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母親比作明燈的散文

  母親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母愛是一首永遠吟唱不盡的歌。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母親,生命中的一盞明燈

  “鈴,鈴,鈴……”

  放學了,同學們蜂擁衝出教室,而我卻一個人呆呆地坐在教室裡,想著怎樣向父母說?這一切真的很難開口呀!

  本不想回家,卻鬼使神差般的踏上歸途,步履沉重而緩慢。此時正值入秋,路旁的小樹依然保持著盛夏的濃密、墨綠。遠處田野裡的花生、大豆、玉米……都在孕育著收穫的希望。可我卻無暇欣賞沿途的風景。記得去年大約也是這個季節,在媽媽的陪伴下,我揹著行囊,興沖沖的跨入了七年級。在高天白雲下,我張開雙臂,對媽媽說過,我一定要學出個樣。媽一臉的燦爛。可如今……哎!

  也不知過了多久,當我回過神來已經到村口了。我卻調轉了車頭,那一刻,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家門口,正在焦急的張望村口,等待著她的兒子回來。這個身影總是那麼準時、執著。也不知為何,我又推著車子走進了家門。媽一臉的興奮問:“可回來了,我都等好長時間了。”我低著頭,默不作聲,把車子放好,便走進自己的房間。媽沒跟著進來,真好!我可以一個人靜靜地呆坐在房間裡一會兒了。

  天漸漸地黑了,窗外一片朦朧。看來今晚是看不到星星和月亮了。庭院裡,門燈下,父親正大口地咬著饅頭,母親則在一旁喂小弟。我卻難以下嚥。“我不想吃了”我說。媽便問“你怎麼了,才吃這麼一點”。“我不想上學了”我終於鼓足了勇氣。父親怔住,饅頭在寂靜中滑落,媽不惑的凝視著我,小弟哭著鬧著要吃飯,可媽彷彿聽不見。可過了一會兒,爸繼續低頭吃飯,媽則去哄小弟了。我多想有暴風驟雨般的訓斥呀!那樣,我的內心也許會好受些。

  沒有人理會我,我跑出了庭院,踟躕在黑暗中。夜已漸深,颳起了陣陣夜風,空氣中有幾絲涼意。我打了一個寒噤。突然,一道桔紅色的光束照在我的身上。隱約聽到媽的呼喚,“媽”,我應了一聲,淚卻奪眶而出。我是擔心捱揍而哭嗎?還是因為媽的身體不好,卻深一腳淺一腳來找我而哭?我也說不清,但媽摟著我的肩膀,打著手電筒,微弱的光亮下,夜路不再黑暗,我的內心也暖暖的。

  一路上,媽給我講了她當年許多任性的想法和錯誤的決定,包括輟學。媽似乎全明白我的心思,語重心長的說:“上學不容易,但不要像媽這樣留下遺憾呀!”不知怎的,我的心隱隱作痛,眼淚也不爭氣的滾落腮邊。在晶瑩的淚光中,我和媽踩著微弱的光束,步子越走越快,光束越來越明亮。而我的心中也有了一個新的想法,那就是:決不給人生留下遺憾!

  時光荏苒,如今我已是班中優秀而努力的學生,是爸媽心中的驕傲。想起去年荒唐而幼稚的的想法帶給媽媽的心靈傷害,我無比懊悔。是媽媽讓我在黑暗摸索中找到了正確的人生方向。

  媽媽,您就是我生命中的那盞明燈。

  :母愛像一盞明燈

  母親可謂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母愛是無私的,母愛是偉大的,我們應如何感謝和報答這份特殊的愛呢?

  母親給予我們生命,讓我們哭著就來到了這個世上,當我們來到母親身邊的時候,母親露出了喜悅的表情,母親是我們的啟蒙老師,在我們剛出生不久的時候,母親便不厭其煩的教我們學說話,學走路,慢慢的當我們學會的時候,第一句話叫出來“媽媽”的時候,那時我們的媽媽是多麼的高興。

  母親就像一盞明燈,時刻為我們照亮人生道路上的黑暗;母親還像馬路岔口的路標,指引我們該往哪裡前進。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漸漸長大了,在不知不覺中,十幾年過去了,就在這十幾年裡,我們在母親那無微不至的關懷下,生活了十幾年,慢慢長大成人了,但是,你知道在她背後所付出的辛勤和汗水有多少麼?在我們不順心的時候和父母頂嘴的時候,她有多麼的難受,她有多麼的傷心,想一想,是誰在這十幾年裡撫養我們長大,是誰在這十幾年裡日夜操勞的為了我們能過的更好,她就是我們偉大的母親,當你想到這裡的話,你還有什麼理由可以去頂撞她,當你頂撞她的時候,難道你的心裡就沒有一點愧疚嗎?

