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健康小常識的資料

  健康生活是指有益於健康的習慣化的行為方式,具體表現為生活有規律,沒有不良嗜好,講究個人、環境和飲食衛生,先要健康生活也要了解一些小常識,下面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你喜歡!

  :飲食常識

  1.常吃宵夜,會得胃癌,因為胃得不到休息;吃太飽會睡不著,引起失眠問題,攝入過油膩食物,容易堆積脂肪,引起發胖。

  2.雞蛋膽固醇比較高,每天吃多少雞蛋要因人而異,年輕人可以吃多點,中老年人以每天不超過1個為宜。

  3.雞屁股含有致癌物,不要吃較好。

  4.吃水果最好在飯前半小時至一小時或飯後一小時至兩小時。

  5.女生月經來時,茶類不要喝,多吃可以補血的東西。

  6.喝豆漿時,不要加雞蛋及糖,也不要喝太多。會上火。

  7.空腹時不要吃蕃茄,最好飯後吃。

  8.早上醒來,先喝一杯淡鹽水,預防結石。

  9.睡前三小時不要吃東西,會胖。

  10.少喝奶茶,因為高熱量、高油,沒有營養價值可言,長期飲用,易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

  11.剛出爐的麵包不宜馬上食用。

  12.遠離充電座,人體應遠離30公分以上,切忌放在床邊。

  13.很多人認為,天天喝水八大杯對身體好。其實這是一個常識性的錯誤。專家指出,不一定每天必須喝足八杯水,喝太多水也會對身體帶來麻煩,喝水量因人而異。

  14.每天十杯水,膀胱癌不會來。

  15.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16.一天不要喝兩杯以上的咖啡,喝太多易導致失眠、胃痛。

  17.多飽和脂肪酸的油脂食物少吃,因為得花5~7小時去消化,並使腦中血液集中到腸胃,易昏昏欲睡。

  18.下午五點後,大餐少少吃,因為五點後身體不需那麼多能量。

  19.10種吃了會快樂的食物:深海魚、香蕉、葡萄柚、全麥麵包、菠菜、大蒜、番茄、低脂牛奶、雞肉、櫻桃。

  20.睡眠不足會變笨,一天須八小時睡眠,有午睡習慣減緩衰老。適當服用催眠藥有利健康。

  :養生常識

  1、 隨時深呼吸

  平時的短淺呼吸,每次大約5~600毫升的量,但真正換氣只有3~400毫升。換句話說,其實每次呼吸,約留下1~200毫升的廢氣。

  深呼吸的好處:增大肺活量,比較不容易喘;提高換氣效率,肺泡更健康強韌。

  2、學貓伸懶腰

  誰說工作時不能運動?例如,在辦公桌前,趁計算機下載檔案時可舉起雙手往後伸懶腰。不僅順勢深呼吸,還可鍛鍊肩胛骨周邊肌肉群,有效促進脂肪燃燒。同時還能收緊腹肌,矯正歪斜的骨盆腔。

  3、金雞獨立看電視

  回家後,也應該隨時運動。可以輪流抬高左右腳,以金雞獨立之姿看電視,練習身體協調與平衡。健身兼娛樂,一舉兩得。

  4、掌握三組關鍵數字

  年過40要擺脫三高,請將血壓控制在收縮壓小於120毫米汞柱、舒張壓小於80毫米汞柱,總膽固醇要小於200 mg/dL,空腹血糖值要在80~100 mg/dL。

  5、每天量體重

  正常體重是身體質量指數***BMI***在18、5~23、9。BMI的演算法是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同時,男性腰圍要小於90公分、體脂肪要小於25%。女性腰圍要小於80公分,體脂肪要小於30%。

  6、少喝含糖飲料

  常喝含糖飲料,除了肥胖、還會造成體內B群流失,反而更容易疲累。習慣喝飲料的人,從減糖做起,最好改喝無糖的紅茶、綠茶、烏龍茶等飲料。同時要把握料加愈少愈好的原則。

  7、一天8杯水

  多喝白開水,而且一天至少喝2000~2500cc約8大杯。多喝水有助於提高代謝,幫助身體排出毒素;而且也幫助消化、刺激腸胃蠕動上班族常常一忙就忘了喝水,可以買1000cc容量的水壺,裝水放在辦公室,上下午各喝一壺。

