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學論文投稿

  美術能夠使人們更好地面對自己的內心世界,撫慰人們的心靈。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美術教學評價

  摘 要: 本文根據美術學科的課程標準,結合當地農村中美術學科的特點,理清美術學科教學評價思路,旨在通過教學評價促進美術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 美術課程 教學評價 多元化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育評價中的一部分,是對教學效果進行的價值判斷,它廣泛地存在於教學活動中,是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在國外,人們把美術稱為“無錯誤的學科”,視錯誤為正確的先導,把對錯誤的諒解化為激勵學生重新嘗試的手段。這種態度非常符合我們加強素質教育和實現教育價值的要求,同時也對美術教學評價指出了方向。在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中,評價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評價標準要體現多維性和多級性,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鼓勵每個學生都根據自己的特點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和能力。開展新課程條件下的美術教學評價,是美術課程整體評價的重要方面。我們要根據美術學科的課程標準,結合當地農村中美術學科的特點,理清美術學科教學評價思路,通過教學評價促進美術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美術課程的價值體現

  美術課程的價值體現就是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以上五條美術課程的價值,使我們明確正是因為美術課程能夠以自己獨特的方法滿足學生和社會的需要,才使其地位得以確立。我們的教學要千方百計地取得其價值的最大化實現,教學評價也要圍繞其教學價值的實現與否予以檢驗。

  二、創設具有農村地域特色、鄉土特色的美術教學情境

  在評價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貫徹新課程理念,對於農村小學的美術教學評價更需要突出地域性美術教學活動的特色。當前城鄉教育在硬體配套及師資等方面存在著差距。廣大農村對於視覺藝術有著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審美素材和手工製作材料,有著豐富的非物質文化傳統技藝,需要美術教師發現,開發出新的鄉土美術教學資源,以作為新課程的補充內容或美術創新校本課程。

  三、關注美術教學過程的評價傾向,實施有效、個性化的評價行為

  1.提倡激勵作用,重視發展性傾向。

  評價不僅是檢查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更應該是關注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和方法,以及學生相伴隨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評價不再是為了選拔與甄別,不是選拔“適合教育的兒童”,而是通過評價來幫助我們“創造適合兒童的教育”,即為了促進被評價者的發展,關鍵在於激勵評價,不搞“甄別選拔”。要求評價者用欣賞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關注學生的成長狀況,並通過分析、提高改進方法來促進學生髮展。提倡激勵作用,但激勵評價不能廉價。前蘇聯有位著名的心理學家為了證明人的心理導向會挖掘人的潛能而做了一個實驗。

  他在一所普通的學校選了三名普通學生,然後宣稱他們的智商超群,前途不可限量。若干年後,這三名學生都成了卓有成就的科學家。其實那三名學生並非是智商超群,而是因為良好的自我意向產生了自我暗示,從而激發其發揮出潛能,創造了奇蹟。葉瀾教授指出:“要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生成的觀點看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應被看作是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是他們生命的、有意義的構成部分,要把個體精神生命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因此,課堂過程性評價,要從學生的認知、思維、情感等方面的發展角度著眼,在評價中要體現學生的參與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和學習狀態的全面發展。學生髮展性自我評價關注的是學生的整個學習、發展變化的全過程,所以要設定富有層次性的評價內容,以及自己的職責。

  2.評價重視個性化傾向。

  學生不僅僅是“認知體”,還是“生命體”。只有富有個性、充滿創造力的生命,才能獲得生存和發展的最大空間。在美術教學中,學生作為一種活生生的力量,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靈感參與課堂交流,從而使課堂呈現出靈性的生成性和豐富性。評價是與教學過程並行的同等重要的過程。課堂過程性評價要基於全面尊重學生個性,從不同的角度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引領師生評價。尊重個性差異,不搞“統一要求”。學生髮展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統一目標、統一要求的“一刀切”做法只會嚴重束縛學生的發展。因此沒有必要把一個孩子和另一個孩子的學業成績橫向比較,而應注重學生自己的縱向比較。學業評價應實施分層教育、因材施教,體現學生的個性特長,充分挖掘學生自身的潛力,使每一位學生都看到自己的進步和閃光點,從而樹立起學習的信心,並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

  四、採用多元化評價的方式和方法

  在傳統的評價中,“評價”只是一個學術用語,是一種單一的、形式化的方法,而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評價”不僅是一個學術詞彙,一種實施方法,更是體現全新教育觀念的一種教育行為。卡羅・湯姆林森曾說:“評價應該是永遠更好的幫助學生成長,這比把學生的錯誤進行歸類更重要。”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具體的豐富多樣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個模子倒出來的抽象的“人”,教師在評價活動中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既應有教師評價學生,更應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與學生間的相互評價,還應有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建立起評價物件多元的評價方式。

