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眼法的操作要求

  眼睛 是人體接受資訊最多的器官,太極拳當然也少不了對眼法的練習,那麼你知道怎樣練習太極拳的眼法麼?下面是小編專門為您整理好的:。

  

  各家拳法,均以眼神為尊,發令者在腦,傳令者在眼神,精巧處全憑眼法。我之意能人彼骨裡,全憑於眼力之能“敵情預曉”,所謂“一眼看透”。古時拳家還重視“先以眼法懾服對方”;引勁發勁之變化,意在領先,目光亦隨之變換,身手步隨目光之動向而轉換。將欲往上打,必先寓往下之意,目光也須先微往下視而後往前、往上直射,則發勁動向正確而意遠勁長。控制對方勁路以何手為主,則目光須視其處。目光決不可與動向有偏差。

  放得人出,目光仍須前注,始有“一克如始戰”“勁斷意不斷”“神氣不令割斷”“放勁如入木三分”之作用。眼神則須兼顧周身上下,故目光宜有專注,而眼神決不可呆視,必須如捕鼠之貓的眼神。若以為太極拳精巧處在觸覺靈敏,而不重視眼法之運用,甚至偏頭傍視,專在手上聽勁,就是誤解。須知,視覺、聽覺和觸覺是有機協調一致的,不能背離。


  延伸閱讀:

  太極拳的眼神運用

  太極拳的眼神運用,主要有隨視法和注視法兩種。

  隨視法,是指目視方向,隨手的運動而變化。也就是說,眼神要追隨動作中的主要手和運動方向做相應的配合,無論過目暫見、前觀後看、左顧右盼的眼法都應隨動作的變化。注重“眼隨手轉,手眼相隨”的協調配合。以24式太極拳為例:如“左摟膝拗步”,當向右轉身側舉臂時,眼應隨手而動,而到左手摟、右手推時,眼神應比右手走得略快些,眼領著手走,最後定點時略帶挑眉,這樣便顯得有神采。其次,眼隨手而行,則腰自轉動,即以腰為軸,以軀幹帶動四肢,並與眼神相互配合。比如:做“雲手”動作時,眼睛雖然注視著右手,不停地隨著腰部轉動,但對於左手的擺動,重心的左右移動,也沒有放鬆不管,只是重點注意的是右手而已,等到左手轉到上邊時,注意力又轉移到左手上去。這樣腰脊轉動,帶動兩臂在空間劃圓,兩掌隨著臂部運動,不斷地內外翻轉,兩腿支撐整個身體左右移動和旋轉,頭部也隨軀幹自然扭轉,同時兩眼不斷注視交換的上手,從而形成上下相隨,節節貫串,處處牽連,密切配合得全身運動。

  隨視法要注意兩點;當手運動到面前或胸前時,眼可隨手,當手運動到比胸還低的位置時,就不要隨視,要隨著腰的轉動,向前平視,否則會出現低頭現象。隨視時還要注意不要過於認真盯住一個目標,這樣會造成頭暈目眩,要做到似看不看或視而不見。太極拳講究綿綿不斷,因而隨視法處處皆用。

  注視法,是指定勢時,眼平視前方或注視兩手。主要用在一個動作或姿勢完成時,眼睛要通過手或直接注視到遠方。比如“手揮琵琶”這個動作,就是通過左手目視遠方,但注視法只是在短暫的瞬間完成的,因為太極拳在結構上的特點是前一個動作結束,恰好是下一個動作的開始,要在似停非停之際,立刻接做下一個動作,保持前後連貫,環環銜接,但這個瞬間確是表達精氣神的極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