃學生的希望之火、智慧之火,激發學生的激情。資訊科技教學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師必須精心設計每一節課,以情趣導學,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熱情,而這需要教師研讀課標、理解教材、理順教學過程。

  我將從說課標、說教材、說建議三個大方面來進行研說。

  課標:

  一、說課程目標

  基礎教育階段資訊科技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圍繞這一總目標,本單元從資訊科技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三個維度提出了資訊科技教學的具體目標。

  知識與技能:1、使學生了解什麼是資訊,在日常生活中怎樣獲取資訊,瞭解資訊的載體,以及傳播方式;2、學習計算機的組成;3、瞭解維護計算機的方法,學習如何正確的使用計算機。

  過程與方法:1、將實際生活與課程內容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透過圖片等資料瞭解計算機的基礎與知識;2、對於比較枯燥的基礎知識,在課堂上透過遊戲等方式,寓教於樂。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使用計算機的道德品質;2、激發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興趣。

  二、內容標準

  第一課多彩的資訊世界:重點是理解資訊、資訊科技的概念,體驗資訊、資訊科技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培養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興趣。

  第二課你好,計算機:重點是瞭解計算機硬體組成、區分計算機各軟硬體。

  第三課愛護我的好朋友:瞭解計算機的特點以及計算機在生活中所發揮的作用。

  課標是資訊科技教學的根本,沒有明確的課標,資訊科技教學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教材是基於課標的產物,因此熟悉教材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和標準。

  教材:

  三、編寫特點

  首先我先說一說本冊教材的編寫特點。

  ⑴適合小學的形式特點

  本冊教材從單元題目到內容都很活潑、有趣。教材為適應小學生語言,儘量減少文字量,多以彩色的圖片加以說明,以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把每課的課後練習命名為快樂直通車,相關的知識拓展命名為資訊加油站,使其更具有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⑵注重資訊科技知識的練習與拓展

  資訊科技是一門知識性、技能性和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教材每課都可以看到快樂直通車及資訊加油站等練習,快樂直通車的練習使學生鞏固了課上所學的知識,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資訊加油站介紹的是課外知識使學生擺脫了書本知識的侷限性,讓他們知識面更廣,知識結構更合理,知識之間是相互貫通的,多學習可以起到融會貫通,觸類旁通的作用,更加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⑶將德育教育融入其中

  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學生將陸續接觸網路環境,影響、傷害他人或受到影響和傷害的問題將不可避免。因此,引導學生健康地上機、上網,培養他們良好的品行是資訊科技課責無旁貸的任務之一。如:《愛護我的好朋友》讓學生知道計算機的操作規程,重點是希望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上機習慣;《小小辯論會》讓學生討論電腦遊戲對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作用,強調學生要正確的認識電腦遊戲對學習的影響;《電子賀卡》一課以製作母親的生日賀卡為例講解制作過程,培養學生的愛心,學會感恩,從而實現德育目標,讓學生們有一顆“感恩”的心,培養他們“感恩”的美好情感。

  四、編寫體例

  本冊書採用專題單元的編寫體例。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共有五個單元。每個單元前有單元導語概述了這單元的主題,激發學生的興趣。本教材的每一節課都有導語,導語有時是對這一課的總述,有時設定了疑問,有時列舉事例或是創設情境等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再展開相關知識的學習,每課內容的設計模組除教學內容外,還包括“教你一招”,練習分為小試身手、動腦筋、快樂直通車三個欄目,小試身手、動腦筋的練習巧妙的融合於教學內容之中,快樂直通車則是針對本節課的總體練習,練習重在理解鞏固內容、拓展延伸、檢驗教學效果。

  五、編寫目的

  俗話說,要想造就成高深的學問,就得從字母學起。資訊科技這門學科也是一樣,想要掌握高深的技能,必須打好基礎。教材選擇最必要的基礎科學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學生今後的學習奠定紮實的基石。同時教材的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和社會發展實際,使資訊科技變得生動有趣。

  教材希望學生透過對本單元的學習,使他們具有獲取資訊、傳輸、處理和應用資訊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素養,把資訊科技作為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六、內容結構

  《跨入資訊世界》是五年級的第一單元,以基礎知識為主,本單元主要介紹資訊、資訊科技和計算機的相關知識,分為三課教學內容:《多彩的資訊世界》、《你好,計算機》、《愛護我的好朋友》,第一課提到了資訊與計算機的關係,為後面學習計算機的相關知識做鋪墊。後兩課才是針對計算機的相關基礎知識的學習。本單元遵循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的邏輯來安排,最後讓學生掌握如何使用計算機。每節課都可以說是對前一課的概括和昇華,是由具體到抽象的上升,意在讓學生逐步的提升資訊素養與技能。

