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政治上冊知識點粵教版

  善於利用時間的人,永遠找得到充裕的時間學習八年級政治知識。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一***

  愛社會

  1、對比改革開放前後社會衣食住行有何不同?社會日新月異的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答:改革開放前是物資匱乏的年代,日用品稀缺,衣食住行簡陋,文化生活單調,經濟發展遲緩,改革開放後物質生活豐富,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文化生活豐富。這些取得的主要原因是堅持了改革開放和全國人民的努力奮鬥

  2、我國恩格爾係數快速下降說明什麼?

  答:我國恩格爾係數快速下降說明我國人民除了食品消費支出外有了更多的錢用於其它方面的消費,說明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在快速提高。

  3、我國社會存在哪些社會問題?

  答:1***主要是人口負擔沉重,人口增多導致資源短缺,消耗巨大,人均佔有資源越來越少,及由此引發的環境惡化、就業壓力及貧富差距、腐敗犯罪、社會風氣下降等***

  4、這些問題給我們的經濟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何影響?

  答:直接影響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怎麼辦?

  答: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要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節約和合理開發利用資源,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6、我國人口、資源和環境的特點怎樣?

  答:1***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低,13億人口有9億農民。

  2***我國資源總量大,種類多,是資源大國,但人均佔有量少,又是資源小國。

  3***我國環境汙染和環境破壞嚴重 。

  7、什麼是憂患意識?

  答:憂患意識是指一個人內心關注超越自身的利害、榮辱、成敗,而將社會、國家、人民的前途命運縈繫於心,對社會、國家、人民可能遭遇的困境和危難抱有警惕,並由此激發奮鬥圖強,戰勝困境的決心和勇氣。

  8、為什麼要培養憂患意識?怎麼培養憂患意識?

  答:憂患意識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精神傳統之一,它代表著一種高尚的人格特徵,可以樹立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培養憂患意識要做好準備,積累知識,鍛鍊能力,為社會貢獻自已的力量。

  9、為什麼我們要關注社會問題,服務社會,關愛社會,有所作為?

  答:1***因為這些問題直接影響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培養我們憂患意識,做好準備,積累知識,鍛鍊能力,為社會貢獻。

  3***培養回報社會意識和養成親社會行為習慣,鍛鍊社會實踐能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4***積級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為社會公眾服務,是我們回報社會的重要途徑,

  5***積極參與公益,樹立服務社會的精神是現代公民必不可少的素質。

  10、社群服務活動有何目的和意義?

  答:培養回報社會意識和養成親社會行為習慣,鍛鍊社會實踐能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11、舉例說明什麼是親社會行為?怎樣養成親社會行為習慣?

  答:1***:在公交車上能主動讓座,獻愛心活動中能主動捐款,積極參與,同學請教作業題,能認真虛心地幫助講解,有班級榮譽感等,親社會行為就是在人們在交往中表現出來的那些有利於社會和他人的行為。

  2***遭遇挫折和不幸的人能去同情和關心,對困境和危難的人能伸出援助的手,在共同的事業中能與別人合作,面對利益能與別人分享。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經常這樣做,就意味著養成了親社會行為習慣,也就是使有利於社會和他人成為我們為人處世的基本方式。

  ***二***

  情繫祖國

  1、為什麼要情繫祖國?

  答:祖國興衰牽動著兒女的情感,祖國是兒女的依託,祖國貧弱,人民苦難,祖國初步繁榮富強,人民就會安居樂業,祖國與個人的命運緊相連。

  2、民族文化的地位和價值是怎樣的?

  答:五千年文化是中華兒女的財富,造就了我們的民族靈魂,養育了一代中華兒女和中華少年。

  3、如何對待民族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

  答:傳承本民族的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要珍惜優秀文化傳統,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首先 要使自已成為一個有民族文化素養的人,用多種方式瞭解和體悟民族文化的精粹。其次 要對傳統文化進行揚棄,取其精華,棄之糟粕。再次 弘揚民族精神是我們年輕一代的使命。

  4、怎樣使自已成為有民族文化素養的人?

