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小企業電商發展現狀及對策

  電商行業迅速崛起,成立我國企業的一股強勁的新生力,但是,在這迅速發展的過程中,許多問題也隨之暴露了,下面小編帶你來分析。

  我國中小企業電商發展現狀

  我國中小企業數量眾多,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國中小企業數量有3000多萬,佔全國企業總數的96%,所產生的GDP已經超過全國的50%,給全國帶來的就業機會超過60%。可見,在我國整個經濟體系中,中小企業具有數量多、分量大、地區分佈廣、行業分佈跨度大、層次差異懸殊的特徵。隨著資訊科技、網路技術、通訊技術和各類IT服務市場的不斷成熟,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對電子商務的認識更加成熟,對其重要性的認識也逐步加深。《2005年中國中小企業資訊化建設及IT應用趨勢報告》顯示,2004年中小企業資訊服務方面的投入達到126.7億元,同比增長31.7%。2005年中小企業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766億元,同比增長56.7%,已經佔據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的38%左右。中小企業電子商務也在逐步從單一的資訊釋出向更高層次的整合應用方向發展,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需求迅速增長,電子商務給中小企業帶來的實惠越發明顯,電子商務正在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中得到快速推廣。20062010年中國中小企業電子商務交易額將保持平均50%以上的增長率,2010年將達到24682億元的規模。其中第三方平臺的應用發展平穩,仍是中小企業實施電子商務的主體。自建平臺呈現平均63%左右的增長率,而行業與區域平臺的發展將逐步放緩。在我國整個電子商務裡面,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所發揮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比如,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的發展促進了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的應用,使得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的使用者數量達到千萬級。

  我國中小企業電商發展對策

  認清發展電子商務的價值

  首先,中小企業領導要更新觀念,由於中小企業多是集權式管理,因此老闆的意識決定了電子商務的發展程度。同時,中小企業要重視員工基本IT 技能和對電子商務的培訓。第三,樹立正確的電子商務發展觀。電子商務是資訊和網路技術在商務活動中的應用,企業需要克服長期以來那種重硬體輕軟體、忽視資源與應用的現象,從基本資料、基本流程做起,要認識到資訊作為商業資產的重要性。企業實施電子商務不能按照傳統的模式進行。開展電子商務,更重要的是需要圍繞核心業務開展流程重組,重新設計和優化企業業務流程,實現組織、管理、制度創新,建立科學的公司治理結構和強化內部控制制度,將金字塔型管理系統扁平化、網路化,重建企業內部的數字化基礎,形成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管理體制和企業文化。

  根據業務發展需要,擬定電子商務發展的目標與規劃擬定電子商務的總體規劃是實施電子商務的第一步,其中包括電子商務商業模式的選擇、目標與計劃的制定等。簡單地說是:賣什麼、賣給誰、 怎麼賣、 怎麼算。 根據北京零點調查公司及其他部門最近的調查結果,網民們上網的主要目的排在前列的是閱讀新聞、傳送電子郵件、聊天等,上網購物者並不很多;還有上網使用者男性、年輕人、高學歷、中等收入以上者居多等。這些情況可以使企業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決定採用何種形式、賣何種產品,如書籍、服裝、電腦零件等網路化經營。

  明確電子商務模式及盈利模式

  網上商務模式與原有的商務模式比較要有所創新,包含經營觀念、內容創新、組織管理創新和盈利模式的創新等。通過分析企業的核心業務、業務模式和業務流程,確定原有業務流程要進行的改革、優化,網上應增加的業務和服務。還需要確定合作伙伴,選擇有經驗的電子商務公司含ISP、ICP、諮詢服務公司或系統整合商為合作伙伴。企業要積極應對支付安全、誠信體系問題對資訊產業提出的挑戰,加強本企業電子商務網路安全建設,建立自己的優勢平臺,細分市場,制定不同方案推動電子商務的過程中尋求自己的盈利空間。

  善待和培養人才,重視員工IT技能的培訓

  中小企業要發展電子商務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人才是決定性的因素之一。只有同時具備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和電子商務知識的人才,企業電子商務才有發展。因此,企業要積極引進人才,善待和培養人才,給人才有一個發展的空間;同時,企業也要重視現有員工的技能培訓,切實做好人力資源管理這一環節的工作。

  國家對電子商務發展的扶持

  為了保障電子商務在我國健康順利地發展,一個完備的行業綜合保障體系是很有必要的。

  儘快制定電子商務的法律及其實施條例,規範電子商務操作流程,維護有關各方的合法權益。

  借鑑外國的先進技術和平臺,利用我國獨創的關鍵技術,針對不同使用者的實際情況和不同側重點,設計適應我國使用者的網路安全方案,開發出不同層次的網路安全產品。

  政府在加強管理的同時應當鼓勵業界儘可能自我規範、自主管理,為電子商務活動創造和維護一個良好的法律環境。政府切忌盲目規劃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