  七、知識與技能的立體式整合

  本冊教材分為五個單元,第一單元介紹的是計算機的基礎知識,為以後學習其他單元知識形成有效鋪墊,並有效融合於各單元之中,又是貫穿於整個小學的教學,因為無論做任何的操作,都必須進行計算機的開啟與關閉兩個操作,而且在做上機操作時要按照計算機的操作規程,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機操作習慣,從網路上查詢資訊要注意網路安全。如果把小學各部分知識比作一張網,那麼本單元的.內容就是網中的絲絲細線,不論在橫向還是縱向的整合中,它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建議:

  課標建議資訊科技教師遵循基本的教學導向,精心設計和實施課堂教學。教學導向強調教資訊科技教學要營造有利於學生主動創新的學習氛圍,合理選用並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發展的適應能力和良好的技術行為習慣。針對這一要求,我提出了相應的做法:

  八、說教學建議

  ⑴重視培養學生的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東西更多,強烈的興趣是探究學習的前提,是在學習中堅持不懈的原動力,因此資訊科技教學中首先要培養的是學生對資訊科技的持久興趣,讓“興趣”作為領路人。

  小學生喜歡各種生動有趣的形象.愛聽動人的故事,我們可以透過演示生動的形象、真實的畫面、優美動人的語言和音樂,來刺激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從而實現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也可以根據學生好勝的特點,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小組競賽活動,鞏固學習計算機的興趣。還可以依據學生好玩的特點,指導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擴充套件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使學習變成一種新景象:不再是“苦讀聖賢書”,而是“學無止境,其樂無窮”。

  ⑵選擇適合的教學模式

  教師在具體設計教學時,究竟建立什麼樣的教學模式,應從教學內容來考慮。根據任務的不同,資訊科技課堂應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

  ①引導發現式,此模式適用的教學內容應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之上,讓學生急於思考,產生解決問題的渴求,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學生學習在畫圖中畫圓時,在學生掌握了基本操作方法後,教師展示一幅“彎彎月牙兒”圖,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如何用畫圓的方法將其畫出來。在學生的主動思考探索中,問題得到了解決:畫兩個顏色相同的圓,相交以外的部分就留下了月牙兒的形狀。②示範模仿式,此模式的適用的教學內容為基礎性知識或技能,作品中所含的知識量應適中,不能過多,知識點應集中,操作目標要明確。比如在向學生介紹flash動畫製作軟體時,教師透過例項操作演示動畫製作方法時,透過理論知識的引導,學生操作時就不盲目,而且能夠對操作過程把握得很好。③情境訓練式,此教學模式適用的教學內容為綜合性知識是階段化的總結鞏固。比如用簡報製作廣告、宣傳畫,用e—mail傳遞節日祝福,用畫圖製作郵票,用Word進行作文、辦電子報,用flash設計賀卡等。④協作開放式,此模式的教學內容為鞏固型應用型知識,讓學生在操作中熟練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學生在學習下載網上資料這一知識時,教師組織開展一次辯論會,讓學生分組從網上下載能夠證明自己觀點的論據,透過活動,學生鍛鍊了獲取資訊、分析整理資訊、表達資訊的能力。⑤自學輔導式,此種模式的任務形式為操作內容與已知知識相似,學生易於理解和掌握,能夠藉助自身已獲知識獨立解決的任務。比如學生已經掌握了畫圖軟體的使用方法,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比畫圖軟體,學習在flash中繪畫的方法。

  ⑶注重傳授學生學習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取得良好的成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可以培養一個人的終身學習習慣。

  在課堂上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尤其是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大膽地質疑,作出別出心裁的答案。賦予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力,選擇方法是自由的。建立多向的交流環境,學生可以問教師,也可以互討論,還可以查資料來解決。這樣在課堂上,學生始終處在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每堂課下來,學生都能根據自身的狀況,根據自己的選擇到自己感興趣的知識,真正成課堂的主角。

  在我們所謂的“讀屏”時代,以操作為主的資訊科技課堂上,做課堂筆記是教師教學過程、學生學習過程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它是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和思維結果的真實記載。例如課前的質疑問題、茅塞頓開處、某些重要問題的矯正思路或答案等等。學生思維方式的更新和調整、思維成果的鞏固和應用,這些工作可借筆記來完成。我希望我的學生在翻開昨天的筆記時,看到的不僅僅是本中的文字元號,再往深處翻,帶進心裡的是一種習慣、一種態度。

  九、說評價建議

  課標提到評價是資訊科技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對資訊科技的學習具有較強的導向作用。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展示課堂評價的魅力,在評價中師生共同演繹課堂的精彩。