  記得有一首讚美母親的詩:“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是讚美母親對子女那無私,偉大的愛。

  我們應該感謝母親,母親生我養我,含辛茹苦。我看過這樣一個電視劇,裡面有一個母親為了保護她的兒子,在車禍發生的瞬間把兒子拋得遠遠的,自己卻撞向了通往地域的車。這足以證明母愛的偉大。

  在母親的生日的時候,你可記得對母親說一聲生日快樂,可能有的人連母親的生日是哪天,然而在你的生日的時候,母親哪一次不是為你做一桌可口的飯菜,祝福你健康成長呢?你可知道,母親為了讓你高興,在讓你高興的背後,她又留下了多少汗水嗎?

  當我們一回家就吃上可口的飯菜的時候;當房間總是被默默整理的時候;當我們穿著乾淨的衣服上學的時候。我們是否像習慣於陽光的撫育一樣習慣母愛的滋潤呢?在心安理得地接收的同時,又有多少人想到應該去怎樣迴應那一份親情?沒想到今日的母愛,地位竟如此尷尬,這正是因為我們的目光聚焦於校園,聚焦於遊戲,聚焦於娛樂圈,以至忘記了報答近在身邊的母愛,幸好我們都忘記了,卻有人沒忘記。

  提到感動中國,很多人都會想起姚明,但有一個名字也同樣應當記住,那就是田世國。為了讓母親不再受痛苦的折磨,他毅然捐出了自己的腎,在忍受巨大痛苦的同時,他這麼說道:“只要母親活著,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若是他的母親聽到了這句話,想必會熱淚盈眶吧。田世國這一壯舉,足可以與古人捨生取義相媲美,而反觀並不需要以腎救母的我們,又應用什麼方式去報答母愛呢?也許我們可以從小時做起,下班後的一句問候,能使母親感到溫暖;熱乎乎的一杯清茶,能清涼母親的心;面對面的一次閒聊,能夠化解母親的疲勞。你可能認為這些都太微不足道了,根本不能表達什麼,沒錯,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如果持之以恆,這涓涓小流將匯成愛的汪洋大海。

  母愛是甘霖,它可以滋潤我們的心田;母愛是清泉,它可以撫平我們心上的傷口,如果你沒用心感受母親給予我們的愛,就太對不起母愛這兩個無私的字,如果你沒用實際行動來回報母親,那麼你太對不起母親這麼多年來對你所做的一切了。

  還在想什麼,叫我們用實際行動來回報母親那無私的愛吧!

  :母親,我心中的明燈

  母親活了八十六歲。我以前從來沒有想到,在她離開我們之後,她在我的記憶裡的形象卻是越來越明亮。

  兒時聽父親說,一九一九年的一個秋天,母親出生在巢湖北岸的一個小村莊。六歲時,她去了上海,在二外祖父家生活。二外祖父在一家大公司謀生,家裡的生活衣食無憂。在都市裡成長,到了十幾歲時,母親已經出落成一個容貌嬌美的大姑娘。然而,舊社會婦女的命運大多是殘酷的。中國抗戰爆發的那年的冬天,十八歲的母親在凜冽的寒風中,含淚回到了生她的那片土地,在兩間破舊矮小的土牆瓦房裡和父親完婚。母親和父親是指腹為婚,在當時,一個平凡的小女子,是無法抗拒父母安排的婚姻的。父親是個遺腹子,祖母改嫁,一個貧窮的孤兒娶了一個膚白貌美的姑娘,村裡的人都說父親是前世修來的好福氣。可是,一聽說母親是在大都市長大的,從來就沒有下過田,插過秧,左鄰右舍都不免擔心,這樣一個城市小姐,怎能在日晒雨淋的地裡幹好農活?聽了他們的竊竊私語,母親躺在床上更加暗中流淚。

  然而,母親倔強的性格卻使鄉親們對她刮目相看。初為人妻的母親,首先把一貧如洗的家拾綴得乾乾淨淨,接著走向灶臺,從容地淘米起火。雖然是粗茶淡飯,但也飯菜可口,這使鄰居們大為驚異。而讓鄉親們更加驚異的是,母親這樣一個體弱的小媳婦,在第二年的春天,竟然開始捲起褲腳,跟著父親下地學起幹活。而且幾年之後,母親就成了春天插秧,秋天收割,平日種菜的一把好手。在村上的小媳婦中,母親已然是幹農活的佼佼者了。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我開始記事。在生產隊裡,一議論起幹活,沒有一個社員不對母親豎起大拇指。無論是髒活下水田,還是重活挑擔,她總是默默地幹著,就像父親耕地用的那頭老牛,在風雨裡,在寒霜中,從不停息地,默默地揹著犁前行著。就是年近花甲,母親在隊裡幹活也是巾幗不讓鬚眉。母親頭髮花白,滿臉鄒紋,頭戴藍邊花毛巾,身穿海藍色大襟褂。初春來臨,母親總是第一個下地,在寒冷刺骨的水田裡彎腰領趟插秧。炎熱的夏天,烈日下的母親擔著滿滿的兩桶糞,在田埂上挺著瘦小的身骨,匆匆地行走在男子漢們的行列。秋日的打穀場上,母親粗糙的小手拿起木掀,和男人們一起在秋風裡揚起金燦燦的稻穀。而到了秋後分紅的日子裡,整個生產隊也只有母親這樣一位年老的婦女,被大夥兒一致評為每整日十分工。時常在這個時候,母親在早晨穿上洗得乾乾淨淨的大襟褂,作為生產隊婦女代表,到公社的大禮堂參加表彰大會。傍晚回家時,母親臉上的每一條皺紋裡都溢滿了笑容,因為她的手裡,這時總是拿著一張令人驕傲的獎狀。

