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如何預防失眠

  生活中不少老人備受失眠的折磨,長期如此嚴重影響老人的健康。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老人預防失眠的方法。

  老人預防失眠的方法

  1、早睡早起

  早睡早起是好習慣,能夠擁有良好的睡眠。為了預防失眠的發生,中老年人要按時休息,保證睡眠生物鐘按規律運轉。要改變那些不利於睡眠的生活習慣,如飲酒、飲咖啡、喝濃茶、晚睡等,避免睡前過度興奮。還要減少內心的憂慮和恐懼不安,做到按時作息。

  2、適當增加鍛鍊

  適當的進行鍛鍊,這對加強睡眠是很有幫助的,應該保持一個活力的生活狀態,如果在白天能夠進行一些中等強度的活動,如打打太極拳,可以改善入睡困難的情況。但是臨睡前不適宜有運動,這樣反而會讓神經興奮,對睡眠質量造成影響。

  3、睡眠習慣

  老年人每天應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一般60~70歲者平均每天睡8小時;70~90歲者每天睡9小時;90歲以上高齡老人每天睡10~12小時。老年人不僅要注意睡眠時間的長短,而且還要重視睡眠的質量,以醒後疲勞感消失、全身舒適、精力充沛、頭腦清醒為宜;每天午睡0.5~1個小時,不宜過長,以免影響夜間睡眠。

  4、營造適宜的睡眠環境

  很多的老年人在睡覺的時候,特別的容易被驚醒,驚醒之後發現要再次的入睡就比較的困難了,因此建議選擇臥室的時候要挑選遠離鬧區的那一側房間,屋子裡的吊燈包括檯燈都要選擇燈光顏色柔和的燈泡,避免開燈時強光驟然刺眼。還可以在睡覺的時候戴上眼罩,這樣就可以不用擔心被光線驚擾。

  5、良好的飲食習慣

  也是預防失眠的一種有效方法。患者晚飯不宜吃得過飽,以避免過飽感覺對大腦的刺激,導致入睡難;睡前不宜飲茶和咖啡,不宜抽菸飲酒;不宜看書、看報、看電視時間過長,尤其是不宜看情節緊張、激動的內容;睡前也不宜思考問題;此外,還要養成睡前熱水洗腳的習慣。

  6、正確對待失眠

  失眠患者應保持良好的睡眠質量,正確對待失眠。一個人的睡眠好壞,關鍵在於質量,而不在於睡眠時間的長短,對失眠的不良心理暗示,往比失眠本身的危害更大。因此,不要過分地計較睡眠時間的長短,而是能睡多少就睡多少,以順其自然的態度去對待睡眠。

  老人為什麼易失眠

  1、年齡因素

  老年人由於主控睡眠的松果體素分泌減少,對睡眠的調節能力減弱,入睡時間延長,深睡時間減少,失眠發生率高。

  2、情緒因素

  情緒劇烈波動易產生失眠,如大喜大悲等。

  3、心理因素

  如思慮過多、被迫退休、與社會隔離、擔心睡不好等而致失眠,越緊張越容易失眠。

  4、自身行為因素

  如睡前喝大量的咖啡、濃茶、喝酒、飲水較多等,均會影響睡眠質量,甚至失眠;另外老年人藥物濫用也是引起失眠的重要原因。

  5、環境因素

  居住環境清淨的人不容易失眠,環境吵雜失眠的比率增加。另外氣候變化、睡眠場所的變更、室內光度、溫度和溼度的不適等均可導致失眠。

  6、健康因素

  年齡越大,基礎疾病發生率越高,有些疾病可以影響睡眠,或可導致失眠,例如:咳嗽、心悸、呼吸困難、高血壓、糖尿病、骨關節病、精神系統疾病等。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