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政治下冊知識點必考

  你若需要學習八年級政治知識的時間,還得自己把他造出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我們崇尚公平

  1.公平體現著人們對自由的追求、對權利的尊重、對自身力量的肯定。

  2.什麼是公平?

  答:公平是在比較中產生的。一般說來,人們心目中的公平,意味著處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個人,即參加社會合作的每一個人承擔他應分擔的責任、得到他應得的利益。

  3.不公平都有哪些危害呢?***公平的必要性***

  答:人們在社會合作交往中,如果受到不公平對待,產生不公平的感覺,就會感到冤枉、氣憤,甚至導致報復行為。這種心理和行為使人與人之間信任感降低,導致彼此關係惡化,合作難以為繼;會對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甚至會由此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影響社會的長治久安。

  4.公平對社會穩定和發展有哪些作用呢?***公平的重要性***

  答: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的發展。有了公平,社會才能為人的發展提供平等的權利和機會,每個社會成員的生存和發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們才可能通過誠實勞動,得到自己應得的東西,滿足自己的合理期望,從而充分調動自身的積極性。這樣,整個社會才能人人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動社會持續發展。

  5.我們社會主義國家實行按勞分配的意義是什麼?

  答:我們社會主義國家主要實行按勞分配原則,及按照勞動貢獻分配,多勞多得,少勞少得。這極大地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愛國熱情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積極性,為鞏固發展政通人和、社會安定的大好局面奠定了基礎。

  6.針對社會中的不公平問題,國家應做些什麼?

  答:國家應從加強法制建設、規範收入分配、健全社會保障制度等各個方面,維護社會公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7.當我們受到不公平對待時,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答:我們應該增強權利意識,善於尋找解決途徑,用合法的手段去尋求幫助,解決問題,以謀求最大限的公平。

  8.當我們面對一些無法改變的不公平的問題時,我們應該如何理智對待呢?

  答:承認無可改變的事實,以平和的心態對待不公,會使我們換個角度思考問題。

  當我們遇到“不公平”的事情覺得委屈、困惑時,當我們在矛盾衝突中感到左右為難、舉棋不定時,我們不妨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念,或許我們會更加客觀的對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

  9.崇尚公平、主持公道,要求我們同破壞公平的行為作鬥爭,對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10.“從瓶中逃生”的實驗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第九課第二節講學稿大題***

  答:社會需要合作,合作是社會生活正常進行的必要條件。只有公平合作,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得到應有的發揮,個人利益才能得到保障。只有公平合作,才能避免內耗,推動社會高效和諧地運轉。公平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為此,在合作中我們需要承擔自己應該做的,決不能只享受利益而不付出。樹立公平合作的意識,有助於我們順利地融入社會並做出貢獻。

  ▲11.思考:如何維護社會公平?

  答:***1***理智面對生活中的不公平

  ①認識到公平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公平。

  ②正確對待不公平的現象。當我們受到不公平對待時,我們應該增強權利意識,善於尋找解決途徑,用合法的手段去尋求幫助,解決問題,以謀求最大限的公平;

  當我們面對一些無法改變的不公平的問題時,我們不妨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念,或許我們會更加客觀的對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

  ***2***自覺樹立公平合作的意識①社會需要合作,合作是社會生活正常進行的必要條件。以公平為基礎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②為了更好地合作,我們需要承擔自己的責任,決不能只享受利益而不付出。否則對他人不公平。

  ***二***

  我們維護正義

  1.望正義、維護正義,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聲。實施正義行為,不做非正義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2.什麼是正義的行為?什麼是非正義的行為?

  答:凡促進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維護公共利益和他人正當利益的行為,都是正義的行為;凡阻礙人類社會進步與發展、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當權益的行為,都是非正義的行為。

  3.正義要求我們尊重人的基本權利,尤其要尊重人的生命權,公正地對待他人和自己。

  4.正義制度有什麼作用?

  答:制度的正義性在於,它的程式與規則不是為少數人制定的,而是為所有社會成員的利益制定的。每個人都能從制度規則的正常執行中受益,也都受到正義制度規則的約束。如果沒有正義制度規則的支援,就難以實現社會公平。

  5.制度的正義可以分為矯正的正義、分配的正義、程式的正義。

  6.正義與公平的關係是什麼呢?