  1.學生的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是帶有濃厚情感體驗的自我認識活動,它使學生成為評價和被評價的主體。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容器”,幾乎沒有時間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更忽視培養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通過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評價、自我決策而形成的促進作用。學生自我評價,可用語言描述、問卷調查和建立學生檔案的方式。學生在建立美術學習檔案的過程中,通過收集美術學習全過程的重要資料,提高美術學習的主動性,有效地提高學習的質量。教師通過學生的美術學習檔案,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發展中的需求,及時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使每個學生在各自的個性特色中都有發展。

  2.對教師的多元評價。

  評價不僅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教師自身也應當是評價的物件,這是教師應轉變的一個重要觀點。對教師進行評價也應採用多元的評價方式,學生可對教師的教學行為、方式及教具、教學範畫等發表自己的觀點和建議,教師也應尊重學生的意見,接受其合理化的建議,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美術教師應該進行自我評價,對教學行為進行分析與反思。

  3.對學生的美術作業評價方式的多元化。

  美術是一個多元的文化系統,美術作業反映了不同學生的創作個性,因而我們不能以一種劃一的話語進行評價,更不能以絕對統一的標準加以量化。美術作業的評價應該尊重不同學生的學習差異,針對具體的問題設計富有個性的多元開放的評價標準,既讓學生達到基本的要求,又促使學生獲得各自個性特色的發展。學生的美術作業是表達每位學生的認識和情感,每一位學生的作業都呈現出不同的面貌,評價呈現方式也應該是多樣的,應弱化分數或等級,重評語評價,也可以採用評語與等級相結合的方式,還可以採用互評或座談等方式。針對美術可視性的特點,教師可在校內或校外舉辦美術作品展覽,讓學生的美術作品進入社會,得到大眾的廣泛評價。

  篇2

  淺析美術教學方法

  [摘 要]美術是一門藝術, 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徑,美術能夠使人們更好地面對自己的內心世界,撫慰人們的心靈。而美育正是通過教師循循善誘、以身作則,培養學生對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審美感受、審美能力,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和情趣。

  [關鍵詞]教學方法; 教學原則 ; 教師藝術; 教學效果

  教學方法要以美術教學原則為基本準則,也是美術教學原則在教學活動的具體運用和體現。而教學方法又要受到課業型別差異的制約,不同型別的課業要採用不同的方法。中學美術課教學方法很多,但最常用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概括起來主要有如下幾種:講授法,談話問答法,演示法、觀察比較法,輔導練習法、參觀法。就美術教學的方法討論如下:

  一、講授法

  教師通過語言講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為講授法,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它包括講述、講解、講讀等方式,講授法在美術教學中包括:一般理論性的講述、美術常識、美術鑑賞、美術作品、介紹美術家生平等;技法課訓練前對名詞概念、技法、理論、製作過程的講解;以及作業講評等。這種教學方法的優點是知識的系統性、邏輯性強。但其缺點是理論性強,容易使學生處於被動狀態,缺乏直接感知,難於理解等問題。因此運用講授法應注意以下幾點:

  1.對所表述的內容要有科學性、邏輯性、和系統性。需要教師認真鑽研教材、教參和大綱,認真備課,熟悉掌握教學內容。中學生的分析能力尚不成熟在接受新知識時有先入為主的傾向,因此要求教師講課時內容要具有科學性和系統性,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把難點處講透,並且要注意語言的邏輯性和內容的思想性。不要出現對學生有負面引導的內容和不文明用語。

  講授法是一種資訊輸入的途徑,在講授過程中是學生通過聽覺接受資訊,教師語言是輸入資訊的媒介。但是,學生不一定聽一遍就能完全理解,因此教師就要對重點、難點進行適當的重複,以便讓學生補上遺漏的內容,加強理解,才能收到較好的聽課效果。

  2.講授要語言流暢,語言組織要符合語法,要清晰、準確、精煉,要通俗易懂、形象生動,注意語調的節奏感,並以適當手勢助表達,富有感染力和藝術性。

  3.要善於組織學生聽講,要善於洞察學生的反映,及時調整講授的內容,講授的方式要靈活富於變化。

  4.講授時要藉助板書、範畫等直觀教具或教師直觀繪畫演示,加深學生的印象,達到便於理解的目的。板書、演示過程就是把聽覺資訊,同時變為視覺資訊展示給學生。板書的內容要有選擇。首先,要把知識的系統性、條理性、難點,層次分明、簡要地書寫出來。其次,板書的佈局要有講究,要醒目,要美觀,同時要注意字跡工整,無錯別字。範畫要選擇能體現本節課重點問題的範畫,可以選取正反兩方面的範畫進行講解。直觀演示也要注意邊演示邊講解。

