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校奇菜橘子燒排骨怎麼製作

  作為中華菜系的第九大菜系,高校黑暗料理系列繼復旦大學的“辣條炒飯”之後,近日四川高校的食堂師傅又推出了一道奇菜-----橘子燒排骨。你吃過嗎?怎麼製作?

  橘子燒排骨做法一:

  主料:排骨500g

  輔料:油10ml、鹽1勺、橘子1個、白糖2勺、生抽10ml、芝麻適量、蔥1根、姜2片

  方法:

  1、排骨事先浸泡掉血水。鍋子燒水,將豬肋排放入,煮半小時左右,將排骨煮熟。

  2、橘子榨汁。

  3、鍋子燒熱,倒油,放入白糖煸炒至糖化開,成金黃色.

  4、倒入排骨,煸炒上色。

  5、倒入橘子汁。

  6、加入蔥姜、八角。

  7、加入鹽。

  8、加入生抽。

  9、燉至湯汁濃稠,加入少許白芝麻點綴,出鍋裝盤即可。

  橘子燒排骨不宜多吃

  1.兒童尤其不宜多吃橘子

  橘子富有的胡蘿蔔素,若大量吃入,每天500克左右連吃兩個月,可出現高胡蘿蔔素血癥,表現為手、足掌面板黃染,漸染全身,可伴有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全身乏力等症狀,有時易與肝炎混淆。

  胡蘿蔔素在肝臟中轉變成維生素A,而大量的胡蘿蔔素在小兒肝臟不能及時轉化,就隨血液遍及周身各處沉積,對身體產生不良反應。

  有些孩子吃橘子過多還會出現中醫所說的“上火”表現,如舌炎、牙周炎、咽喉炎等。所以,我們認為兒童不要多吃橘子。若吃多時,應停食1~2周再吃。

  2.吃橘子過多引起結石

  橘子含水量高、營養豐富,含大量維生素 C、枸櫞酸及葡萄糖等十餘種營養物質。食用得當,能補益肌體,特別對患有慢性肝炎和高血壓患者,多吃蜜橘可以提高肝臟解毒作用,加速膽固醇轉化,防止動脈硬化。適當食用可增進食慾,但如食用不當反而無益。

  3.吃橘子過多會危害口腔

  柑或橘雖然好吃,但每天吃柑橘別超過3個,多則有害。每人每天所需的維生素C吃3個柑橘就已足夠,吃多了反而對口腔、牙齒有害。因為柑橘含有葉紅質,如果攝入過多,血中含量驟增並大量積存在面板內,使皮下脂肪豐富部位的面板,如手掌、手指、足掌、鼻脣溝及鼻孔邊緣發黃。

  4.吃橘子過多會生熱聚溼生痰

  不少家長認為橘子是止咳化痰的,於是讓患咳嗽的孩子多吃橘子。實際上,橘皮確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但橘肉反而生熱聚溼生痰。而一般的孩子不可能不吃橘肉只吃橘皮的。因此,孩子患有咳嗽時,最好不要多吃柑橘。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