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烹飪方法

  作為醫療食補之材,山藥經常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它的烹飪方法也很多,不同的做法對營養保留不盡相同,與不同食材搭配也能產生不同的滋補和養生療效。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具體如下:

  1.山藥羊肉粥:

  鮮山藥200克,羊肉、粳米各150克。先將山藥去皮切成小塊,羊肉去筋膜切塊,備用。將粳米下鍋,加水煮之,待米開花時,先下羊肉,煮沸十幾分鍾後,再下山藥,煮至湯稠肉香即可;或加調料食之亦可。此粥有益氣溫陽、滋陰養血、健脾補腎、固元抗衰的功效,可作為脾腎兩虛的食療補方,尤適宜於小兒、老年體虛氣弱者。

  2.山藥炒蛋:

  鮮山藥250克,雞蛋2只。山藥去皮洗淨,切片;雞蛋磕破,打勻。將鍋內油加熱七成熱時,放人生薑絲,煸至香氣大出,下山藥片,炒至軟,將山藥撥向一邊,將雞蛋倒入另一邊,待結成塊,再與山藥一併炒勻,放入鹽和味精炒拌幾下,即可食用。本品味美可口,健脾開胃,可增加食慾。

  3.山藥黃瓜粥:

  懷山藥60克,黃瓜150克,糯米50克。先將懷山藥加工成細粉;黃瓜洗淨,榨汁;糯米加水煮粥,粥將成時,加入山藥粉、黃瓜汁,攪拌煮沸後即可食用。本品具有滋潤面板的作用,適宜於美容健身。

  4.珠玉二寶粥:

  生山藥、生薏苡仁各60克,柿霜餅24克。上三味,先將山藥、薏苡仁搗成粗渣,煮至爛熟,再將柿霜餅切碎,調入溶化,隨意食之。此粥健脾養肺,主治肺脾陰虛,飲食懶進,虛勞咳嗽,並治一切陰虛之證。

  5.六元解毒湯:

  懷山藥30克,人蔘5克,蓮子、薏苡仁各 20克,芡實、茯苓各15克。將以上藥物放入鍋內,加水50

  0毫升,煎取 200毫升,濾出;再加水500毫升,煎取200毫升。將兩次藥液混合後分兩次服用。本方功能健脾益氣補虛勞,可用於慢性胃炎、胃下垂及久病身體虛弱、不思飲食者。

  6.山藥湯:

  山藥、黃芪、熟地各15克,遠志12克,石菖蒲10克。水煎服,每日煎服兩次。亦可按此方比例酌情擴大用量,將諸藥烘乾,研為細粉,煉蜜為丸,每次8克,早晚空腹各服1次,溫開水送下。本方能補氣養陰、寧神益智,可用於神經衰弱、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氣短乏力等。

  山藥的價值:

  山藥提取物性狀:一般為白色粉末,氣微、味淡。

  功能主治:用於脾虛洩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於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麩炒山藥補脾健胃。用於脾虛食少,洩瀉便溏,白帶過多等。

  主要活性:含有植物雌激素,具有雌激素樣作用,使體內雌激素水平保持在最佳水平,從而達到美容美白、促進乳腺生長、緩解更年期及經期多種不適,還具有降血脂預防心血管、抗炎保肝等作用。

  山藥的模樣貌不驚人,土褐色的外皮,外形呈較細的圓柱狀,肉白而堅,咀嚼時口感微酸發粘。不過“藥不可貌相”,據古籍記載,多食山藥有“聰耳明目”、“不飢延年”的功能,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而民間也流傳山藥對於調理生理能力、病後虛弱體質、婦女產後調養,小孩強健體魄都有顯著效果,因而被稱為“食物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