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術論文範文

  教育技術作為重要的教學手段,廣泛應用於高校學科教學。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篇一

  淺談現代教育技術

  摘要:現代教育技術作為重要的教學手段,廣泛應用於高校學科教學。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方式靈活,內容豐富,使教學過程更加生動、直觀。現代教育技術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實現教學資源共享、網路教學,能夠滿足各種不同的教學需求。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 不僅有利於促進教學方法的改革和教學效果的提高。還可以解決師資、裝置不足等問題。因此,現代教育技術在高校教學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視。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 多媒體教學 網路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1006-0126-01

  隨著高校資訊化建設的推進,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現代教育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高校教學之中。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將推動高校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環境等方面發生巨大的改變。

  現代教育技術促進了開放式教學模式的形成,通過師生互動共同探討問題、解答疑惑,以尋找到適合的教學方法和學習的方法。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知識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由單純的被動接受知識變為自主的探究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

  一、 現代教育技術下的課堂教學

  現代教育技術下的課堂教學,是指利用多媒體技術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互融合進行教學的形式。現代教育技術作為一種教學方法融入到課程中,成為課堂數學的重要組成部,通過多媒體計算機、投影儀、幕布、音響等裝置綜合處理和控制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圖形、影象、影像等資訊,按教學要求,進行有機組合並配合聲音演示出來,完成教學的過程。多媒體教學彌補了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

  在資訊化建設的今天,將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教學是現代教育技術的一個重要內容。多媒體教學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多媒體教學具有以下特點。

  一 內容生動、直觀

  綜合應用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圖形、影象、影像等資訊來進行教學活動,解決傳統教學手段難於解決、甚至無法解決的問題。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使抽象的知識變得明瞭易懂,使教學內容生動、直觀,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二 激發學習興趣

  多媒體課堂生動、直觀的教學內容,有利於開拓學生的思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誘導學生分析問題,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枯燥、單調的教學形式,從而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 課堂時間內密度大

  通過課件演示,多媒體教學比傳統的課堂教學手段更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學生能迅速、高效的獲取知識。減少了上課期間書寫板書的時間,提高了課堂密度,在有限課堂時間內的大大增加了教學內容,有效的提升了教學效率。

  二、 現代教育下的網路教學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飛速發展,教學過程已不在侷限於課堂上。網路教學作為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到高校教學之中的具體表現,已經成為重要的教學基本形式。網路教學不僅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還可以解決師資、裝置不足等問題。

  網路教學打破了課堂教學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構建了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的虛擬課堂。網路教學是課堂教學延伸,是基於網路環境下,結合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以及其他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的嶄新的教學形式與教學方法。網路教學使教學資源在網際網路上、全球範圍共享。網路教學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網路教學具有以下特點。

  一 覆蓋面廣

  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以及全球化程度的不斷加深。網際網路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發的重要資訊基礎設施。經過短短十幾年的發展,全球網際網路已經覆蓋五大洲的二百多個國家和地區。

  二 跨越時間和空間

  通過網路教學,教師與學生跨越了地域產生的距離,即使師生之間相隔千里、交通不便利、不出家門,也可以完成教授與獲取的教學過程。時間上更是無限制的重疊,可以任何時間進行教與學,並且可以反覆進行,直到理解並接受相關知識。

  三 資訊豐富

  互網路為全球網民提供了巨大的資訊資源共享。通過使用網際網路,全世界範圍內的人們可以簡單快捷的進行資訊檢索、交換、共享,所以網際網路是一個全球性、世界級規模的圖書館。網路教學可以共享巨大且優良的教學資源,可以不斷完善、豐富課知識資訊,供學生下載學習。通過網路,學習者在學習學科知識的同時,可以藉助網路資源瞭解、學習更多相關知識,通過分析、比較,深入理解所學的知識更益於對新知識的消化和掌握,同時培養了學生有收集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

