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家庭教育孩子案例有哪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為了幫助父母們可以成為優秀的父母,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優秀家庭教育孩子案例,希望可以幫到你!

  優秀家庭教育孩子案例

  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

  《首批大學生小衛星將探訪太空》,是央視《朝聞天下》播報的一則新聞,報道哈爾濱工業大學小衛星學生團隊參加全球大學生“QB50計劃”的訊息。根據該計劃,這個學生團隊研製的“紫丁香一號”小衛星將在2015年發射升空,用於大氣層低層空間研究。這個專案的學生負責人,就是我正在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讀研究生二年級的兒子韋明川。

  周圍的朋友經常會問我有什麼教育祕訣,說來慚愧,隨著兒子的長大,我這個父親所能提供的實質性幫助也越來越少。兒子今天取得的每一點成績都是在導師的指導和幫助下獲得的,得益於哈工大濃厚的創新氛圍。我做的只是在兒子年少懵懂時期幫助他找到了自己的興趣,並鼓勵他以興趣為終身奮鬥的目標。

  兒子小時候與其他同齡小朋友沒有大的差別,我和孩子媽媽也曾送他到美術班、書法班學習,儘管在市裡舉行的比賽中也獲得了一些獎項,但是在我看來,兒子的天賦不在用線條、色彩表現世界,而在於他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這種對兒子天賦的判斷很快得到了印證:剛上小學兒子就愛上了做模型,雖然開始只是做一些紙質、木質的模型,卻為他後來的成長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愛動手肯學習的兒子得到了全家的支援。五、六歲時,《十萬個為什麼》等知識類的書籍就成了兒子的最愛。上小學後,孩子媽媽出差給他買了一套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少兒百科全書》。兒子實在太愛這4本厚厚的大書了,有時間就坐在椅子上、床上甚至地板上痴迷地翻看,遇到不懂的就問。當時家裡還沒有電腦,超出知識範圍的,我和孩子媽媽就一起翻書幫助兒子找答案。有時正在吃飯,兒子的問題我們不知道答案,就放下碗筷一起查書,非找到答案不可。結果常常是飯菜涼了需要重熱,可是全家一起探求知識的經歷,卻是對孩子求知慾最好的鼓勵。

  鼓勵孩子動手嘗試科技製作

  我是一名化學教師,多年的一線教學和輔導特長生的經驗,使我對孩子科學精神的培養有一些心得。在發現兒子有動手製作模型的愛好後,為了讓他進一步走上通向科學的階梯,我就逐漸向他滲透一些物理、化學知識,帶他做一些小實驗。當看到物理儀器或化學實驗呈現與日常生活不同的視覺體驗時,兒子的眼睛睜得大大的,興奮極了。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我看路邊上有一臺廢棄的驗鈔機,覺得兒子一定會喜歡,就把它揀回家。兒子迫不及待地把驗鈔機拆開,發現了一個黃豆大小的電子元件,就對我說:“爸爸你看,這個電子元件是光敏電阻”。我問:“光敏電阻有什麼特性呢?”他說:“在光的照射下,一般光敏電阻的阻值會迅速減小”。然後他拉著我的手說:“爸爸,您幫我買一段兩米長的導線、一個開關、一個小喇叭、兩節電池,行嗎?”我撫摸著他的頭說:“爸爸明天一定給你買回來。”第二天,我買了他需要的東西,他接過來說聲謝謝就忙回到自己的房間。第三天凌晨4點左右,正在夢中的我突然被“你好請開門”的聲音叫醒,原來兒子放置在窗臺上連線好的電路導通了。頓時我們都沒有了睡意,全家人興奮地分享兒子第一個電子作品帶來的快樂,那場面至今記憶猶新,那一年兒子8歲。

