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數學上冊試卷質量分析

  做好七年級數學試卷分析工作對於正確地、科學地評價學生的考試成績,對於學校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都至關重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僅供參考。

  範文一

  一、試卷基本情況分析

  題號12345678910得分率100%100%100%100%100%100%100%95%100%100%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得分率85%100%90%100%100%100%99%100%99%100%題號21222324252627282930得分率98%100%95%95%100%98%99%97%60%96%

  二、試卷特點

  1、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考查

  ***1***有理數的基本知識:有理數的意義,在數軸上表示有理數,比較有理數的大小,相反數、絕對值、倒數的意義,科學記數法,共計23分。

  ***2***代數式的基本知識:單項式、多項式定義,同類項等基本概念,共計8分。

  ***3***有理數的混合運算及整式的加減運算:共計46分。計算題、化簡題這些基本訓練題的出現,改變了課程改革初期關於計算能力要求互相矛盾的混亂局面,充分體現了傳統的雙基在數學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2、注重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考查

  ***1***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的考查,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考察也是本章試題體現得非常充分的地方。分類思想、化歸意識的培養和應用在試題中體現得淋漓至盡。

  運用分類思想解決問題的題有:第8題、第28題、第29題。

  運用歸納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第12題、第13題、第24題、第28題、第30題。

  ***2***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查,也體現在試卷的許多方面,生活——數學,活動——思考成為本份試題的一大亮點。如:第9題、第11題、第13題、第23題、第29題。

  3、試題既注重傳承傳統形式,又注意新穎試題的設計。

  如第8題,以表示數軸上的點為背景,既考查了學生運用分類的思想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滲透了數形結合思想方法的考查。

  第13題,以填空題的形式在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考查了他們探索歸納、計算器的使用等能力。

  第24題,是圖形變化規律的探索,這是對學生探索、歸納這一重要思想方法的考查。

  第29題,是一道應用題,該題注重對學生的從複雜問題中獲取有效資訊、並據此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考查,強調了解題的規範性。

  第30題,需要學生先歸納、探索規律,在此基礎上設計幾何圖形。注重考查學生從不同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數形結合這一重要思想的作用。

  三、學生在答題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說理意識還不夠

  注重說理是蘇科版教材所體現的最大特點,新課標中也明確提出:“能用文字、字母或圖表等清楚地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並解釋結果的合理性。”第29題的得分率是最低的,從試卷反應的情況來看,學生都能給出是第4倉庫,運費共2800元這一正確結果,但卻沒有意識去進行適當的說理。會進行合情推理的同時,也要求學生能儘量運用規範的語言反映出自己的推理過程。

  這也反映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注重結論,而忽視過程的展開。

  2.對於能力題的處理還不夠到位

  ***1***計算能力還需加強

  對於有理數的計算題,由於計算器的幫助,學生能作出較為正確的解答,但整式的加減中,學生仍有一些問題,一是因為學生的檢驗水平還不到位,二是因為學生對去括號、合併同類項法則的正確使用,還存在一定問題。如何正確引導學生進行正確有效的計算,仍是教師面臨的重要任務。另一方面,學生對乘方的概念的認識,還有存在一定問題,如對於2n與2n的差別,單獨認識學生能夠解決問題,但成為解題的一部分,學生往往容易出現錯誤。再如,學生對負數的奇次方與負數的偶次方的認識也不到位。***-3***2=-9的現象仍有發生。

  ***2***閱讀理解能力不足

  具體體現在28題,學生對於規律的尋求,仍存在許多誤區。按參考答案的提示,學生在回答第一個問題時,應該體現三個方面的要求,但部分學生只是在其中一兩個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這說明學生對開放題的解決方式和處理策論還存在一些問題,這提醒我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應該注重對學生的指導,以便學生能全面地,較為完整地分析問題,提供較為完整的解答。作為教師,也應該在閱卷時,仔細分析試題要求,嚴格判定要求,對學生的問題作出適當的判斷。不能只要學生提出一些看法,就認為是正確的,就給3分。

  四、改進措施

  1.進一步加強雙基訓練

  數學基本知識、技能是學生應該掌握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生在今後學習中所必須的,雖然總體而言,我校學生的雙基訓練比較到位,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應該繼續加強雙基的訓練,為學生的後續學習提供堅實有效的基礎。

