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如何防治痔瘡

  痔瘡是常見的的疾病之一,導致痔瘡的方法有很多,那麼該如何預防痔瘡呢?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防治痔瘡的方法。

  防治痔瘡的方法

  1、合理飲食

  凡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榨菜、辣椒、辣醬、生薑、大蔥、蒜頭、茴香等,混合痔瘡病人應少吃或儘量不吃。多吃些蔬菜水果,多喝開水或喝有通便作用的飲料,便幹難解者可以番瀉葉泡水代茶飲。

  混合痔瘡術後,病人飲食宜清淡,少吃油膩過重或薰煎食品,不吸菸,不喝酒,不管是黃酒、白酒,還是啤酒,都屬禁忌之列。飲食最好定時定量,飯吃八分飽,不能暴飲暴食、飢飽不均,以防腸胃道功能紊亂。

  2、定時主動排便

  養成良好的大便習慣,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祕或洩瀉。大便時間不宜過長,便時看書讀報的不良習慣要改變。便後用溫鹽水清洗肛門,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此外為防痔病,提倡坐便,因蹲的排便姿勢容易誘發混合痔瘡以致脫肛。

  如果大便不規律,不妨每天就在同一時間想著“要排便”,不到半個月就形成了規律。便意非常寶貴,有了便意一定要馬上解決。

  3、“擦”改“揉”

  絕大多數人擦屁股都是用紙擦,正確的方法應該是“螺旋狀的揉搓”。肛門褶皺多,“擦”很難擦乾淨,隱匿在褶皺中的細菌長期炎性刺激,不僅會讓人經常感覺肛門熱辣灼痛,而且很容易誘發痔瘡。

  4、冷水沖洗

  大便後肛門依舊充血嚴重,這時候用冷水沖洗能夠迅速緩解充血狀態,對預防痔瘡很有幫助。用花灑的流水沖洗最好,如果怕打溼了衣服或是沒有條件,盆浴也行。

  5、入廁不超3分鐘

  門診中,幾乎所有的痔瘡病人都有入廁看書看報習慣。如果能將時間控制在2-3分鐘,至少能減少7成痔瘡。專家解釋,人在處於蹲位和坐位時,肛門位置最低,承受的壓力也最大,直腸靜脈長時間充血,很容易形成靜脈團誘發痔瘡。

  6、適當運動,注意改變體位

  除做操,打拳之類全身性的體育鍛煉外,還需加強區域性的功能鍛鍊,如肛門收縮運動,又稱“提肛”,即自我調整括約肌,收縮、放鬆,一收一放,每次50下,約3分鐘,每日1至兩次,隨時隨地都可做。

  長期從事久坐、久站、久蹲工作的人,要適當改變體位,定時活動下肢和臀部肌肉,力求勞逸適度,動靜適宜。

  預防痔瘡的小竅門

  1、避免久坐和久立

  因為人體是直立的,本身就有地心引力的作用,還有整個身體向下的重力,這些都會導致肛門的壓力增加,而且,我們的腸道又很長很彎曲,還是採取蠕動的方式,所以,如果再久坐久立,肛門的壓力就更大了,所以,我們會發現經常坐在辦公室不運動的人很容易便祕,因此,建議坐辦公室的白領們,坐一段時間後要站立起來活動一下,有利於預防痔瘡。

  2、熱水坐浴

  痔瘡主要是由肛門區域性血流淤滯成塊造成的,每日定時用熱水坐浴,同時有意識地做收縮肛門的動作,可以增強肛門括約肌功能,改善區域性血流狀況,軟化區域性組織,大大緩解痔瘡問題。

  3、平時多坐硬坐椅

  調查顯示,約九成的人都偏愛坐軟坐椅或沙發。過軟的坐椅會讓身體陷在椅子裡面,使區域性血液迴圈受到阻礙,從而誘發或加重痔瘡。建議平時選擇硬坐椅,這樣臀部的兩個坐骨結節能起到支撐作用,就不會妨礙肛周的血液迴圈,從而有利於預防痔瘡的發生。