  二、談話問答法

  談話問答是通過師生及學生之間互相交談來進行教學的一種方法,是有效的鞏固舊知識、傳授新知識的課堂活動,這種教學方法能更好的展拓學生思路,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思維。它主要包括啟發式談話法、提問式談話法和指導式談話法。在組織教學過程中,運用談話問答法,可以使學生精神集中,活躍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思路,引起學生定向的深入思考。談話法的缺點是意見容易分散,不易控制課堂,運用不好還容易使學生不能整體把握所傳授知識。

  1.教師要有充分的準備,提問的目的要明確,要帶有啟發性,並且難易得當,要切合學生的年齡特徵 、興趣愛好和知識水平,還要注意對學生回答問題可能出現的麻煩情況要有充足的預計。

  2.教師提出對舊知識的複習和傳授新知識的問題,一般應該是有計劃有準備的。教師提出的問題要面向全體學生,引導全體學生的積極思考,學生回答後,教師應該很好的總結,使學生獲得新的知識,獲得對舊知識的鞏固,有時是教學過程中的即興提問。一是為了組織教學,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展開定向思維;二是要把個別精神不集中的學生注意力集中到教學內容上來而採用的方法。由於美術教學可用於講授的時間不多,一般在輔導過程中多用談話問答法。

  3.對此法的運用要帶有啟發性,所提問題要構成前後連貫,層層深入、逐步引向結論,教師要避免提出學生可以不加思考齊聲答和的問題。教師提出思考性的問題,會引起學生很多的思路。有的學生連鎖反應的思維能力比較強,遇到一個問題可以想出許多解決辦法。如要突出事物的某些特徵,可以這樣畫,也可以那樣畫,但綜合思維能力較差,一時解決不了,這時,教師要及時發現,進行談話解答問題,使問題得到解決。

  4.對學生回答的問題,正確與否,教師均應有明確的表示,要鼓勵他們敞開思路,大膽發言表達自己對繪畫的認識。

  三、演示法

  美術教師配合講授以示範性的作畫、製作或運用教具、範畫展示給學生觀察,使學生得到知識和技法的傳授,叫演示法。這是美術課尤其是技法課教學常採用的主要方法之一。美術教學的許多技法問題僅用語言講述是不夠的,必須藉助於演示,使學生直接獲得直觀視覺資訊,增加感性知識,加深印象 ,明瞭作畫***或其它美術作品製作***的方法步驟。在演示的同時,教師再配合語言以動,使其獲得深刻印象。在演示的同時,教師再配合語言以“畫龍點睛”的講解,讓學生在一目瞭然的情景中接受新的知識和新的技法。美術教師的這種演示過程,對學生具有巨大的魅力,是極受學生歡迎的一種教學方法。

  演示法在形式上可分為:當堂作畫要求之全過程演示;按作畫步驟要求學生跟隨教師一起進行的同步性示範; 有意識地找準難點作區域性演示三種。

  演示法按照準備的情況又可分為有備演示和即興演示兩種。有準備的演示指課前做好教具、範畫、幻燈、錄影和演示的安排,進行有序的講述和演示。即興演示指教學過程中,教師發現了學生在繪畫和操作過程中存在著共同性的問題,馬上予以演示,使得學生存在的共同性問題及時得到解決。   運用這種方法,應該注意:

  1.演示的內容必須與課堂講述的內容和要求完全吻合。做到“講”是“練”的前提和基礎:“練”是 “講”的深化,是所學知識的表現、運用和實踐。

  2.課堂演示要做的簡明扼要,要圖象清晰、準確、生動熟練,並能使全體學生都能看到、看清。演示時,要求圖要大,影象要清晰,使後面的學生也能看清楚圖上的細節。比如:素描塗調子的技法演示,因鉛筆很細,可用木炭代替,但要向學生說明這是空間上的放大,演示時要以語言引導學生視覺區觀察實物和圖的內容,好似眼睛去“撫摸”實物或圖的各個部分。教師演示技法時,為了使不同座位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都能看到,要注意自己的身體位置,不可擋住畫面或實物。泥工、紙工、剪紙製作等演示,由於物象很小,教師要注意對所在位置的選擇,以照顧全體學生。個別輔導時改畫的演示,注意指示學生的位置,使自己的手臂不擋住學生的視線。