  8、每天一盤綠色菜、菇類

  中午用餐時,記得點一盤綠色蔬菜和一盤菇類。綠色蔬菜,例如菠菜、空心菜、地瓜葉等,含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幫助消化;也有豐富的B群,幫助恢復疲勞。菇類、白木耳等,富含多糖體,可提升免疫力。

  9、每頓飯不少於20分鐘

  腸胃問題是普遍的毛病,這與民眾飲食方式不當有關,包括吃太快,吃太飽等。每頓飯一定要吃超過20分鐘,充分咀嚼,讓食物與唾液裡的唾液酶充分混合,不僅有助於消化吸收,也較容易有飽足感。

  10、外食必備筷子

  用筷子的亞洲國家,因為共食,感染幽門桿菌的機率,比用刀叉把菜分到自己盤裡的西方國家民眾,高了2.3倍。

  幽門桿菌更已證實與消化性潰瘍,甚至胃癌有關。幽門桿菌可透過未洗淨的筷子傳染。要避免感染,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帶筷子。

  :運動保健常識

  1、面壁蹲牆

  蹲牆有鬆腰調氣之功效,長期鍛鍊有助於鬆腰和鬆動全身關節,疏通全身的經絡氣血,糾正體內紊亂的氣機,是調整氣血的良方,只要堅持鍛鍊,每日多蹲數次,一定能達到祛病強身的目的。

  姿勢要求面對牆壁,兩腳併攏,周身中正,兩手自然下垂,全身放鬆,內心喜悅***兩腳尖離牆的距離可根據本人的具體情況而定,逐步靠到牆根***,下蹲時體內用力,兩肩前扣、含胸,頭不可後仰,腰向後突,初學者蹲和起都要慢,身體直起後,兩手叉腰,拇指按在背部“京門穴”***第十二軟肋端***,其餘四指按於胯上,行深呼吸一次,然後按姿勢要求再蹲,要逐漸達到一次連續蹲30下,最好日蹲兩次,按照上述姿勢也可在任何一地蹲,還可多次蹲。

  2、散步跑步

  古代多贊成散步,筋舒健四肢,飯後緩行數百步,散其氣與輸其食,則磨胃而易腐化,閒暇散步養神,睡前散步以動求靜,有助於入睡。

  現代人多推崇跑步,跑步對人體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興奮劑,是一種較好的防疾治病方法。至於跑步以多快的速度最適宜,如何控制速度,研究者認為改善機體功能的跑步應根據情況進行,持續跑步3~4分鐘後,安靜時脈搏次數不應少於跑步時的一半。

  散步與跑步是最簡單易行的運動方法,但無論是散步或是跑步,都貴在堅持,適量,這能達到養生效果。

  3、自我按摩

  自我按摩是指在自己身體上某些部位或穴位運用一定的按摩手法進行按摩的一種方法,適於各層次的人群進行防病治病。有消除疲勞、振奮精神。增強肌力、滑利關節、促進氣血流暢、調節脾胃功能等作用。

  操作前準備先靜坐3分鐘,排除雜念,思想清靜,全身放鬆,然後意氣相隨,與動作相結合,進行自然按摩。

  ①摩耳兩平掌按壓耳孔,再驟然放開,連續做十幾次後,用雙手拇指、食指循耳廓自上而下按摩20次***拇指在耳廓後,食指在前***。再按摩耳垂30次,以耳部感覺發熱為度。早晚各一次,可強身祛病,益壽延年。此法如能配合“鳴天鼓”運動更佳。即:用雙手掌心緊緊地按住兩耳孔,五指置於腦後,然後用兩手中間三指輕輕叩擊後腦部十數次,或將兩手食指各壓在中指上,用食指向下滑彈後腦部十數次。“鳴天鼓”時,自始至終要閉目養神,手法由輕至重,堅持下去,可收到強壯元氣,醒腦強力,防治耳病等功效。

  ②浴面先將手搓熱,然後兩手掌由鼻翼迎香穴按摩至雙眼睛明穴,再上擦至印堂穴,兩額太陽穴,過兩耳前下擦回到鼻翼。如此上下左右按摩,具有提神醒腦的作用。

  ③揉太陽以雙拇指或食指分別吸定兩側太陽穴上,作小幅度的環旋轉動,使著力部分帶動該處的皮下組織,作反覆不間斷地、有節律的輕柔緩和的迴旋揉動。具有醒腦作用,並可治療感冒、眼疾。

  ④摩腹以單掌或疊掌摩脘腹,以中脘為中心,作順時鐘環形節律的撫摩,有健脾和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