  四 師生互動

  通過網路教學平臺,學生可以將學習過程的疑點、難點提出來,同學間可以相互探討,也可以請老師解答,即使師生不能同時線上,也可以通過網路平臺進行延時討論。通過溝通、交流,既可以增近師生間、同學間的情感,也便於老師瞭解學生的對課程知識掌握的情況,發現並改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三、 結束語

  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已經成為高校教學水平發展的一個重要表現,現代教育技術作為未來教學手段發展趨勢,其應用領域將越來越廣、發展前景將會越來越好。誠然,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確實有它的長處,對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效果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但是,現代教育技術目前還存在許多不足,作為高校工作者,我們必須堅持不懈的探尋現代教育技術之路,必須緊跟社會的發展,不斷地改進教學手段、開拓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方法,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張劍平.現代教育技術――理論與應用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黨克、張衛紅、張衛建:多媒體技術在輔助教學中的適當應用[J].教育科學,200510

  [3]田屹.論資訊時代的學校網路教學[J].教育技術中心200410

  [4]李玉華、都曉梅:多媒體課件能否完全代替板書[J].北京教育,200711.

  篇二

  淺談教育技術資源

  【摘要】隨著 科學 技術的飛速 發展 , 教育 技術資源發展令世人驚歎,在 現代 教育中它們的優越性表現得越來越突出。本文從闡述了硬體資源、潛件資源、軟體資源、 網路 資源、課件資源、積件資源、資料通訊在教學中的 應用 以及這些教育技術資源之間的相互關係。

  【關鍵詞】教育技術;資源;種類;關係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教育技術資源也得到飛速發展,尤其是三件硬體、軟體、潛件資源中的軟體資源即CAI課件資源、網路資源、積件資源、資料通訊等發展更快,在現代教育中它們的優越性表現得越來越突出。在教學中的應用,將會使傳統的教學 方法 和教學手段發生重大變化,為深化教育改革、實現教育現代化提供了條件,對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教育技術資源的種類

  一硬體資源

  硬體資源是指有形的、具體的資訊轉換的各種教學機器或裝置。硬體資源在傳播活動中本身不會改變受播者的認知結構,但卻能促進傳播活動的發生,加速或延緩受播者的認知結構的改變,實現促進功能。硬體資源通常是以實物的形態存在。硬體資源是開展教育技術的物質基礎,沒有硬體資源,軟體資源上儲存的教育資訊不能呈現,或不能完整地呈現出來。磁帶、磁碟、光碟上的資訊,學生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幻燈片、投影片、電影片上的資訊,學生在課堂上不能有效地觀察。

  二潛件資源

  潛件資源主要是指與教育技術相關的 理論 體系與方法等。潛件資源與硬體資源相似,它也是一種外部性的支援條件, 研究 它的目的是為了尋找教育技術的應用特點,構建一系列理論體系,從而幫助受播者快速接受資訊。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教育技術有它的理論基礎,也有自己的專門理論。潛件資源是無形的,潛在的教育、教學的心理、資訊、傳播、控制等的理論構想、研究成果和實施策略。潛件資源是抽象的,觀念形態的東西,是在教師自身 學習 、師生的教學活動或認知活動的實踐過程中,在師生的腦海裡逐步形成和積累起來的,可以使部分學習者的學習經驗被遷移到另一部分學習者身上,減少重複性的摸索活動。因此說潛件資源主要體現了資源的遷移功能。潛件資源是進行教育技術的關鍵,潛件資源決定著硬體資源的選擇、軟體資源的編制、媒體的優化組合、恰當運用、控制教育的程序、資訊的反饋、協調學生的生理活動和心理活動。

  三軟體資源

  軟體資源是指由硬體實施而設計的教材,是教育資訊及其載體。在人類的傳播活動中,真正能夠引起受播者的認知結構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動作技能領域發生變化的就是軟體資源,在資源中實現了改變功能。通常我們把軟體資源看成是與硬體資源相應的供其使用的教材。軟體資源蘊含著教育的具體 內容 ,是實施教育技術的必要條件,沒有軟體資源,硬體資源的工作就沒有意義了,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能傳遞任何教育資訊。軟體資源包括常規軟體資源、 計算 機輔助教學軟體資源、網路資源等。

