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讓學生與文字對話

     《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呼聲越喊越響,要求學生加大閱讀量、加強語言積累的同時,語文教師們有必要先靜下心來與文字親近,去深入地細細品味。在閱讀教學中要重視以文為本,保證學生有充分的自主性閱讀、個性化建構的時間,讓學生與文字展開親密對話。 
        以《不合群的小蝌蚪》為例,在瞭解全文的基礎上,我從其中的一句話中看似不起眼的關鍵詞入手:“我發現有隻小蝌蚪孤零零地在遊,好像在跟那些成群結隊的小蝌蚪鬧彆扭似的。”是什麼情況使小作者以為它們在“鬧彆扭”?為什麼又加上了“好像”一詞?同學們紛紛在文中尋找答案:“永明很快找來一根細樹枝,小心地把那隻孤獨的小蝌蚪撥到蝌蚪群中。不料,那隻小蝌蚪又從隊伍中鑽出來,單獨游到一旁去了。”“我又一次把它撥進蝌蚪群裡,可是,過了一會兒,它仍舊從隊伍中鑽了出來,自個兒悠閒地游來游去。”兩次“撥”都沒能讓小蝌蚪回到群體中,它獨處時又那麼“悠閒”,說明沒有“鬧彆扭”,而是確實不喜歡和大家相處。我適時讓學生說說一個人“悠閒”應該是什麼樣子的,並讓學生說說什麼情況下可以用“悠閒”形容,加深理解。同時,學生們也能很快找到其它關鍵詞:“鑽”,是自己強硬地想出來,“仍舊鑽出來”,留都留不住。通過學生的這一發現,可以讓他們進一步品味作者用到的兩次“撥”:什麼情況下要“撥”?你也來試試這個動作,從中你發現了什麼?通過這一問,使學生對小作者的愛心之舉有所領會,並藉機再找能體現這一主題的文字內容,從而使學生們受到了教育。在細細品味文字的詞句中,學生們與文字相知,親密對話,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和閱讀能力。
親近文字,就要以文字為範例,從中學到方法、悟到精妙,提高我們的語文能力。
        一、有理解,才會運用
        《曼谷的小象》一課,景美,象美,人更美。而第一段中的景美又為全文作好了美的鋪墊。“在曼谷近郊,綠油油的禾田和點綴著淡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邊。”這一段中,理解“點綴”一詞,對感受景美有很大作用。在教學中,我問學生:“課文上說‘點綴著野花’,這個‘點綴’是什麼意思呢?是不是這樣(到黑板前解說):這黑板好比是那片草地,上面從這邊到那邊,密密麻麻地種滿了花。‘點綴’是這樣的嗎?”學生回答:不是。“那就是在草地上從這邊到那邊整整齊齊地種了一行,是嗎?”也不是。那‘點綴’究竟是什麼樣子呢?(有學生舉手)於是,我請學生在這片草地上(指黑板)給點綴一下。學生在黑板上無規則地畫了一些小圈兒,我邊指著學生畫的小圈邊問:有的地方多一些,有的地方少一點,有的地方密一些,有的地方稀一些,沒有什麼一定的規矩。這就是點綴嗎?學生一致肯定。這樣,同學們對這裡的美有了更準確的把握。 
接著,我又請他們用上這個詞自己來說一句話:“夏夜,那一顆顆亮閃閃的星星點綴在夜空,像在對我眨眼睛呢。”“我新買的裙子上,點綴著一些小花圖案,好看極了,我真喜歡。”……在學生的日記中,我還發現幾個學生居然已經會活用“點綴”,語言積累水到渠成、學以致用。
        二、有發現,才能創造
        對文字要深入挖掘,讓學生在發現中創造。《一定要爭氣》一課,童第周不但自強不息,而且有著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在學到為中國人爭氣這一內容時,我抓住文字中“這件事震動了歐洲的生物學界”的“震動”一詞:震動什麼意思?(初步理解)這件事指哪件事?為什麼這件事會震動歐洲的生物學界?
學生們便展開了與文字的對話:這是一項難度很大的實驗,同學們誰都不敢嘗試,教授做了幾年也沒成功,而童第周卻把它做成功了,影響肯定大得很;舊中國貧窮落後,在世界上沒有地位,從中國來的童第周卻做成功了,怎不令人震驚?在此發現的基礎上,我進一步往下接:怪不得這件事“震動”了歐洲的生物學界,那是一種怎樣的場面?你能用自己的語言形容一下嗎?把它寫一寫吧。
        於是,同學們的創造又形成了課堂新的高潮:那些學者們正議論紛紛。一個年輕的生物學家搖搖頭說:“真是讓人難以相信,連教授都做不了的實驗,讓一個從中國來的窮學生給解決了,太不可思議了。”……一個老教授點點頭,一個勁地說:“真是沒想到,沒想到,科學無國界,英雄出少年啊。”……
        沒有學生與文字的對話、去深入發現,怎會有這些妙語連珠!
        三、有親近,才有超越文字的閱讀意識
        為了培養學生創造性閱讀的品格,在閱讀過程中,不要讓書本束縛了思想,既要遵循文字,又要超越文字。所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正是新課標要求的“尊重學生個體,培養學生個性”的體現。
        教學《田忌賽馬》一課時,許多同學都表示喜歡孫臏或田忌,但也有兩個同學說喜歡齊威王,覺得齊威王“遵守比賽規則,不耍小心眼”、“大度直率,有帝王之相”。這說明如果學生敢於發表個人見解的話,鑑賞閱讀,必然會反映出個性化傾向,這種審美的多元性,就難免會超越文字的單一評價尺度,體現了“思想大於形象”的道理。顯然,這十分有利於學生的發展。
        學生學會了與文字對話的方法,才能使他們推而廣之,運用到更廣闊的課外閱讀中去,從而也使瀏覽的實效性得到保證。當然,教學對話的成功從本質上講更少不了教師與文字之間的“先期”對話,因為“教材透”方能“教法透”。教師只有對文字重點、難點、亮點、要點等做到深入領會和精準把握,才能“腹有詩書氣自華”,也才能遊刃有餘地引領學生一起詩意地徜徉、幸福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