  答:公平和正義是一個社會文明和進步的重要標誌之一。公平是正義的基礎,正義不會超越公平。失去公平和正義,必將引發社會的不穩定甚至動盪。沒有正義就沒有公平,失去了正義,就會導致社會的失衡,而失衡的社會,肯定是不穩定的社會。公平為人們提供了發展的權利和機會,而正義則可以通過制度的調節來避免嚴重的社會分化,使得我們的社會健康、持續地發展。正義的制度給予人們公平合作的支援和保障;當我們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時,公平的獲得業需要正義的制度作為支撐,從這個角度來說,沒有正義的制度就沒有真正的公平。

  7.正義的重要價值***作用***是什麼?

  答:①正義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②正義可以通過制度的調節來避免嚴重的社會分化,使得我們的社會健康、持續地發展,最終造福每一個社會成員。

  ③正義使得人與人之間的紐帶更為緊密,使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為和諧。

  ④如果缺少正義的支撐,那麼社會必然土崩瓦解。

  8.正義感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答:一個有正義感的人,會對正義行為表現出讚賞和崇敬之情,對正義充滿嚮往和追求,會樂於把正義的崇尚之情付諸行動。而面對非正義的行為,則會產生不安、不滿、憤怒等情緒,乃至採取行動來維護正義。

  9.我們為什麼要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呢?

  答:①我們都希望生活在一個充滿正義的社會中,而非正義行為的盛行則會徹底毀掉我們的社會。只有有正義感的人、正直的人越來越多,我們的社會才會更穩定、更和諧。②有正義感、為人正直,這是做人應該具有的優良品德。正直具有無疑摧毀的人格魅力,具有不可抗拒的精神力量。一個人可以沒有某種能力,但不能沒有正直的骨氣,不能沒有浩然正氣。

  10.如何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呢?

  答:一個有正義感的人應該做到;如果非正義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夠採用正當方式,分歧抗爭;如果看到非正義的事情發生在他人身上,能夠見義勇為、匡扶正義,既是對受害者給予聲援和救助。當然,我們是未成年人,既要有見義勇為的精神,又要做到見義巧為,要儘量在不傷害自己的前提下維護正義。

  總之,做有正義感的人,不僅要求我們明辨什麼是正義行為,什麼是非正義行為,更要我們去感悟,以昇華道德境界;去踐行,以伸張正義。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會為自身、為他人的正義去努力,更會為集體的正義去奔走,為國家的正義而奮鬥。

  ▲11.思考:我們應該怎樣自覺維護正義?

  答:***1***遵守社會規則和程式

  ①我們要養成自覺遵守各項社會制度和規則的習慣,以實際行動維護正義。

  ②面對非正義的行為,我們不應採取消極的態度,這樣會助長非正義行為的擴散,最終損害的將不僅是某個人的利益。我們應積極的與非正義行為作鬥爭,以維護正義。

  ***2***做有正義感的人。一個有正義感的人應該做到;如果非正義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夠採用正當方式,分歧抗爭;如果看到非正義的事情發生在他人身上,能夠見義勇為、匡扶正義,既是對受害者給予聲援和救助。當然,我們是未成年人,既要有見義勇為的精神,又要做到見義巧為,要儘量在不傷害自己的前提下維護正義。

  總之,做有正義感的人,不僅要求我們明辨什麼是正義行為,什麼是非正義行為,更要我們去感悟,以昇華道德境界;去踐行,以伸張正義。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會為自身、為他人的正義去努力,更會為集體的正義去奔走,為國家的正義而奮鬥。

  ***三***

  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

  1.人身權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公民的人身權利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

  2.有些超市保安懷疑顧客偷東西而將其帶至辦公室搜身,這種做法合法麼?

  答:這種做法是違法行為,因為這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權。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公民的人身和意志應完全由自己支配,人身自由權是公民參加各種活動,充分享受其他各種權利的基本保障。沒有人身自由,其他的自由也難以享受。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類似非法搜身、非法禁閉、非法拘禁等限制或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行為,都為法律所禁止。

  3.為什麼要保護我們的生命健康權呢?

  答:我國法律規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不容他人侵犯。生命健康權是公民參加一切社會活動、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生命一旦喪失,任何權利都失去了意義。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利。

  4.法律為什麼對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給予特殊的保護?