  4、常做縮肛運動

  專家指出,縮肛運動能有效增強肛門的收縮能力,經常堅持能幫助減輕女性痔瘡症狀,還可以使症狀輕微的痔瘡不藥而治。具體做法是:深吸一口氣,同時用內力將肛門上提,然後放鬆。如此反覆做10下,每天多次,尤其當坐著或站立時間久時更應及時做。

  5、改善飲食習慣

  大便通暢能減少便祕,可以有效預防痔瘡。多吃麩皮、麥片、蔬菜、水果,特別是韭菜、菜心梗等有纖維的青菜。避免食用辛辣、油炸食品,減少菸酒。多纖維飲食可以使大便更軟,減輕痔瘡疼痛。美國健康指南建議,男女每天應該吃38克纖維素和25克纖維素。多纖維食物包括:果蔬、豆類、全谷麥片等。

  6、花灑頭沖洗按摩

  在便後可以用花灑頭沖洗,並用水流刺激按摩,衝擊肛門5分鐘。注意肛門清潔。保持肛門清潔,常用溫水清洗,勤換內褲。節制性生活,注意性生活的清潔衛生。會陰部分泌物較多者,應便後或睡前用溫水清洗肛門。勤換內褲,清洗的內褲應在陽光下晒乾。

  7、游泳是預防痔瘡好方法

  游泳是一項最好的全身運動。當人的體位從站立位改變成平臥或仰臥於水中,肛門部位向上,這樣就有利於區域性血液迴圈,再加上全身的肌肉運動,自然加強了肛門直腸部肌肉的運動,消除了痔瘡發生的根本原因。可以通過水中及水上交換呼吸,形成一定的節奏,而且經常還要憋氣,這樣一呼一吸,就可以促使肛門肌肉運動,從而改善了肛門部的血液迴圈,以防止痔瘡的發生。

  8、多喝水

  多喝水可防止大便乾結,減輕痔瘡疼痛。通常每天應喝水至少8杯***每杯約227克***,夏天和運動後飲水量應更高。另外,避免或少喝酒精飲料和咖啡因飲料。

  9、保證足夠鍛鍊

  鍛鍊是防止和治療便祕的重要一環。久坐者每小時應起身活動數分鐘。儘量避免長時間坐馬桶和提重物等加重痔瘡症狀的活動。

  10、便祕病人自我按摩肚子

  有便祕的病人可以在自己肚子上由左到右地打圈按摩,這是糞便從形成到排出的路徑,自我按摩可以改善便祕。

  11、縮短如廁時間

  專家稱,許多忙碌的上班族都有在如廁時讀書、看報的習慣,更有甚者,在廁所裡一蹲就是半個小時。殊不知如廁時間長不僅不衛生,長此以往還會使直腸靜脈長時間受到擠壓,誘發痔瘡。縮短如廁時間是預防痔瘡的有利措施,應該注意每次如廁儘量不要超過3分鐘。

  12、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很多人排便不定時,很容易便祕,只要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就可以緩解便祕,建議每天早上無論是否有便意,都要去洗手間蹲一下,讓機體形成一種條件反射,建立排便的訊號,這樣的習慣就會改善便祕。

  13、保持肛門周圍的清潔

  經常清洗肛門也非常的必要,保持清潔才能避免痔瘡破裂出血感染。

  14、睡前泡溫水

  在睡前可以用溫熱水浸泡肛門15分鐘,並在其過程中收縮肛門。

  15、不憋大便

  痔瘡患者切忌憋便。否則容易導致便祕,同時增加痔瘡危險。

  16、提腳跟走路治痔瘡

  痔瘡是一種不易治癒的疾病,有個簡單的治療方法,那就是提腳跟走路。因為走路的時候,一旦腳跟提起,腳趾一受力,就牽動肛門肌肉的緊縮,左右臀部肌肉一張一弛,使痔瘡有所改善,這對病情的恢復很有幫助。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