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資本主義外交政策的轉向

  在美國國家的草創時期,較之於歐洲大陸民族國家的形成而言,其得天獨厚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遠離歐洲大陸,較少地受到國際干擾勢力的阻擾。美國自立國之後,其外交政策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是保守孤立的,特別是在對歐洲事務方面。但是,隨著美國實力的增長和國際形勢的變化,美國的外交政策不斷演變。在歐洲事務上,這種外交政策的轉變,基本上是從華盛頓時期而始的保守中立,轉變為積極對外擴張,一般認為,到伍德羅·威爾遜時期完成這種轉變。

  一、立國伊始階段

  1776年7月4日,《獨立宣言》的發表標誌著美國國家建立。17***3月,喬治·華盛頓就任美利堅合眾國首任總統。作為一個獨立主權國家,新興的美利堅合眾國在內政及外交上逐步有序。

  首先,我們來了解喬治·華盛頓的外交思想,而一般來說,華盛頓這種外交政策又主要地針對歐洲列強,即如何處理剛剛擺脫歐洲殖民的美立堅合眾國與歐洲國家的關係。華盛頓在其文集中寫到:“…我們對待外國應循的最高行動準則是在擴大我們的貿易關係時,應儘可能避免政治上的聯絡…”①,“…我們真正的政策是避開與外界任何部分的永久聯盟…”②。“…如果我們還是一個民族,在一個有效的政府下,則那樣一個時代就不會太遠了,到那時我們可以避免外來煩擾所造成的物質上的毀壞,並使我們在任何時候決心保持的中立態度會獲得嚴格的尊重。當交戰各國無望獲得我們的支援,也不敢輕率地冒險向我們挑釁時,我們就可以根據我們的正義所指引的我國利益來選擇和平或戰爭…”③美國這種保守中立,旨在應對當時外部歐洲強國的威脅。並且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起到了讓美國置身於歐洲紛爭之外,儘管其中也經歷了曲折,即華盛頓的孤立於歐洲事務之外的外交政策,歐洲列強並不是一開始就買了美國的這筆賬。

  當時歐洲局勢動盪,華盛頓提出的中立外交政策並沒有得到歐洲英法兩強的認可。儘管1793年4月22日的《中立宣言》已表明了美國不參與英法戰爭任何一方的立場。但英法兩國對美國一再強調的中立卻充耳不聞。法國公使在美國,未經美國同意,就肆意在美國領土範圍內,打擊英國勢力,有把美國捲入英法戰爭的危險。1793年8月,美國要求法國召回駐美國的公使熱內,與此同時,法國也要求美國召回駐法公使古維諾爾·莫里。至此,美國於1778年與法國簽訂的法美同盟基本結束。這一時期的美法關係冷淡下來,美國成功地擺脫了美法同盟的束縛,沒有捲入當時英法戰爭。另一歐洲強國英國也險些把美國捲入歐洲的權利鬥爭,即在英法開戰後,隨著英國大量截獲美國商船,英美矛盾尖銳起來。為了避免與英國的矛盾升級,1794年11月,英美簽訂了“傑伊條約”。為避免被捲入歐洲衝突,美國採取了一些列保守中立措施。

  再次,1797年3月上臺的美國總統約翰·亞當斯,因美英“傑伊條約”使他面臨著當時法國督政府的挑戰,並且形勢相當嚴峻,一度使美法兩國達到了準戰階段。但是他謹慎奉行自華盛頓以來對歐洲保守的外交政策,積極展開外交活動,加之法國國內政治環境變換,繼督政府之後拿破崙上臺,1800年,美國與拿破崙政府簽訂一項專約,結束了美法的準戰階段。至此,美國的中立外交政策,基本得到歐洲強國英法預設。這一時期,美國對歐洲外交政策,處於極力避免捲入歐洲事務的“自保”階段。

  二、門羅主義的影射

  距約翰·亞當斯不遠,詹姆斯·門羅上任美國總統,“門羅主義”即指詹姆斯·門羅在1823年以國情諮文所申明的美國外交政策。簡論之如下:1.美國所在的西半球不再對歐洲殖民主義者開放;2.任何歐洲國家試圖在拉美國家建立殖民地或對美洲國家實行政治控制的企圖,都將被美國視為不友好行為;3.美國將不介入歐洲國家的事務或者他們已經在拉美建立的殖民地事務;4.歐洲決不能以任何方式侵擾任何西半球獨立國家的政治狀況。“門羅主義”政策這四個概要點,每一點都旗幟鮮明的表現美國自身利益及其對歐洲的立場,這是美國對歐洲外交政策的一種調整,即美國拒絕歐洲列強對美洲事務的進一步介入。