  2.進一步重視數學思想和方法的培養

  分類思想、化歸意識的培養,說理能力的提高都應該建立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之中。試卷上暴露出的問題,反映了平時教學中的種種不足。在讓學生學會雙基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說理能力、學生的基本數學思想和方法應該是教師平時數學教學中充分注意的問題。

  3.特別重視數形結合思想的教學

  正如數軸是研究有理數的重要工具,藉助圖形解題也是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重要方法,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充分認識數形結合思想在學生數學學習中的重要地位,幫助學生熟練地進行由“數”到“形”,由“形”到“數”的靈活轉換,使得學生能夠“高屋建瓴”,形成有效的解題策略。

  五、兩點建議:

  1.試題增加了雙基的考查,但是否能把其中一部分題目作一些適當的形式上的變化,使得試題的形式更為多樣活潑。

  2.能否增加一兩個開放題,更好地反映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發展這一特點。

  範文二

  對於本次考試的成績,我感到不滿意。總體情況來看,只有小部分學生都發揮了正常水平,另一小部分同學通過半個月的強化複習,雖然有了一定程度的進步,但是中間段的學生的成績有待加強。下面,我對考試中出現的具體情況作如下細緻的分析:

  一、試卷分析

  本次考試的命題範圍: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章到第二章的內容,完全根據新課改的要求。試卷共計28題,滿分120分。其中填空題共10小題,每空2分,共20分;選擇題共6題,每小題3分,共18分;解答題共12小題,共82分。第一章有關知識點:有理數,絕對值,相反數,科學記數法,有理數的混合運算。第二章有關知識點:代數式及它的化簡求值,單項式和多項式,同類項,去括號等內容,教學重點和難點都有考察到,基礎題覆蓋面還是很廣的,基礎稍紮實的學生把自己會的題目分數拿到基本及格來講還是很容易的,整體看試卷的難度適中,難易結合,並且有一定梯度。

  二、 學生答題情況及存在問題

  1、縱觀整份試卷難度不大,有些題型耳熟能詳,是平時學習及複習檢測中遇見過的題型,學生容易得到基本分,但有些學生的成績還是不盡人意。憑簡單的記憶,忽略細節,粗心大意,不認真審題,造成失誤。平時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基礎知識不紮實,主要表現在:

  ***1***填空題最高分為18,最低得分為2.

  錯誤主要集中在題4、題10、題11、題12上,題4準確率較低的原因是學生對於單項式的係數和次數的理解不透, 10題錯誤主要值的代入不清楚,其實是對於負數的奇數次冪是負數,負數的偶數次冪是偶數的理解不到位;題11學生做不好的主要是對學過知識遺忘,由於這題題目需要用到分情況討論,有些同學就自動放棄了,另外一個原因是無法解讀題意,無從下手,實際上只是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及乘法法則的運用;題12則需要較全面的綜合理解能力和計算能力,在做這個題目的時候,學生的判別思維比較差,只考慮了一種情況。

  ***2***選擇題比較簡單,但還是由於種種原因無法令人滿意,主要原因首先是知識點掌握不到位,如公式記憶錯誤,或計算不過關。

  ***3***解答題的跨度比較大的。23、24均屬於基礎題,也是平時主要訓練的題型,因此這幾道題的得分比較正常,但得分結果卻很不盡人意,因為得分率還是很低,主要原因首先是符號決定錯誤;再則是合併同類項的方法沒有掌握。後兩題屬於提高題,題27、28題意較新穎,學生必須理解才能解決好。所以我們要以課本為主,在抓好“三基”教學的同時,以學生髮展為本,加強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積極實行探究性學習,激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三、教學反思及改進

  1、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加強對概念的教學,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這雖然是老生常談,卻是個不易做好的問題,故要做到備課細緻,備教材、備學生,備過程,切實提高課堂效率。

  2、學生的數學學習兩極分化現象日趨嚴重.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給予及時的關照與幫助,要鼓勵他們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嘗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要及時地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對出現的錯誤要耐心地引導他們分析其產生的原因,並鼓勵他們自己去改正,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對於學有餘力並對數學有濃厚興趣的學生,要為他們提供足夠的材料,指導他們閱讀,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加強師生交流,做好培優、扶中、補差工作。