  1、常規軟體資源

  常規軟體資源主要是指記錄有教育資訊的“三片兩帶”,即幻燈片、投影片、電影片、錄音帶、錄影帶等。

  2、網路資源

  網路資源主要是指校園網、地區網、國家網、國際網等多層次遠距離網上資源庫。

  3、計算機輔助教學軟體資源

  計算機輔助教學軟體資源主要是指CAI課件資源、積件資源和智慧學件資源。下面只討論課件資源和積件資源。

  1課件資源

  課件Course ware資源是在一定的學習理論指導下,根據教學目標設計的,反映某種教學策略和教學內容的計算機軟體資源。基本模式有操練與練習型、指導型、諮詢型、模擬型、遊戲型、 問題 求解型、發現學習型。無論那種型別的課件,都是教學內容與教學處理策略兩大類資訊的有機結合。即向學習者提示的各種教學資訊;用於對學習過程進行診斷、評價、處方和學習引導的各種資訊和資訊處理;為了提高學習積極性,製造學習動機,用於強化刺激的學習評價資訊;用於更新學習資料、實現學習過程控制的教學策略和學習過程的控制方法。在構成教學活動的四要素教師、學生、教材、教學手段中,人教師、學生是核心。課件與教學目標、教學策略、學習理論密切相關,是編制者思想與教學方法的具體體現。課件成品後不可修改,不能由教師和學生重組改造以適應自己當前的教學。適用於事先確定的特定的教學目標與具體的教學情境。有的課件完全與教科書配套,緊扣教學大綱,緊扣某版本中小學教材,按教科書章節安排課件內容。具有整體性、固定性、特定性和封閉性。課件的運用能夠按照某種學習理論和教學策略達到教學目的,在教師和學生的教學活動中能起到很大作用。但由於課件是事先由教學設計確定的、有固定程式的、定型情節的、模式化的、封閉的、整體型的,決定了在教學活動中使用範圍,不利於教師和學生的個性與創造性發揮,不適應千變萬化的現實課堂教學,受到很大的侷限。

  2積件資源

  積件Integradle ware資源是由教師和學生根據教學需要,自己組合運用多媒體教學資訊資源的教學軟體系統。這個系統是由積件庫與積件組合平臺的有機結合。積件組合平臺具有無需程式設計、方便地組合積件庫中的各類教學資源,面向普通教師易學易用。積件庫包括多媒體教學資料庫、微教學單元庫、網上環境資源庫網上多媒體教學資料庫、網上微教學單元庫、網上資料呈現方式庫、網上教與學策略庫、資料呈現方式庫、教與學策略庫五個部分。又可分五個層次:核心層、平臺層、實庫層多媒體教學資料庫、微教學單元庫、虛庫層資料呈現方式庫、教與學策略庫、環境庫。由此可見,“積件”資源是一個大系統,教師和學生可以隨時從它的素材庫中呼叫自己所需的素材,然後利用便於操作的工作平臺加以組合,也可以隨時增加和完善素材庫。積件資源只求 問題 解決,不象課件資源要做好一堂課。積件資源為教師在課堂上起主導作用,發揮教師的因材施教留下足夠的 發展 空間。比如就海島而言,有五光十色的海水,海底下面嬉戲著魚群,蠕動著的海蔘,披甲的大龍蝦,美麗的珊瑚;海灘上各種好看的貝殼和巨大的海龜;密林中各種海鳥和遍地的鳥蛋等,總之你所想象到的素材都盡在其中。教師可以呼叫教學單元庫中的習題,還可以通過聯網呼叫網上資訊。這樣,教師對資訊的利用簡直達到隨心所欲的程度,就能以不變積件應萬變教學實際。如果製作出這樣的積件,一定會對 計算 機輔助教學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這個積件單元是以解決一個問題為單位,而不是以整堂課或整章 內容 為單位,這樣,不但不同的學校,不同的教師可以通用一個系統,就這一個單元也可以說明多個問題。如一段下雨的素質圖片、動畫、電視這一單元,不但可用在語文課中講散文、古詩或作文意境,同樣也可用在物理課中講物態變化和落體運動,還可用在生物課中講生態和地理課中講氣候的相關知識。這樣有利於提高積件的通用性,提高效益,降低成本。