  這次電子門鈴製作,激發了兒子電子製作的興趣,從此他成了電子商店的常客,零花錢幾乎都花在那兒了。親屬的幾個老式收音機也成了他的寶貝。我和他媽媽去出差,沒時間逛商場買衣服也要去電子商城,一家一家去淘兒子需要的電子元件,他的小房間堆滿了萬用表、電鑽、電烙鐵、頻率計、電路板等工具、電子元件和儀器。小學四年級,兒子對航天技術十分感興趣,每次到書店都要看看有沒有航天方面的好書,看到了就一定要買回家。上初二時,元旦前一晚他從19點起就一直在晒圖紙上專心致志地畫自己設計的電路圖,直到新年鐘聲響起才完成。當時我們都驚呆了:他的電路圖完全可以與專業的工程師相媲美。兒子上初三時我們家購買了電腦,他就自學用電腦軟體來進行電子設計了。

  “做中學”培養孩子創新能力

  愛科學給兒子帶來了小小的成績,他初三時設計製作的“新型旅行箱防盜報警器”,榮獲第二屆“爭當小實驗家”全國少兒體驗活動決賽國家級金獎,參加初中、高中全國物理競賽均獲得了雞西賽區第一名的好成績。高考獲得哈工大自主招生加分,以高分考入哈工大電子資訊工程專業。

  從蹣跚學步的小童,成長為一個高科技技術專案的學生負責人,兒子的成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我們十幾年來一直著力培養孩子動腦、動手、創新能力結出的善果。偶然間讀到教育部前副部長韋鈺同志倡導“做中學”的理念,與我的做法不謀而合。我的實踐,是一位父親用自己擅長的方式為兒子詮釋世界,同時也為兒子開啟他人生的一種可能性。

  我在閱讀《傑出科學家的少年時代》一書時發現,每一位傑出科學家的少年時代都是有濃厚興趣的。壓抑孩子的興趣,就等於毀滅了他未來傑出的可能。尤其從錢學森的成長過程可以看出,少年階段最重要的是培養興趣。培養出偉人的父母和老師,未必有高深的知識和學問,關鍵是要有一雙發現孩子興趣、看到孩子未來的慧眼。

  一個孩子小的時候沒有興趣,長大後就會很平庸。智慧的父母請仔細觀察你的孩子,努力瞭解你的孩子,用具體行動來落實你對孩子的愛,用默默陪伴來闡釋你的愛,用戰略眼光來翻譯你對孩子的愛。用你發現的眼睛,為孩子開啟人生的可能性,為孩子插上一雙飛翔的翅膀。

  怎麼當一個優秀的父母

  第一、尊重孩子的選擇

  孩子上小學是我給她選的學校,對中學的擇校,我沒有盲目地按自己的想法給她選學校。小學畢業前,帶她去兩三所學校,問她準備上哪所中學,她說就上外語校吧。因孩子比較喜歡英語,有大師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想她一定會在外語校的培養下健康成長的,因此支援她的決定。

  初中畢業了,又面臨擇校,這時她已有了自己未來的目標,雖然不太具體,但要去美國讀大學的想法卻是很堅定的。她參加了一些考試,義無反顧地再次選擇了外語校。讀普通班還是國際部的問題上,我還是很慎重的。多次諮詢朋友,並結合她的具體情況,決定支援她讀國際部的意見。

  在一些興趣愛好的培養上,也要尊重孩子的選擇。

  十歲之前參加很多所謂的興趣班學習,朗誦、繪畫、拉丁舞、長笛等,基本都是家長的意思,沒有一樣是她感興趣的,所以全都半途而廢了。唯一堅持下來的打乒乓球,找了重慶最好的教練,歷經多年訓練,但由於本人沒有興趣,每次訓練都當任務完成,沒有主動性,所以,並沒有成為同年齡人中的佼佼者,但收穫了意志品質,鍛鍊了獨立性,同時增強了體質。初二的某一天孩子突然給媽媽說,她喜歡唱歌。我們想,這是好事情,就找了一老師教她唱歌。自己選的就是不一樣,每次學習都很認真,效果也不錯,老師說孩子不走專業音樂道路太可惜了。現在是OAK HARBOR HIGH SCHOOL合唱團的成員,經常參加當地的一些演出。再次說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第二、家長要有正確的定位