  3、指導學生認真審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儘量讓學生獨立去揭示結論的產生與形成過程,不要急於丟擲結論,要給學生一定的思維空間和時間。

  4、在解題過程中,要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多方位來考慮問題。要提高學生的計算準確率,多注意培養學生讀題能力及理解能力,注意邏輯思維訓練。要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和概括能力,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5、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嚴謹性和最優化解題思路。注重代數式求值要先化簡後代入求值的訓練,既要弄清解法的來龍去脈,又要注重計算的多方面驗算。注意解答題計算推理過程的示範性,使學生確實形成良好的解題規範及書寫習慣。提高計算能力,注意數學思想方法在解題過程中的體現與反思。

  6、在教學中課堂容量較大,留給學生動腦思考的時間及動手練習的時間較少,學生未能真正掌握目標要求。學生更需課後的總結、思考與練習。

  7、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體驗研究方法。數學概念、定理、法則等知識的形成過程,往往要經歷觀察、分析、綜合、歸納、類比、猜想和證明過程,在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可以激發學習的情趣,學會研究的策略和方法,它比掌握知識結論本身更重要。在考試中,由於死記硬背、生搬硬套,造成當情境稍加變化就束手無策的例子是較多的。要讓每個學生通過自己內心的體驗和主動參與去學習數學。教師的角色要從知識的傳播者轉為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指導者與促進者;教學活動過程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參與,要引導學生多讀、多議、多想、多練,只有這樣,產生的新知識才能越真、越完善、越易於遷移。

  範文三

  上個星期我們進行了期中考試,在這我就我們學校七年級數學考試試題和學生的答題情況以及以後的教學方向分析如下.

  一、試題特點

  試卷包括填空題、選擇題、解答題三個大題,共120分,以基礎知識為主,。對於整套試題來說,容易題約佔70%、中檔題約佔20%、難題約佔10%,主要考查了七年級下冊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組》以及第八章《不等式》。這次數學試卷檢測的範圍應該說內容全面,難易也適度,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測檢,比較能如實反映出學生的實際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 無論是試題的型別,還是試題的表達方式,都可以看出出卷老師的別具匠心的獨到的眼光。試卷能從檢測學生的學習能力入手,細緻、靈活地來抽測每章的數學知識。打破了學生的習慣思維,能測試學生思維的多角度性和靈活性。

  二、學生問題分析

  根據對試卷成績的分析,學生在答卷過程中存在以下幾主面的問題

  ①數學聯絡生活的能力稍欠。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同時也服務於生活,但學生根據要求舉生活例項能力稍欠,如選擇題第10小題,,學生因對“用自己的零花錢去買東西”理解不透,從而得分率不高.

  ②基本計算能力有待提高。計算能力的強弱對數學答題來說,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計算能力強就等於成功了一半,如解答題的第19題解方程***組***,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都出現不少錯誤.

  ③數學思維能力差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填空題的第13題,第15題,第16題和解答題的21題,第23題.

  ④審題能力及解題的綜合能力不強。審題在答題中比較關鍵,如果對題目審得清楚,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此題已做對一半,數學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語言,在解題過程中,不僅要要求學生學會如何解決問題,還必須要讓學生學會閱讀和理解材料,會用口頭和書面形式把思維的過程與結果向別人表達,也就是要有清晰的解題過程。

  三、今後的教學注意事項:

  通過這次考試學生的答題情況來看,我認為在以後的教學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1、立足教材,教材是我們教學之本,在教學中,我們一定要紮紮實實地給學生滲透教材的重難點內容。不能忽視自認為是簡單的或是無關緊要的知識。

  2、教學中要重在突顯學生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時的教學中,作為教師應儘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學習材料,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尤其是在應用題的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展示思維,讓他們自己分析題目設計解題過程。

  3、多做多練,切實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有時他們是憑自己的直覺做題,不講道理,不想原因,這點從試卷上很清楚地反映出來了。

  4、關注生活,培養實踐能力加強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的聯絡,讓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從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生活中問題的能力。

  5、關注過程,引導探究創新,數學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要著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培養自覺發現新知識、新規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