  答: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由於年幼、能力欠缺和經驗不足,生命健康較容易受到侵害。保護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所以,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社會的呵護,離不開法律的特殊保護。

  5.法律禁止使用童工,對於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有什麼意義?

  答:法律禁止使用童工有利於保護未成年人的 生命健康;有利於保護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促進義務教育的實施;有利於未成年人素質的提升,為祖國未來的社會主義事業的興旺發達作貢獻。

  6.我國法律如何對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給予了特殊的保護?

  答:“我國法律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禁止用工單位非法招用未滿16週歲的未成年人,禁止安排未成年人***已滿16週歲未滿18週歲的勞動者***從事礦山井下、有毒有害、勞動強度大的勞動,非法使用童工是嚴重摧殘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並且殃及民族興旺大業的違法行為,法律嚴懲這種行為。

  7.我們應如何積極行使生命健康權?

  答:我們要珍愛生命,維護健康,積極鍛鍊身體,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擁有強健的體魄和煥發向上的精神,在患病的時候要及時醫治,以恢復健康,增強體質;當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時,我們要依法自衛和請求法律保護。

  8.當我們的生命健康權受到非法侵害時,你應該怎麼做呢?

  答:我們應該請求國家保護,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使侵害者受到法律制裁。我國憲法、刑法、民法通則和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都對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加以保護。

  9.辨析:關注自身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個人的權利,輕生或自殘與他人,社會無關。

  答:人人都要關注自身的安全和健康,但認為輕生或自殘與他人、社會無關是不正確的。因為:

  ***1***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處於安全的環境,免受他人侵害。這不僅是每個公民的權利也是我們對自己的關愛和責任,人具有社會性,生命一旦誕生就具有社會責任。

  ***2***一個人如果因為困難、挫折、失意而自殺,必然會給親朋好友帶來無盡的哀傷、較大的精神和財產損失,還可能引起老人無人贍養、幼者無人撫育等一系列社會問題。

  ***3***若公民損害自己的身體,必然造成更大的社會負擔。因此,輕生或自殘等行為都與社會道義相悖,與法不合。

  10.假如我們為了為民除害或大義滅親將品質極其惡劣的人打傷甚至打死,是否違法呢?

  答:違法。我們在享有生命健康權的同時,負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權的道德義務和法定義務。任何人不得非法剝奪他人生命,即使是大義滅親也不允許,因為這是侵害生命權的行為;任何人不得故意或過失造成他人受傷、生病,因為這是侵害健康權的行為。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權,既損害了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也損害了自己,行為人要依法受到相應的制裁。

  11.關於校園暴力的問題。

  ***1***校園暴力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答:人文教化的缺失和暴力文化的泛濫等。

  ***2***校園暴力有什麼危害呢?

  答:校園暴力不僅給受害者的身體帶來傷害,更嚴重的是危害受害者的心理健康。同時,也會使施害者受到法律的嚴懲。

  ***3***如何遠離校園暴力呢?

  答:①國家應加強法制建設,整治校園周邊環境,加大對暴力文化的監管、整治力度,使未成年人遠離暴力文化的侵蝕。

  ②學校應積極開法制教育課,引導學生冷靜,合理的解決同學間的矛盾。

  ③家長應積極配合學校教育工作,教育引導學生遠離暴力文化,以合理方式解決矛盾、衝突。

  ④未成年人自身應從小樹立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懂得每個人都享有生命健康權,同時也負有不侵害他人生命的道德義務和法律義務;要培養關愛的情感和寬容的態度,要關愛生命,關愛他人的生命與健康,遠離暴力,做一個既遵守法律又樂於助人的人。

  12.關於校園安全問題。

  ***1***你身邊有哪些安全隱患或危害學生的現象?

  答:校外小商販氾濫,食品安全和交通安全令人擔憂,學校的安全設施不夠完善;學生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知識缺乏;校外勒索、校園暴力;等等。

  ***2***你認為怎樣才能有效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答:①國家加強法制建設,為校園安全提供條件和保障。②社會確保學校各類設施的質量,整治校園周邊環境。③學校開設安全教育課,加強與家庭教育的配合,完善安全設施,消除安全隱患。④每個學生應不斷掌握安全自救的知識和方法,提高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並勇於同危害校園的行為作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