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安全方面的畢業論文

  建築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建築工程施工安全問題也越來越突出.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建築安全管理措施

  [摘 要]建築業是重要的國民經濟生產行業,由於建築業的特殊性,其安全和健康狀況一直不能令人滿意,制約了建築業產品質量的提高,影響了建築業的聲譽。本文對國內外建築安全管理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進行了總結,提出了要重點關注的課題。做好建築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對確保建築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建築 安全 管理

  建立科學的安全生產法規體系,就可以使安全工作做到法律化、制度化、規範化,有效地保證企業安全生產。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法規,對加強企業進行安全生產、保護職工安全與健康、促進生產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多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確定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頒佈了一系列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範,目的就是為保護廣大勞動者的安全和健康,控制和減少各類事故,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促進和諧社會的建立。

  一、安全管理常見問題

  1、安全監管不到位

  建設主管部門對建築業中的房屋建築和市政工程實施監督管理,安全生產依法監管工作未完全到位,也未全面有效地履行對建築業和各類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職責;安全管理體系不健全,安全監管部門職責不明確,也缺乏有效手段,其指導、協調和監督工作的難度大。建築施工安全生產涉及建設、施工、監理、設計、勘察等各責任主體。

  2、安全管理機構和人員不到位

  有的建築安全技術標準及規範已明顯落後,執法監督不力,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和發生事故的企業和責任人的處罰力度不夠等。一些建築施工企業未按照《建築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及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備辦法》建立施工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部分施工企業未嚴格執行《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及專家論證審查辦法》,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和安全專項方案的科學性、可靠性、操作性存在一些問題,埋下了安全隱患。

  二、搞好建築安全管理的對策

  1、落實各級安全監督管理責任

  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及時排查和處理安全隱患,減少和避免重大安全事故。檢查的主要內容是:貫徹國家和管理法規的情況;應對突發事件的情況。要通過安全檢查,糾正不規範行為,消除安全隱患。

  2、加強建築安全宣傳教育

  以加強安全宣傳教育、培訓為手段,提高職工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實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在不同安全活動期間,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安全宣傳活動,在主要道口、活動場所和醒目處,設立宣傳臺,懸掛安全條幅,在重要位置與易發生事故處張貼安全標語、設定安全標識。不斷總結經驗,堅持把高度的工作熱情同嚴格的科學態度相結合,健全以崗位責任制為中心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操作制度、編制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制度、事故調查報告制度等。建築施工企業必須依法加強對建築安全生產的管理,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傷亡和其他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三、建築安全控制措施分析

  1、宣傳問題。

  建設主管部門、施工企業全體員工要對有關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的內容深思熟記。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克服單調枯燥的方法,變傳統說教方式為寓教於樂,採用安全演講、知識競賽、報刊、安全漫畫展等多種生動活潑的形式廣泛深入地宣傳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並把基本精神廣泛宣傳貫徹。

  2、加強培訓教育問題。

  培訓教育的重點是要加強對一線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並對各級施工企業的管理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操作規章和國家強制性標準的培訓,提高業務素質,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操作技能。而且要加大安全科技創新和安全技術改造方面的投入,積極採用新技術,新裝置、新工藝和新材料,實現本質安全。

  3、責任問題。

  建築安全生產工作要緊緊咬住安全生產目標責任不放鬆。建設主管部門要嚴格按照規定辦事,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將安全控制指標層層分解,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

  4、制度執行問題。

  安全生產工作離不開制度的落實和執行。因此,建設主管部門、施工企業要認真落實好安全生產許可證制度、建築意外傷害保險制度等。沒有安全許可證、沒有辦理建築意外傷害保險的企業堅決不允許施工。只有這樣,才能提高企業事故防範能力,保障一線操作人員的合法權益,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減少損失,分散企業風險,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在此基礎上,還要結合實際,建立健全安全工作例會、安全巡查和不良安全行為記錄公示等制度。?

  5、治理問題。

  要控制事故的發生,就要從源頭做起,搞好專項治理。從近幾年各地建築施工傷亡事故的種類來看,主要是高處墜落、施工坍塌、物體打擊、機具傷害、觸電等。故要定期開展企業專案部、班組檢查制度,要做到查問題、找隱患、對存在危險源的地方設定安全警示牌、標誌牌,發揮其警示作業人員促進安全的作用。事實表明,針對薄弱環節實施的專項治理是遏止事故發生的最有效手段。?

  6、監督問題。

  建設施工安全,加強監督是大事。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繼續完善安全監督體系,建立健全安全執法機構,配備一定數量和專業齊全的執法監督員,對施工現場進行執法檢查;各地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應切實履行職責,監督人員要時刻牢記質量、安全重於泰山的神聖責任,努力提高建築施工安全監管水平。要不斷提高安全監督人員的執法水平,嚴格執行""四不放過""原則,強化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範的培訓,提升安全監督檔次。?

  7、查處問題。

  對施工企業和從業人員要建立安全信用體系,並對其安全生產不良行為進行記錄,凡有章不循,違規不糾,屢出事故的企業應追究法人代表和有關人員的責任。另外還要視其情節輕重及責任大小,給予降低企業資質等級、吊銷執業資格或停止投標的處罰。典型案例要進行新聞媒體曝光,真正起到警示教育促進工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紀明波.當前我國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探討[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3,136:4~6.

  [2] 焦紅,王鬆巖.現代建築施工技術與專案管理[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7.

  [3] 方東平,黃新寧,黃志偉.建築安全管理研究的現狀與展望[J].安全與環境學報,200l2:25~32

  [4] 元福,李慧民.我國建築安全管理的現狀及其思考[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313:16~19.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