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正確教育孩子事例有哪些

  父母們想要正確的教育孩子不妨多看看有關教育孩子的書籍,如果看書覺得麻煩就看看小編整理的父母正確教育孩子事例吧,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父母正確教育孩子事例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父母正確教育孩子事例一

  遞錘子的家長,給孩子最大的支援

  相信所有中國人都對一個名字很熟悉:鄧亞萍這個身材矮小,其貌不揚的姑娘,是保持著連續8年世界排名第一的乒乓球運動員,並且依然是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她的成功,離不開的就是一位遞錘子的父親

  鄧亞萍從5歲起就跟隨父親學**打球,但是她個子矮,手腳粗短,根本不符合體校的要求,各大體校都將她拒之門外然而鄧亞萍就是不想放棄,就是想成為一名職業乒乓球選手,所以她的父親沒有跟她說:孩子,你不行,你不合適而是成為了她堅強的後盾,給了她堅定的支援,沒人教,就自己親自教看女兒練球心疼的掉眼淚,但女兒不說放棄,父親就履行教練的職責就是這樣看似毫無希望的努力,造就了一代乒壇霸主的誕生

  每個孩子都是不可複製的前途無量的天使,他們會有自己的目標和自己的夢想然而在孩子們想釘釘子的時候,很多家長會跟孩子說不,你不合適你不可能你不應該冒險在這些家長眼裡,孩子何必要自己釘釘子呢?砸到手怎麼辦?釘的釘子不牢固怎麼辦?算了算了,還是按照老爸老媽給你規劃好的日子來吧,一輩子太太平平的就好

  這些家長毫無疑問是愛孩子的,卻不一定是好家長,好老師當孩子要去體驗這個世界,甚至去實現某個看似高遠的夢想的時候,可能會面對來自很多方面的質疑和嘲笑如果有了家人的支援,知道家人永遠會堅定的跟他站在一起,那孩子就不會孤單,就充滿底氣,即使有一天他失敗了,那麼失敗的經驗也是一種成長和歷練

  龍應臺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也許未必,你除了目送他漸行漸遠,還可能要遞給他一把錘子,送給他一匹馬,讓他更快的到達他想去的地方

  父母正確教育孩子事例二

  變手指的家長,給孩子積極的生活態度

  著名央視主持人敬一丹曾寫過很多篇回憶母親的文章,其中提到過這麼兩件事

  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她的父親被安排到軍管會學**班改造思想,接著姐姐下鄉到生產建設兵團煉紅心,最後是母親被髮配到鳳凰山農場勞動鍛鍊,家裡一下子只剩下了敬一丹和兩個年幼的弟弟那時候,敬一丹13歲,母親離開家前,專門找出幾塊碎布,剪了幾個三角口子,手把手地教她縫補丁,釘鈕釦母親對她說:以後你就是這個家的老大了,要照顧好弟弟享福不用學,吃苦得學啊!

  敬一丹把母親的這句話牢牢地記在心裡母親走後,她把家裡操持得井井有條後來,當敬一丹回憶起那段苦日子時,她總是笑呵呵地說:假如當時媽媽說:我可憐的孩子!我也許會哭,為自己,為弟弟而媽媽卻說:吃苦得學啊!我就不以苦為苦了,反而受到了一種鼓勵,甚至以苦為樂了

  母親對她的教育態度,不僅讓敬一丹學會了吃苦,而且擁有了一種積極實際的生活態度,她後來說這足以讓她受用一生

  還有一件事是連續兩年考研失敗的敬一丹在猶豫還要不要繼續考研,畢竟她已經29歲了,而且有了一份還算體面的工作當她喪失信心準備打退堂鼓的時候,母親和她認認真真地談了一次話末了,母親說:每個人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手裡,別人誰也替代不了你,你真要想改變自己,什麼時候都不晚,就看你有沒有恆心

  正是母親這句話,讓敬一丹再次振作起來,英語太差,她就專攻英語,一切從零開始,每天發瘋似的又背又寫,經過一年的精心準備,她第三次走進了考場這一次她終於成功了,收到北京廣播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時,她整整30歲三年的研究生學**為敬一丹的主持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可以說敬一丹的母親,就是典型的變手指的家長她用自己的堅韌和經驗,給了孩子一生受用不盡的黃金也許我們不能留給孩子太多的物質財富,但是我們可以嘗試著留給孩子一根點石成金的手指,教會孩子善良勤勞勇敢和進取

  孩子們總會面對屬於自己的難題,但有了這根金手指,他的人生已經不同了他有實力去改變能改變的,也有能力去接受不能改變的當孩子無論在順境與逆境中,都能幸福的生活,做家長的,也就給了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父母正確教育孩子事例三

  開窗子的家長,給孩子廣闊的視野

  如今的商界大亨,聯想集團的總裁柳傳志這樣回憶自己的母親:

  我上初中時,正是國家困難時期,媽媽在中國銀行祕書室工作,我要大量地讀課外書,媽媽就一本一本地為我借媽媽在貿促會圖書館時,開始有意識地為我挑一些書我除了看一些如青春之歌那樣一類提倡看的書外,還看一些歷史書,一些文學名著,如牛虻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基督山恩仇記等,像傑克·倫敦的,像大仲馬的書,我都愛看後來她管圖書館時,一拿回來就是三十來本,基本是她拿什麼我看什麼媽媽說:就知道老大要看書,吃不上,就滿足他看書吧

  現在一般人願意請我講些事情,認為我講演邏輯性強,也挺生動,那是受媽媽的影響記得1952年前後,沒有誰重視講演講演那時叫講話但是我媽媽重視她鼓勵我在課堂上舉手,讓我覺得講話沒有什麼可害臊的也許是因為她在抗日戰爭時期看到了宣傳鼓動的力量,因此她對我說:你應該有講演的能力

  柳傳志的母親大概就可以算作是開窗子的家長了,在物質極度匱乏,人人吃不飽飯的年代,她能堅定的支援孩子看書,並有意識的給孩子挑選中外名著;在60多年前的中國,她能敏銳的意識到演講的能力對孩子很重要,並在說話還要十分謹慎的時候,鼓勵孩子積極發言單就這兩點,就足以讓孩子以後的道路快人一步

  如果說遞錘子的家長需要的是堅定的支援孩子的夢想,變手指的家長需要的是教會孩子面對人生的困境,那麼開窗子的家長則需要教給孩子的是仰望星空的姿勢讓孩子腳踏實地也許不難,但讓孩子仰望星空則非家長有一定的高度和遠見不可

  正如鄒教授所言最要緊的是記得開窗子你未來可能很窮,家徒四壁;也可能很成功,牆上掛滿了獎狀但無論如何,你都要提醒自己,你看到的不過是四面牆它們並不是你生活的全部如果你勇於和善於在牆上開窗,你就會看到一個又一個新世界

  鄒教授是對大學生們說的,這裡也想對所有的家長們說養好一個孩子可能很容易,但教育好一個孩子可能就很難你的眼界和視野,正慢慢的改變著你孩子的人生世界上每多一個遞錘子,變手指開窗子的家長,也就多了一個敢拼搏有智慧有高度的孩子

 

1.父母教育孩子的小故事

2.歷史上嚴厲教育孩子成功的例子

3.古代教育孩子的事例

4.父母以身作則教育孩子的例子

5.父母教育孩子有哪些經典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