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楊氏太極拳的好處

  楊氏太極拳之所以名譽天下,就是實戰打出來的。楊式太極拳集導引養、呼吸吐納、拳技於一體,收健身養性之同效,流傳數百年而不衰,有著廣泛群眾基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研究機構研究證明楊式太極拳好處多多

  1.練習楊式太極拳,可以增強腰部肌肉的功能,使腰椎得以保護,同時還可以改善腰骶神經功能。經常練習太極拳,可預防腎虛,起到祛病健身的作用。與此同時,泌尿系統的功能也能得到提高,對於抗衰老、保健養生都是十分有益的。

  練楊式太極拳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功能,癌症患者練楊式太極拳可以緩解疼痛,幫助身體產生新細胞,減少化療的傷害。

  2.一項臨床研究顯示,太極拳的慢動作在顯著降低血壓方面與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具有同等效果。練習太極拳還可以改善健身者的心肺血管功能,甚至包括做過冠狀動脈迂迴手術的病人。

  3.練習太極拳還可避免過氧化脂質水平增高,可使血液非酶抗氧化能力顯著提高,對改善老年人的血脂代謝、提高機體供氧能力、延緩衰老有著積極的作用。

  4.練太極拳可以減輕的抑鬱症,還能改善心態,減輕精神壓力,治療神經衰弱。

  5.女性朋友練太極拳能調養血氣,暢通經脈。

  6.提高心肺功能,降低血壓,汗流浹背而不氣喘,適合心臟病、高血壓練習。

  7.緩解風溼關節炎,關節疼痛、減輕疲勞、強健筋骨、提高人體伸展和平衡能力等。

  8.治療腸胃病,消化不良,堅持練太極拳對糖尿病的治療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9.太極拳對治療心血管疾病,增強心肺功能,緩解頸、肩、背疼痛有顯著療效。

  10.美國醫學界頻頻發表有關太極拳研究的結果,證實練習有關醫學專家評論,打太極拳每小時能消耗許多熱量,是一種不流汗的減肥運動,對“談肥色變”的當今世人,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11.太極拳強調身心合一,長期打太極拳可緩解憂鬱、緊張情緒,具有鎮定作用,無疑給當今世界上處於快節奏、高壓力狀態下的人們帶來了一線曙光。

  癌症患者宜多練楊式太極拳

  對體力要求不高

  太極拳動作柔和,鍛鍊後患者勞而不累,不僅利於肢體關節保健,還對胃腸道、肌肉神經以及大腦有保健作用,長期打太極拳可提高癌症患者機體免疫力,降低癌症復發危險。

  提高免疫力

  癌症患者的康復,一是需要良好的體質,二是有良好的心態,而打太極拳不僅鍛鍊了身體,還陶冶了性情,使身心得到極大放鬆,強化了自身免疫力,進而阻止和延緩病程進展。

  幫助恢復

  太極拳對癌症患者的術後恢復能夠起到一個緩解的作用,但是剛開始學習的時候時間不能太長,以免勞累過度。

  所以應該避免激烈的體育鍛煉,選擇柔和輕靈的太極拳鍛鍊是癌症患者康復期首選的好方法之一,因為它是一種文雅、柔和、輕靈而不用大力、內外結合的運動。

  通過太極拳這種有意識地“意動身隨”、“意到勁到”、“以意導氣”的意識體操,慢慢調整人體的生理功能,從而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以達到強身康復的目的。

  太極拳,根據陰陽、臟腑、經絡、氣血學說創造的鍛鍊方法和動作要領,歸納起來就是一句話:“意氣為君骨肉臣”;三調整,調心、調氣、調身;九要領,靜、聚、貫、順、沉、暢、鬆、正、整。

  在練習時要做到心神安靜,內外放鬆,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神形合一,意氣相依。還要長期鍛鍊,持之以恆,從而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練楊式太極拳破壞癌細胞滋生環境

  1、練太極拳能在大腦皮質形成一個特殊興奮灶

  練習太極拳講究鬆靜自然,可以讓人集中精力,思想關注,排除思想雜念,使大腦進入放空的境界。

  這種意識和身體鍛鍊相結合的方法,都是在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提高的情況下完成的,它使大腦皮質功能區形成一個特殊興奮灶***即興奮集中在很小的一定區域***,而其他區域則處於抑制狀態。

  這樣就使大腦得到充分休息,可以打破疾病的病理興奮灶,修復和改善高階神經中樞的功能,起到健腦強身作用。

  2、練太極拳,對植物神經系統產生良性影響

  練太極拳時呼吸較深,可對植物神經系統的機能發生影響,從而可使植物神經系統活動紊亂得到調整和改善。

  3、練太極拳還有利於提高人體動作的平衡性與協調性

  太極拳動作的協調性和平衡性要求較高,這對神經系統是一種鍛鍊,有利於平衡和協調動作的發展。 當然,練太極拳,對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都有積極影響。

  如能合理選擇、食用好的食品,則效果更好,對人們的健康是大有裨益的。太極拳的運動,雖不是一副藥到病除的“藥方”,但若持之以恆地堅持,恰恰是能有效解決或緩解某些症狀的“妙方”,對人類的生存、生活都有積極的意義。

  癌症患者練楊式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1.速度要均勻

  初學太極拳時宜慢不宜快,從慢上練功夫,打基礎,先把動作學會,把要領掌握好。熟練以後,不論速度稍快或稍慢,都要從頭到尾保持均勻。

  打一套“簡化太極拳”,正常的速度是4~6分鐘,有的人慢練,可長達8~9分鐘,但也不可太慢。打一套“四十八式太極拳”為8~10分鐘, “八十八式太極拳"需要20分鐘左右。

  太極拳雖然被人們稱作不流汗的減肥運動,但是練習太極拳會消耗很多能量,因此,每次練拳時間不要太長。

  2.架勢不可忽高忽低

  初學時架勢可以高一點,也可低一點,但在“起勢”時就要確定高低程度,以後整套動作,要大體上保持同樣的高度***除“下勢”以外***。

  體弱者最好採用高一點的架勢練習,隨著動作的熟練和體質的增強,再練中型架勢或低一些的架勢。

  3.要適當掌握運動量

  太極拳運動雖然不如體操運動和其他長拳運動劇烈,但是由於它要求在上下肢呈一定的彎曲情況下做慢動作,加之要求全身內外上下高度集中統一,所以,還是有一定運動量的。

  太極拳是一項有氧運動,其能提高身體呼吸功能,促進血液迴圈,幫助修復壞死細胞,長期練習能提高身體免疫力。

  特別是下肢的運動量比較大。因為打這種拳,一方面要求兩腿分清虛實,體重經常由一條腿來負擔,而這條腿又是在膝關節彎曲情況下來支撐體重的。

  另一方面,由一個姿勢轉到另一個姿勢、重心由一腿過渡到另一腿上時要求緩慢,用的時間較長,這就大大增加了下肢的負荷量。

  所以,初學的人練完一兩趟“簡化太極拳”,往往會感到兩腿痠痛,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堅持練下去,這種腿部痠痛現象,就會消失。

  每次鍛鍊的時間長短、趟數多少、運動量大小,應根據工作和學習情況及自己的體質而定。一般健康無病的人,運動量可以略大一些,可以連續打一趟或兩趟。

  老年人和體弱者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適當調節運動量,可以單練一組或幾組;’也可以專練一兩個式子如“攬雀尾”、“雲手"、“起勢”等;也可以架勢稍高一些,如“弓步”的前腿應垂直,膝蓋與腳尖在一條垂直線上,送時,膝關節彎曲度可略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