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中的美感及其特點介紹

  太極拳是在我國廣為流傳的,適合不同年齡段和人群健身的優秀拳種之一,也是我國全民健身運動的首選推廣運動專案之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太極拳中的美感。歡迎閱讀!

  淺談太極拳中的美感

  1、對稱美

  對稱美是中國傳統美學觀中的重要一種,古代建築、書法、對聯等均體現對稱美、秩序美。太極圖就是一張對稱和諧的結構圖,它是中華傳統智慧的縮影。

  太極拳,就是這一哲理在體育運動中的生動體現。特別是陳式太極拳,以剛柔、開合、輕沉等等一系列對稱、平衡、和諧動作為其內容,以順逆纏絲、動作螺旋為其形式。它不僅有剛有柔,有開有合,有虛有實,有快有慢,而且講求剛中有柔,柔中有剛,開中有合,閤中寓開。

  運用到技擊上則有化有發,有引有進,而且化即是發,引即是進,化打結合,引進結合等,構成此拳的非凡風格。動作都強調陰陽平衡,有上有下,逢上必下;前發後塌,左發右塌,右發左塌;逢左必右,逢右必左;有內有外,內外兼練;身法上要對拉拔長,又要相吸相系,強調對稱勁,勁要八面支撐,處處、時時保持平衡,做到周身一家。

  2、節奏美

  王宗嶽《太極拳論》說:“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技擊精華》中記載:“進取捷若風,失機退宜快。”張志俊講:“快慢相間才是太極拳。”馬虹先生也多次講到“練習太極拳要快慢相間,快而不亂,慢而不滯”。太極拳練快了,不能丟掉動作少了細節;練慢了不能顯得呆滯。

  在太極拳技擊中“進攻時速度快”是指通過充分準備,最後以最快速動作達到進攻***或防守***目的。進攻***或防守***的決定性動作都要快,這個快不是盲目的快,而是有條件有目的有控制的快通過攻防節奏變化調動對手,尋找有效時機,以快制勝。

  戚紀光在《紀效新書》說:“俗雲拳打不知,是迅雷不及掩耳,所謂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有十下。”“拳打不知,一快打三慢”“迅雷不及掩耳”等拳諺是對技擊動作速度要快的重要描述。

  正如《孫子兵法》中所云:“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進攻時要兵貴神速,乘對手措手不及,不動如山,動如雷霆。

  但是在技擊中速度快慢是相對的,相對於不同水平的對手、不同的攻防動作、不同的攻防時機、動作的運使速度也是千變萬化的。快慢相見的節奏感是太極拳的獨到特色之一,更是其位列內家拳之首的重要原因。

  3、開合美

  陳鑫說:“學太極拳,學陰陽開合而已。”“太極拳之道,開合二字盡之。”一般講,所謂開,是指肢體和內勁向外伸展放大;所謂合,是指肢體和內勁向內收斂縮小。具體講,不僅整體要有開合,一臂一腿也有開合,一手一足也各有開合。

  研究太極拳各種形式的運動,有時著眼於肢體的屈伸,有時著眼於內勁***內氣***的收放,有時著眼於纏絲勁的順逆,有時著眼於整體,有時著眼於某一區域性。

  “逢開必合,逢合必開”“開中寓合,閤中寓開”處處總有一處開合,開時氣勢飽滿,合時精神內斂,渾然一體。太極拳講求“內三合,外三合”。“內三合”,即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勁合;外三合指的是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由呼吸帶動丹田內轉配合外形動作,內外統一才能體現出整勁,使力形成完美的傳遞。內外開合變化練就“形斷意不斷,意斷神不斷”。

  太極拳的特點

  ***一*** 輕鬆柔和

  太極拳的架式比較平穩舒展,動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體的生理習慣,沒有忽起忽落的明顯變化和激烈的跳躍動作。

  所以,練習一兩遍太極拳以後,會感到身上微微出汗,但不會出現氣喘等現象,給人以輕鬆愉快的感覺。由於太極拳具有這個特點,所以,不同年齡、性別和體質的人都可從事太極拳練習。

  ***二*** 連貫均勻

  整套太極拳的動作,從“起勢”到“收勢”,不論動作的虛實變化和姿勢的過渡轉換,都是緊密銜接、前後連貫,看不出有什麼明顯停頓的地方。整套動作演練起來,速度均勻,前後連貫,好像行雲流水,連綿不斷。

  ***三*** 圓活自然

  ***四*** 協調完整

  太極拳不論是整個套路,還是單個動作的姿勢,都要求上下相隨,內***意念、呼吸***外***軀幹、四肢動作***一體,身體各部分之間要密切配合。

  在練習過程中,要以腰為軸,上肢和下肢動作都由軀幹來帶動,並且互相呼應,切忌上下脫節或此動彼不動、呆滯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