  當時的國際形勢是:歐洲列強瓜分世界;拉美國家正值獨立初期,對美國所提“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號,寄有一定的希望,寄希望於美國能對新興的拉美國家提供保護,以抵禦歐洲列強的席捲重來。門羅主義是美國外交的勝利,這種勝利可以說是自華盛頓以來孤立外交的延續,但是,美國這種外交政策在相當大程度上已經超出美國立國伊始階段“自保”的範疇,是在其自身實力相對於不足的情況下,在與歐洲列強的競爭中,力爭美國自身國家利益,美國這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歐洲強權的外交政策,在詹姆斯·門羅之後也實施了相當長的時期。正如《大外交》中所述:“從此***1823年***直到十九世紀末,美國外交政策的主軸便是擴大門羅主義的應用範圍。”④所謂擴大門羅主義,即美國夥同歐洲列強侵略其他國家。

  在此後及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美國在外交政策方面,盡力不捲入歐洲強國之間的權利鬥爭,但是亦慢慢在追隨其自身強國之路。歐洲列強在這一時期,顧及於各自國內及歐洲的形勢,鞭長莫及於美國的發展甚至是膨脹。

  三、威爾遜十四點計劃及事實上的對歐洲外交政策的全面轉向

  這一階段,最主要的國際環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這次的戰爭不僅是歐洲的戰爭,也是一場世界性的戰爭,戰爭所捲入的人口數量和領土範圍是空前的。當然,歐洲仍然是主要的戰場,此時,整個歐洲忙於緊張的戰爭,戰爭初期,美國中立政策,置身於歐洲主導的一戰之外,作為一戰歐洲參戰雙方的物質供應商,源源不斷的向歐洲輸出戰略戰備物資。就美國而言,一戰所帶來的美國工業產值居世界第一,綜合國力居世界第三。美國一躍從一戰之前的歐洲債務國變成了歐洲多國的債權國。1918年1月8日,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國會發表演說,提出“十四點原則”作為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綱領及戰後世界的藍圖。

  從十四點計劃的內容來看,我們不難看出,這已經遠遠超出了美國此前的孤立外交政策。公開外交、公海自由、國際貿易機會均等、縮減軍備、“公正”解決殖民地問題、給歐洲少數民族以自決權、建立普遍性國際聯合機構***國際聯盟***。在這些原則背後,隱含著威爾遜所設計的戰後國際新秩序藍圖的兩個基本要素:商業自由和國際門戶開放。因此,這十四點計劃,對於歐洲列強及歐洲列強在殖民地利益的一項巨大挑戰。

  儘管在巴黎和會上,克里蒙梭和戴維·勞合·喬治所代表的歐洲傳統勢力仍然佔和會主導的一方,也在《凡爾賽條約》中獲利巨大。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在事實上十四點計劃是作為一戰交戰雙方停戰談判的基礎,1918年11月11日,交戰雙方簽訂停戰協定,在很大的框架內,是與十四點計劃息息相關的。何況在其後的華盛頓會議及會議所簽訂的一些列條約中,美國通過這種國際會議方式,打擊了歐洲國家實力。

  以五國條約***美、英、法、意、日五國於1922年2月6日所簽訂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為例,從條約內容看,我們不難發現五國條約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限制了歐洲國家的軍備力量,當然,在一戰結束之時,歐洲各國普遍被削弱了,一時難以致力于軍備建設,但更深遠的影響在於限制了此後歐洲國家軍備的發展。此次美國外交的勝利對於歐洲國家的影響,具體說來:對英國而言,結束了英國自1805年特拉法加海戰以來絕對的“海上霸主”地位;對於法國來說,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法國對戰敗國德國的打壓;同時,使德國得以儲存其工業基礎,義大利也獲得了一定的利益,體面地埋葬了英日同盟。另外,很重要的一點還在於,戰後的歐洲國家對美國刮目相待,美國已經扭轉了長期以來由歐洲為主導資本世界體系。

  至此,我們認為,在資本主義體系內,美國對歐洲的外交政策,已經完成了由孤立保守主義到引領擴張。儘管威爾遜的“十四點計劃”在巴黎和會上失落了,一戰之後建立的國聯也為英法所御用,但是美國在華盛頓會議上的全面勝利,已經使得美國在資本主義體系裡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換一句話說,此後美國的發展受歐洲列強的限制幾近消除,美國在資本主義國家內,成為一枝獨秀,並逐漸凌駕於歐洲強國之上,美國積極參與歐洲事務。總而言之,從華盛頓之後到威爾遜時期,美國對資本主義歐洲的外交政策完成了從保守孤立於歐洲事務之外,經門羅主義到威爾遜的擴張干預歐洲權利鬥爭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