  答:1***課堂學習2***課外閱讀,藝術欣賞,社會調查3***研讀典籍,4***與傳統文化和古蹟民俗接觸。

  5、什麼是傳統文化的糟粕?

  答:等級秩序、無條件服從祖先舊制、保持現狀、男尊女卑、消極忍耐等舊文化舊道德是我們今天要拋棄的糟粕。

  6、中華民族形成了怎樣的偉大民族精神?

  答:形成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7、列舉體現中華民族精神的名言警句

  答: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8、青少年怎樣弘揚民族精神?

  答:傳承中華美德,樹立崇高理想與志向,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立志成才, 勤奮學習,勇於實踐,艱苦奮鬥,無私奉獻,培養創新精神和能力

  9、怎麼培養愛國情操?

  答:認真學習中國歷史,瞭解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樹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關注國家大事,認真參加升旗禮,熱愛家鄉,同分裂祖國統一的行為作鬥爭。

  4.3放眼世界

  1、世界文化有些什麼特點?

  答:1***世界各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的財富。

  2***世界文化具有多樣性和複雜性,同時彼此又息息相通。

  3***不同文化有相同的合理核心,即真誠、善良、友愛、和平,這是人類文明的共同價值。

  2、如何正確對待其它國家和民族文化差異?

  答:***1***平等交流,相互包容是彼此溝通的橋樑

  ***2***面對不同國家和民族,應採取理解寬容、平等尊重、客觀的態度,學會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友好交往的藝術:①尊重別人的習俗和信仰,②包容別人與我們的差異,③欣賞別人的特點和長處,④表現出友好熱情,不卑不亢,自尊自信的態度。

  3、當今國際社會的局勢是怎樣的?

  當今國際社會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但一些地方還有矛盾、對抗、衝突和戰爭。

  4、發生區域性衝突戰爭的根源是什麼?

  答:國家利益的爭奪,民族文化的差異,不同信仰和意識形態的隔閡,成為各種矛盾衝突的根源。

  5、為什麼要反對暴力?

  答:強權只會加劇對抗和衝突,暴力只會製造新的對抗和痛苦。戰爭只能帶來生命、財富、文明的毀滅,給人民造成無窮災難。

  6、克服戰爭災難,各國人民應怎麼辦?

  答:只有通過真誠的溝通,理解寬容,平等協商才能消除和化解矛盾,惟有和平共處,人類才有共存共享的明天。

  7、影響國際社會發展,人類共同面臨的困擾因素有哪些?

  答:人口壓力、環境汙染、資源枯竭、安全威脅、發展失衡。

  8、青少年要對和平發展做些什麼?

  答:樹立全球意識,珍惜和平環境,反對分裂與戰爭,努力學習,掌握本領,為人類做貢獻。

  ***三***

  自我負責

  ***1***:如何正確理解責任感的含義

  答:做人應對自已的行為負責。有責任感的人是品質良好的人,有責任感意味著能自我認識,自我肯定,自我調節,自我引導。有責任感的人,對行為與後果的一致性有清醒的認識,勇於承擔應負的責任,不推諉,不逃避,能夠自省自律,制止自已做錯事

  ***2***:結合中途綴學,頂撞父母,濫砍濫伐等社會現象,談談我們有哪些責任?

  答:①我們應該對自已負責,完成學習任務,是我們的重要責任,掌握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

  ②對他人負責,要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團結同學,與朋友友愛相處

  ③對集體負責,成為集體中一個有用的成員,為集體添光加彩

  ④對社會負責,關愛社會、關愛他人。

  中途綴學是對自已不負責任的表現。與父母頂撞是不對他人負責任的行為。濫砍濫伐破壞自然和環境,是對社會的不負責任。

  ***4***:如何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答:①要樹立負責任的人生態度 ②學會分析事物的因果關係 ③養成先思考後行動的習慣 ④對因自已的錯誤過失造成的不良後果要勇敢承擔責任,接受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5***:舉兩個有責任感的名人事例

  答:1***鍾南山在非典期間,戰鬥在抗擊非典的最前線 2***魯迅三改志願為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