  在母親的晚年,我時常回到家鄉看望老人家。在母親的房間裡,我依然看到牆上貼著許多發黃的舊獎狀。我誇讚母親說:“媽媽,你這一生真能幹。”這時,母親癟著嘴,緩慢而微笑地說:“我當農民,就要把農活幹好,把地耕好。你當教師,就要把學生教好,把你的班帶好。”

  在我的心中,母親質樸的話語一直是我工作的座右銘。

  母親一生生了九個孩子,我排行老小。這九個孩子是母親的命根子。然而,在前大半輩子中,母親卻遭遇了人間少有的磨難。困苦,疾病,還有那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的天災人禍,先後奪去了六個孩子的生命,只留下大姐,七哥和我。這在母親的心中帶來了多麼巨大的創傷啊!悲痛和無奈,就像一塊巨大的山石,在幾十年裡沉重地壓在母親欲碎的心上。到母親四十歲的時候,艱難的歲月過早地染白了母親烏黑的頭髮。然而,母親卻是堅強的,這些不幸的磨難從來就沒有擊倒過她那弱小的身軀。母親就像家鄉四頂山上的一棵古鬆,雖然風吹雨掃,電閃雷鳴,霜凍雪壓,卻始終挺立著那滿身裂口但卻筆直的軀幹,默默地經受著歲月的滄桑。

  母親在晚年,每每回憶起我那些死去的哥哥姐姐們時,蒼老的臉面上總是留下幾行混濁的淚水。這時,母親總會對我說:“他們走了,我還有你們姐弟三個。你們是我的希望,我得向前走,養大你們成家立業。人哪,哪一家沒有經歷過三災五難的?但人要堅強。四頂山上的那些小路,無論多彎多曲,無論多高多險,人總是能夠走過去的。人生沒有走不過的坎。”

  母親的話語是樸實的,但是卻又蘊含著珍貴的人生哲理。這番話就像千年古鬆紮根在山上一樣,深深地紮根在我的心裡。在我人生的道路上,也曾遭遇一次巨大的不幸。九年前的秋天,病魔突然吞噬了我的愛人,奪去了一個三週半孩子的母親的生命。那時的我是多麼悲痛欲絕。感謝母親,是母親的話語給了我巨大的力量,讓我站立起來,走出悲傷的陰影,堅強地向前走。

  在兒時我就知道,每年的大年初一上午,姑姑和叔叔們都會在一清早就帶著家人來我家拜年,對忙碌的母親恭恭敬敬地送上新年的祝福。但我總是納悶,姑姑和叔叔們為什麼總是對母親那麼敬重?後來,我長大懂事了,有天晚上到二叔家串門,他給我講出了其中的原委。

  我祖父二十幾歲病逝,幾年後,祖母便改嫁到鄭家,先後生了三個叔叔和一個姑姑。鄭家貧寒,添丁四口,這猶如雪上加霜。沉重的生活負擔摧垮了祖母的精神,使她成了一個自言自笑的瘋子,時常整日地亂走在村子裡。看著四個幼小的小叔子和小姑子淚水漣漣,年輕的母親默默地承擔起照顧他們的重擔,時常擠出時間為他們洗衣做飯,做衣做鞋。待到叔叔們個個成人,母親又思忖起他們成家的事。家徒四壁,媳婦自然難找,母親就託鄰居,找親戚,東奔西走,直至親手操辦完每個人的婚事。

  二叔滿懷感激地說:“長嫂為長母,沒有當年大嫂的照顧,我們幾個兄弟,都不知道今天還會不會有自己的家呢?!”

  聽了二叔講述的經歷,我在想,母親一生經歷過無數的艱辛,可她就像家鄉的那條小河,一任夏熱冬寒,長流不息,默默地滋潤著每一塊田地,她的心懷是多麼寬厚仁慈。

  母親離開我們六年了,我也年近半百,可是,母親依然是我心中的一盞明燈,永遠照亮著我前進的道路。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