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的功效與作用

  被譽為“水果皇后”的草莓,其特殊的營養價值,不知道大家知道多少?今日小編就和大家說說。

  

  1、飯前吃草莓緩解胃口不佳

  遇積食腹脹、胃口不佳時,可在飯前吃草莓60克,每日3次;

  齒齦出血、口舌生瘡、小便少、色黃時,可將鮮草莓60克搗爛,冷開水沖服,每日3次。

  鮮草莓冰糖隔水燉服:

  乾咳無痰,日久不愈時,可用鮮草莓6克與冰糖30克一起隔水燉服,每日3次;

  遇煩熱乾咳、咽喉腫痛、聲音嘶啞時,可用草莓鮮果洗淨榨汁,每天早晚各一杯。

  2、草莓對胃腸道和貧血有調理作用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草莓對胃腸道和貧血均有一定的滋補調理作用。草莓除了可以預防壞血病外,對防治動脈硬化、冠心病也有較好的功效。草莓中的維生素及果膠對改善便祕和治療痔瘡、高血壓、高脂血症均有一定效果。草莓中含有一種胺類物質,對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血液病亦有輔助治療作用。草莓是鞣酸含量豐富的植物,在體內可吸附和阻止致癌化學物質的吸收。

  3、鮮草莓有助於醒酒

  1、酒後頭昏不適時,可一次食用鮮草莓100克,洗淨後一次服完,有助於醒酒;

  2、營養不良或病後體弱消瘦者,可將洗淨的草莓榨汁,再加入等量米酒拌勻即成草莓酒,早晚各飲1杯。

  4、美白牙齒

  因為草莓中含有的蘋果酸作為一種收斂劑,與發酵粉混合時產生氧化作用,可以去除咖啡、紅酒和可樂在牙齒表面留下的汙漬。

  5、有助於心臟健康

  ***1***據英國《每日郵報》刊登英國一項新研究對此解析道,藍莓、草莓等紅、藍、紫色漿果和蔬菜中所含的抗氧化劑花青素具有防止和修復細胞受損的作用。

  ***2***英國東英吉利大學研究人員的新研究對此作了進一步說明。該研究對9.3萬人進行了長達18年的跟蹤調查。參試者被分為5組,年齡為25~42歲,他們每4年報告一次飲食情況及影響心臟健康的其他情況。如是否有高血壓、心臟病家族病史,體重是否超標或肥胖,是否有鍛鍊習慣,是否吸菸、飲酒等。

  ***3***結果發現,每週吃藍莓或草莓至少3份***一份約半杯***的人比其他參試者心臟病發病率更低。研究負責人愛丁·卡西迪博士表示,紅、藍、 紫色水果蔬菜中的自然抗氧化劑可使年輕人和中年人心臟病危險降低32%。研究認為,年輕時多吃富含花青素的水果、蔬菜,更有助於降低日後患心臟病的危險。花青素有助於提高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同時還可以減少與心臟病有關的體內炎症。除了藍莓和草莓,富含花青素的食物還有紫茄子、李子和櫻桃等。

  草莓的藥用價值

  草莓營養價值高,含豐富的維生素C ,有幫助消化的功效,與此同時,草莓還可以鞏固齒齦,清新口氣,潤澤喉部。春季人的肝火往往比較旺盛,吃點草莓可以起到抑制作用。另外,草莓最好在飯後吃,因為其含有大量果膠及纖維素,可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改善便祕,預防痔瘡、腸癌。

  草莓入藥亦堪稱上品,中醫認為,草莓性味甘、涼,入脾、胃、肺經,有潤肺生津,健脾和胃,利尿消腫,解熱祛暑之功,適用於肺熱咳嗽,食慾不振,小便短少,暑熱煩渴等。草莓中豐富的維生素C除了可以預防壞血病以外,對動脈硬化、冠心病、心絞痛、腦溢血、高血壓、高血脂等,都有積極的預防作用。

  草莓中含有的果膠及纖維素,可促進胃腸蠕動,改善便祕,預防痔瘡、腸癌的發生。草莓中含有的胺類物質,對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有一定療效。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風熱咳嗽、咽喉腫痛、聲音嘶啞者;夏季煩熱口乾或腹瀉如水者;癌症,特別是鼻咽癌、肺癌、扁桃體癌、喉癌患者尤宜食用。痰溼內盛、腸滑便瀉者、尿路結石病人不宜多食。

  《本草綱目》:“補脾氣,固元氣,制伏亢陽,扶持衰土,壯精神,益氣,寬痞,消痰,解酒毒,止酒後發渴,利頭目,開心益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