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減肥為什麼很難堅持下去

  先要捋一下這一問的思路:“跑步減肥堅持不了”,原因可能有跑步累、跑步的感受不好、不喜歡跑步、沒時間、其他身體原因等,所以想採用其他運動方式來減肥,而且希望能比跑步更有效。

  首先,可以說沒有一項運動可以讓人很容易堅持。只要是運動,多少都會讓人在運動過程中感受到氣喘、累、出汗、酸、漲、痛等身體感受,這些感受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通過這樣一個過程,日積月累,身體素質得到提高,減肥的效果當然也包括在內。如果說因為跑步過程的這些身體反應讓人無法堅持下去,那麼再找到其他一項什麼運動要達到減肥的效果,又沒有這些反應,可能性幾乎為零。而且許多運動專案造成的身體反應可能要比跑步更為強烈。“舒服的”運動,可以說是不存在的。

  如果是其他原因造成不能堅持跑步,那就和運動本身沒什麼關係,需要自行想辦法調節了,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之內。

  其次,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運動減肥方式,要比尋找更有效的運動來得更實際一些。因為運動減肥是否有效,並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這和每個人自身的情況緊密相關。比如,從絕對運動減脂效果的角度來看,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顯然要比單純的跑步減肥效果好,但HIIT卻對訓練者的心肺功能有更高的要求,沒有運動經驗和體能積累的新手顯然不太適合。所以,減肥者特別是新手,最好的辦法是找到一兩項適合自己現階段身體狀況的運動,循序漸進的進行訓練。當然,確實不用一定要跑步減肥,只要是合適自己的有氧運動都是可以的,比如瑜伽、變速跑、爬樓、有氧操、划船機、動感單車、戶外騎行、普拉提、跳繩等。

  第三,堅持才是減肥的第一技術。新手運動減肥的最大誤區就是希望能找到一個妙招,比如只進行某項運動,或只吃某種食物,就能最快達到減肥目標。這是不存在的!運動減肥的第一技術就是“堅持”,有了長期的堅持,再結合科學的運動安排、良好的飲食控制,才能達成瘦身的目標!

  要知道減肥失敗的基本原因就是堅持不了,不是哪個運動的問題。如果單純想改個運動方式的,可以跳繩,騎車,開合跳這些都是可以減脂的。

  如果碰到下雨天,可以選擇爬樓梯,聽音樂或者廣播,十幾層的樓梯爬十幾趟***自己選擇幾趟,下去可乘電梯***跑步需要毅力,耐受得了孤獨,如果為自己找理由,就沒法持續。

  跑步有哪些技巧

  跑之前:

  喝杯水。在開始跑步的時候,先喝上一杯水,可以補充一下身體在跑步過程中散發的水分,還可以吃1根香蕉,在跑步之後,增加腸胃蠕動,緩解出現的便祕現象。跑步減肥之前,補充水分很有必要,這樣能防止在跑步過程中出現的脫水現象;

  適當的準備活動。人體各內臟器官及四肢從相對靜止狀態到較緊張活動需要有個適應過程,因此,人在進行跑步前同樣要作適當的準備活動,使機體生理機能能夠在動的情況下協調地工作。如果跑前不做準備活動,長跑時往往會發生關節韌帶、肌腱扭傷。特別是一起身就進行緊張的跑步,更易發生;

  穿輕便一些的跑鞋,最好不要穿籃球鞋或板鞋,並不是所有的運動鞋都適合用於跑步,而且最好不要穿新鞋,最合適的是穿過一段時間,合腳但是不是很破舊的跑鞋***長跑和短跑不同,要用腳後跟先著地,所以長跑不能穿釘鞋***;

  跑步中:

  在跑步的時候要注意眼睛要直視前方不要老是左搖右擺的晃頭,盯著前面的事物給自己動力:我要跑到那裡,我要去到哪裡。左顧右盼不僅會影響效率,還會讓你的心情變得更加糟糕,越跑越失去動力,所以想要跑步減肥的人記住;

  跑累的時候偶爾可以休息一會,不要休息太久,也不要停下來,要慢走等到休息足夠了繼續跑,就一直迴圈著跑步到走路再到跑步這樣的規則。而且跑步的時候速度要勻速,不要猛衝猛跑,前面用盡力氣之後就沒力了。所以跑步的速度要控制好;

  如果真的堅持不下去的話,要多給自己鼓勵打氣,不要說一些“我累了”或者“我持不下去了”這些話,要多鼓勵自己“你還行,我還可以堅持”,一直這樣激勵著自己也是一種很好的解壓和促進方式;

  在跑步過程中擺臂,可以保持身體的平衡性和協調性,使身體更自然的擺動,更符合人體運動的韻律。注意,擺臂時要前不漏手,後不漏肘,自然的隨著腳步而擺動。

  保持抬頭挺胸,有助於改善人體的呼吸迴圈系統以及建立正常的記住狀態。因為在跑步過程中,人體在不斷的消耗能量,容易出現疲勞狀況,這時如果能用意志挺起脊樑,那麼對改善駝背狀況很有幫助。

  很多人跑步都是全腳掌著地,落地時的聲音也比較大。而正確的動作是,跑步騰空腳落地時要腳跟先著地,然後再過渡到全腳掌,這是對腳踝、膝蓋的一種保護,防止骨膜炎的發生。

  跑步時的呼吸是深遠而悠長的,一般採用鼻吸嘴呼,體力下降較為嚴重是可以採用嘴吸嘴呼方式。

  跑步後:

  不蹲坐休息。健身運動後若立即蹲坐下來休息,會阻礙下肢血液迴流,影響血液迴圈,加深機體疲勞。該情況多見於那些運動量比較大的活動,如長跑。正確的做法是在每次運動結束後,多做一些放鬆、整理活動,如慢行,舒腿等;

  不在大汗淋漓時洗冷水浴***或游泳***。運動後大汗淋漓時,體表毛細血管擴張,體內熱量大量散發。此時若遇冷水則導致毛細血管驟然收縮,易使身體的抵抗力降低,而引起疾病;

  不“省略”整理活動。每次運動後感覺心力俱乏時,應適宜的放鬆,如徒手操、步行、放鬆按摩等,會有助於消除肌肉的疲勞,快速恢復體力;

  不貪吃冷飲。運動時會損失大量熱量,急需補充無可非議。但運動後人體消化系統仍處於抑制狀態,貪吃大量冷飲,極易引起胃腸痙攣、腹瀉、嘔吐、並易誘發胃腸道疾病;

  不立即吃飯。在運動時,全身的血液進行重新分配,使得胃腸道的蠕動減弱、各種消化腺的分泌也大為減少,若在運動後不經休息立即吃飯,就容易引起人體消化系統的紊亂和功能性失調,易得病;

  不吸菸。運動時人的呼吸加速,機體要保證足夠的氧氣攝入量。如果運動後立即吸菸,將會使肺內含氧量減少,出現胸悶、氣喘、呼吸困難、頭昏、乏力等現象;

  不宜馬上洗熱水淋浴。健身運動後,體內大量血液分佈在四肢及體表,若此時馬上洗熱水澡,就會增加體表的血流量,引起心臟、大腦供血不足,有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危險性;

  不宜驟降體溫。如果室外溫度較高,運動後會感到燥熱難耐,倘若此時立即走進空調房間或風口納涼小憩,會打破正常的生理調節機能,使生理功能失調,易得感冒、腹瀉、哮喘、風寒痺痛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