  二、 教育 技術資源的關係

  教育技術資源是由硬體資源、軟體資源、潛件資源等構成,它們都是 學習 資源。

  硬 件

  資 源←———————媒 體

  學習資源———————→ 潛 件

  資 源

  ↓

  網 絡

  資 源←———————軟 件

  資 源———————→ 常 規

  軟 件

  ↓↓

  積 件

  資 源←———————計算機輔助

  教學軟體———————→ 課 件

  資 源

  硬體資源和軟體資源互相依賴,以對方的存在為前提,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硬體資源與軟體資源通常是一起運用的。優秀的軟體資源,通過優質的硬體資源,正確的操作,適當的環境, 科學 、清晰、完美地展現在學生眼前。硬體資源和軟體資源都有實體形態,潛件資源是抽象的、觀念形態的東西。在加快教育 現代 化的程序中,必須加大力度進行硬體、軟體、潛件三件建設,其中最重要的是進行潛件資源建設,使潛件資源建設有一套 理論 ,有一個系統,有一個體系,要使潛件資源建設上水平、正常化、系統化。在潛件資源和軟體資源的關係中,潛件資源是占主導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提高、改善教師和學生的潛件素質,進行教師的電教意識、理論與實踐的培訓,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 方法 。

  課件資源和積件資源都屬軟體系統。課件資源是一個封閉的軟體系統,課件資源的個性化特點使得其 應用 受到一定限制,它的形式和內容完全由課件設計者固定下來,一個人自制自用而效果良好的課件,別人用起來效果不一定好,因為他搞不清製作者的用意。要從別人的課件中摘取自己感到有用的部分,集合成一個新課件,往往技術手段不夠,因此教師自己不能加以重組改造。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無論多麼優秀的教育專家和高水平教師設計的課件,也只能適用於某一特定教學情境,無法適應千變萬化的教學實際。因此,課件資源的通用性不強,更難以產業化。積件資源是一個完全開放的軟體資源系統,教師根據教學需要,可以自己組合運用多媒體教學資訊資源進行教學。積件資源是我國學校計算機輔助教學發展的新思維,它改變了教學軟體資源的設計、開發與使用相互割裂的局面,使教師自己能方便地製作適合教學情境的CAI軟體資源。積件資源是繼第一代教學軟體資源——課件資源之後的第二代教學軟體資源,它不是教學資源庫和多媒體著作工具的簡單疊加,而是由教師和學生根據教學需要自己組合運用的教學資訊和教學處理策略庫與教學工作平臺。積件庫和積件組合平臺是積件資源的“兩翼”。積件庫中的多媒體教學資源庫、微教學單元庫、網上積件資源庫、資料呈現方式庫和教與學策略庫為師生利用積件組合平臺製作教學軟體資源提供了充足的素材來源,靈活易用開放實用的積件組合平臺則是充分發揮師生創造性、能動性的有力工具。

  三、結束語

  加快實現教育技術的教學應用 研究 ,真正發揮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其工作的主要內容正如1994年教育技術的定義所描述的那樣:“教育技術是為了促進學習,對有關的過程和資源的設計、開發、應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因此,教育技術的豐富實踐,資源內部的矛盾運動,是教育技術發展的動力,有利於教育資源的合理利用,避免現有教育資源的浪費,將促進教育技術整體水平的提高。如果我們的教育改革有了先進的教育理論作指導,有了教育技術這樣的教育資源的武裝,就能勝利地迎接新技術革命的挑戰,適應具有 中國 特色的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參考 文獻 :

  ①黎加厚《從課件到積件:我國學校課堂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新發展》·《電化教育研究》,1997年3期。

  ②彭紹東《積件思想的形成與理論基礎》·《中國電化教育》,1998年1期。

  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