  ⑴改變教師課堂教學評價的語言

  首先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語言準確而又得體,是激勵學生最好的方法。因人而異,有針對性地作不同的評價,而這些評價又恰恰能給學生以提醒或糾正。例如:在學生演示完操作時,我就這樣說:“你做的很好,再給大家演示操作一次”等等。其次,教師評價語言要機智巧妙,可以使教學資訊的傳遞風趣而幽默;可以使學生在笑聲中欣然接受評價,讓學生以愉悅的心情去主動、積極地學習,從而使課堂生花,為教學增色。例如,有一次在課堂上,有位學生操作的很慢,我開玩笑的說:“你做的很好,就是有些慢。是不是不想當老師的小助手去幫助其他同學啊,你故意的!”之後,這位學生很努力練習,有時候還幫助其他同學。然後,評價要有獨特創新性。教師的口語表達形式多種多樣,假如能將有聲語言和體態語言有機結合,將預設語言和隨機語言有機結合,根據學生的反饋資訊或突發情況,臨時調整原先預設的口語流程,巧妙應付,獨特創新地進行評價,課堂自然就會充滿活力。課上,你不妨翹翹大拇指、鼓鼓掌或與學生握握手,祝賀學生的精彩回答等等。

  ⑵採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手段

  首先倡導激勵性評價。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可見,每個學生需要教師的激勵。激勵性的評價猶如揚帆的勁風,是學生前進的動力。今年的計算機表演賽我找了一個不起眼的學生比賽,我說:老師知道你畫畫不錯,我相信你電腦繪畫也會很好的。他很快就把作品交了,而且還不錯,之後還讓他幫助其他同學來著,後來聽美術老師說這孩子最近變得好開朗啊,不像以前悶葫蘆似的。然後,注重延時性評價。資訊科技課程非常重視評價,尤其重視過程評價、作品評價(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由此來檢查學習效果、增強過程體驗和改進學習方法。然而,各種評價方式皆有它的適用範圍與時間,只有在恰當的時間運用適當的評價方式,才能讓評價起到最大的作用。針對學生的學習表現,有時不能馬上做出評判,而應該緩一緩,適時進行延遲評價,這不僅有利於學生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還有利於學生情感的調動和創造思維的發展。最後,堅持多元化評價。教學中要從多個角度組織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自我評價是一種自我激勵、自我提高的過程,提高學生對作品的評價能力,鼓勵學生髮揮創新精神,創造有特色的作品。作品互評。學生互評的現場氣氛往往活躍,思想碰撞激烈,對學生的激勵、促進作用也最大。互評的方法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和網路教室,利用課件的優勢運用音樂、圖片、動畫等手段把學生的作品生動展現在學生面前,進行展示。可以讓師生在交流中充分感受作品帶來的衝擊。

  其實,評價的確不應拘於一種形式,它應因人而異,因課而異。

  十、說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建議

  ⑴注重教師自身資源的開發、整合和利用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其本身就蘊涵著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要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增強教科研意識,提高科研能力,要走專業發展的道路,要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努力開發自身的資源,才能更好地駕馭本學科的教學。在課程資源的挖掘上,資訊科技教師要力求將新技術、新應用引入教學,任務、專案的設計要貼緊生活、工作,要體現發展。例如,在學習Word時,我們可製作學校或××公司宣傳冊……

  ⑵聯絡生活實際,挖掘學生資源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反覆強調:學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這個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學生不僅是教育的物件,更是教育的重要資源。對學生資源的開發、整合,可積極利用學生所擁有的一些資訊科技裝置,發揮學生課程資源的重要作用,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並利用好學生個體的特長。例如,我們進行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時,可設計製作電子相簿,製作宣傳廣告、課件等任務或專案。

  重視學生課程資源的開展,就是注重學生本身,就是注重學生的發展。從這個角度講,對學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整個資訊科技課程資源開發、整合和利用最重要的環節。

  ⑶重視教學資訊資源的開發、整合和利用

  資訊科技課的教學資訊資源包括兩類,其一是數字化資源,如教學軟體、專業資源網站等;其二是非數字化資源,如圖書、報刊、錄影等。教師應密切結合教學實際,收集、組織、開發必要的教學資源,建立不同層次、不同型別的資源庫。充分開發、整合、利用數字化資源,發揮網路資源優勢,搜尋、積累豐富的文字、聲音、圖片、影片、動畫等資源。將所積累的資源有效整理,分類儲存,形成有效的資訊科技課程資源庫。

  ⑷關注課堂點滴,捕捉生成資源

  生成性課程資源一般是指在課堂教學中伴隨教學過程而產生的課程資源。課堂上學生髮表的意見、觀點、建議甚至錯誤的回答都可能成為嶄新的課堂資源,它們稍縱即逝,但是有效利用這些生成性資源來輔助預設,能夠激發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靈感。課堂也會因為有了動態生成性資源而活躍,教學因為有了動態生成性資源而充滿生命的靈性,師生因為有了動態生成性資源而成長。

  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資訊科技,是精彩的世界;我的世界,因資訊科技而精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