  3.把握演示時機。演示時機和教學效果密切聯絡,在教學過程中,出示教具、掛圖和技法、製作的演示的時機要適當,出示過早學生們只看掛圖、教具,就分散了聽課的注意力,教師講課的內容就被忽略了。教具、範畫等出示過遲,也會降低其效果。因為講述內容與教具脫節,效果更差。因此,出示教具的時機掌握應恰當,同時還要注意出示教具的順序。注意技法有難度的侷限性,要先易後難、先簡後繁,可以調動學生思維過程的遷移能力,自然的接受所有教具的內容和加強對作畫技法步驟的理解。

  4.演示法教學,需要教師進行周密組織,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注意課堂紀律的組織。

  四、觀察比較法

  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去認識事物和表現事物的教學方法觀察比較法。美術教學離不開觀察,沒有觀察,便沒有視覺的感知,觀察獲得感性的認識,觀察又總是伴隨著比較。沒有比較,不可能有正確的感知和準確的判斷。比較是進行思維的去認識事物,無論是對物象的觀察還是對畫面的觀察,都是在比較中進行的。觀察比較法是美術教學的最基本的方法。

  美術教學的觀察比較法的要求:

  1.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有目的觀察。通過引導觀察比較,學生獲得對客觀事物的正確感知和提高事物分析的綜合能力。因此,每節課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的目的性要明確。如何對形體結構的觀察、對明暗色彩的觀察,對透視變化的觀察等等。

  2.引導學生樹立真確的觀察比較法。繪畫訓練的任務之一,是觀察方法的訓練,即樹立正確的觀察方法,也就是“整體觀察”的觀察方法。“整體觀察”是從整體觀念出發,首先觀察事物的整體,保持對事物整體的印象,在觀察細小部分以便更好地反應整體。是整體——區域性——整體的辯證地觀察。這中間離不開比較。因此也可以說整體觀察伴隨著比較的觀察。

  3.明確觀察比較的標準。無論是寫生還是臨摹,都是在客觀物件與自己畫面中間,不停頓的互相對照比較之中進行觀察的。這就需要名確觀察比較的標準。其標準就是客觀物件。以寫生畫為例,其比例的觀察,則以物體的自身的長或寬為標準,得出長、寬的比例關係。物體間的比例,則以其中一物***一般多為大物體***為標準得出其間的比例關係。物體的傾斜角度則是以垂直、水平線為標準進行比較、觀察。至於變形的繪畫或工藝美術,則是以自我感受和審美慾望的表達標準。

  在具體教學中貫徹觀察比較法,教師要加強引導,善於引導,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得到提高。

  五、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將所學知識運用於實踐,以達到鞏固知識、形成各種技能技巧、把新知識變換為能力之目的的一種方法。這是中學美術教學活動中最主要的教學方法。

  在實施練習法時,教師應走到為學生做輔導,巡視其作畫過程,並對學生進行具體指導的教學方法。學生的美術技能只有通過親自操作練習才能形成。因此,美術教學的很多時間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操作練習的,教師通過到學生面前巡視,及時發現全體學生或個別生存在的共性或個性問題,給予必要的具體指導,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從面形成技能。這是美術教學不同於其它學科的重要教學方法。在巡視輔導中,可以充分顯示出美術教師的教學經驗與才智。

  六、參觀法

  參觀法是豐富學生的感性知識、擴大視野,使教學同實際生活相聯絡並從中受到實際教育的一種方法。其內容有參觀書畫攝影展覽、作業觀摩展覽、還有歷史文物、名勝古蹟、建築物體、自然風景、 動物花卉等。這是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熱愛生活教育的一種較好的教學形式。

  採用這種教學方法時,應注意下列要求:

  1.教師對參觀的內容要有足夠的瞭解,對其參觀活動要有充分的準備,並有明確的目的。

  2.要有嚴格的組織紀律規定,切不可放任自流。

  3.應啟發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和看法,認真討論,結束時教師要認真總結。

  上述教學方法具體怎麼選擇,可以根據教學的內容、目的、任務,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徵、知識水平靈活選擇運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美術教育科學的日趨成熟,將會出現新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作為實踐性較強的美術教學法,尚有待於美術教育工作去創造。

  〔參 考 文 獻〕

  〔1〕大學生審美藝術教育及實施策略 -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1***.

  〔2〕孫美蘭.藝術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彭吉象.藝術學概論〔M〕.北京:中國大學出版社,1994.

  〔4〕王巨集建,等.美術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