  父母不只是給孩子生命並將其撫養成人的家長,同時也要是孩子的朋友。家長應在長輩的尊嚴與平等的交流中找到平衡點。家長是孩子人生觀、價值觀的導師,在孩子迷茫時要給予正確的引導,要直言不諱地指出孩子的缺點。

  家長要成為孩子的朋友,要經常與孩子溝通並一起參加一些活動。我們常陪孩子做運動,或給孩子推薦一些書,經常和她聊天,瞭解她的內心的想法,鼓勵她去嘗試一些自己不敢做的事。家長不能管得太多,很多時候我是放手讓孩子獨立處理一些事,如購物,或獨自外出去找音樂老師或乒乓球教練。孩子小學三年級就獨自坐公交車上學,本可以和我一起坐車走,但我沒有那樣做。對學習上的事,我向來主張孩子自己解決,決不做陪做作業的家長,即使是小學階段也是如此。

  第三、鼓勵孩子以平和的心態積極融入寄宿家庭和學校的生活

  孩子去美國三個多月了,我們主要是通過QQ和她交流,瞭解她的學習生活情況。總的來說,感覺她在那邊過得非常好,與家庭相處非常和諧,已經克服了剛去時的念家與不適應。我們常給她說,要把自己當成寄宿家庭的一員,主動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已經學會一些中國菜,廚藝還得到美爸美媽的高度讚揚。同時也希望她積極參加學校的一些活動。她參加了聯合國兒童福利基金會組織的為非洲貧困兒童募捐活動,參加了合唱團的社群演出,參加了排球和籃球訓練。本想參加乒乓球隊的,遺憾的是學校沒乒乓球隊。

  優秀父母適合看的書籍

  1.《正面管教》

  [美] 尼爾森

  推薦理由:簡·尼爾森Jane? Nelsen,教育學博士,傑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加利福尼亞婚姻和家庭執業心理治療師,美國“正面管教協會”的創始人。她是 7個孩子的母親,曾經擔任過10年的有關兒童發展的小說、大學心理諮詢教師。正面管教講述的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書中講述的主要就是如何運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能力,它是一本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

  2.陳鶴琴《家庭教育》

  推薦理由:陳鶴琴是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早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19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活教育”是陳鶴琴教育思想的核心,將“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材料”概括為“活教育”的課程,兩個主張其一是“我們教小孩子當折其衷:一方面予以充分機會以發展自動的能力和健全的意志,一方面限以自由範圍使他不得隨意亂動,以免侵犯他人的權利。教育若能如此折衷施去,小孩子未有不受其惠的。”

  這本書是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的家教經典,書中事例主要來自於作者的兒子一鳴,因此,此書是將“別人的學說在一鳴身上印證,自己的學說在一鳴身上歸納”。時代在發展,但本書仍是書林中的佼佼者。

  3.魏書生《好父母 好家教》

  推薦理由:魏書生是當代著名教育改革家,全國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是真正從一線教師煉成的教育家,他影響了全國的班主任,他說:“一個改革者應該有科學家的頭腦,企業家的氣魄,未來學家的眼光。”這句話不也是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應該具備的嗎?

  這本書淺顯易懂,是幫助家長從學校老師的角度來看孩子,是家長、學生、老師三者之間的橋樑,是加強家庭、家校、師生凝聚力的書,不容錯過!

  4.王東華《發現母親》

  推薦理由:當代中國最具影響的原創家教力作之一。為解決中國空前的“母親危機”,作者殫精竭慮礪煉十年而成的一本母教專著。作者從母親的角度對人類社會的一些核質問題進行了嚴肅而深入地思考,提出了"推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等一系列關乎整個人類命運的重大命題。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為天才的母親。為人父母者不可不讀!

1.家庭教育孩子小故事

2.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小故事

3.家庭教育孩子的故事3個

4.媽媽教育孩子的成功事例有哪些

5.成功教育故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