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練習養生太極拳的好處

  老年人由於身體原因,不適宜做激烈的運動,而太極拳是一種很緩慢的運動。那麼,有哪些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太極拳的好處一、生理效益

  我國的太極拳歷史悠久,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結合了傳統導引、吐納的方法,著重練身、練氣、練意三者之間的緊密調協。自古以來我國居民就有練習太極拳的習慣,以此來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因此專家提醒一些經常體弱多病的人群在平時生活中應該積極的投入到太極拳的練習當中。練習的最佳時間應該是在早上,這個時候不僅空氣非常的好,同時人體也非常適合練習太極拳的狀態,因此這個時候練習能夠事半功倍。

  通過練習太極拳,可有效的鍛鍊我們的肌肉,同時還能夠起到很好的舒筋活絡的功效。除此之外在練習的同時還能夠透過呼吸與動作間的相互配合,從而對內臟起到按摩鍛鍊的功效,以此來增強我們人體的體質提高抗病能力,這些對老年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太極拳的好處二、改進柔韌度

  在不斷的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我們全身的肌肉都能夠得到有效的鍛鍊,長此以往的鍛鍊可有效的增強我們的肌耐力。通常情況下太極拳多以慢速走圓及弧,配以屈腿半蹲式運動,然後在加上重心交替變換,這樣的方式對我們整個人體都能夠起到很好的鍛鍊。而太極拳的執行動作又多以摟、拗、絞轉為主,這樣我們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以提高,長此以往起到改進人體柔韌度的作用。

  打太極拳的時候再配合多方向及大幅度之活動,比如像下勢、蹬腳等式子,不僅可以起到改善肌肉柔韌度的作用,同時還能夠很好的改善各關節的柔韌度。

  太極拳的好處三、提高心肺功能

  平時生活中多練習打太極拳,還可以幫助老年人有效的提高心肺功能,通常情況下老年人的心肺功能都比較差,這就是為什麼老年人經常容易患病的原因。只要在平時生活中多打太極拳,便可幫助老年人快速有效的增強心肺功能。這是由於在練太極拳的時候要保持呼吸自然沉實,並且在練習過程中還可以透過深、長、細、緩、勻的腹式呼吸方法來有效的增強胸腔的容氣量及遞增了吸氧呼碳的次數,從而相對地提高了各器官的獲氧量。

  並且練習太極拳的時候一般時間都比較長,連打四次廿四式太極拳約需時二十多分鐘的時間,因此更加能夠幫助我們訓練及提高心肺功能。尤其是一些本身心肺功能就比較差的老年人,更應該知道打太極的好處,以此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太極拳的好處四、治療消化管道疾病

  在研究中發現,經常聯絡太極拳還可以幫助我們有效的治療各種消化道疾病,這是由於在練習的時候我們人體的各關節、肌肉、骨骼都會相互牽引、絞纏、擠壓和舒張,而我們人體內的內臟又因腹式呼吸***腹實胸實***而產生自我按摩的作用。同時鍛鍊的時候橫膈膜的上下升降幅度增大,對腸的蠕動有正面的刺激作用,從而起到治療以及提高消化功能的作用。

  老年人練太極拳時應注意的事項

  1、動作姿勢要正確

  太極拳動作姿勢的基本要求是虛靈頂勁、含胸拔背、鬆腰斂臀、沉肩墜肘、舒指坐腕、尾閻中正。如果動作姿勢不正確,勢必影響力量的協調發揮,使不該用力的肌群也在持續緊張,造成區域性肌肉勞損和關節的負荷過重,如屈膝下蹲動作深度過大,就會造成膝部勞損。

  2、技術動作要規範

  規範的太極拳技術要求氣沉丹田、圓襠活髖、內鼓外安、運動如抽絲、邁步如貓行,各種基本技術動作要做到起點準確,執行路線清楚,止點到位,動作連貫,上下相隨,手眼配合,從而使身法自如。但很多練習者在練習中,上下、左右脫節,如轉體動作,上體轉而下肢不轉,使膝關節扭曲力過大,造成膝關節運動損傷;或者動作不連貫,造成不應有的停頓,使腿部肌肉持續緊張。

  3、動作緩慢謹慎小心

  太極拳以靜御動,雖動猶靜,故架子愈慢愈好。太極拳動作如抽絲,行步如貓行,小心翼翼,步步為營,久而久之,習拳者自會養成謹慎小心的良好習慣,如遇危急也不慌張、急躁。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質與習慣,行路處事也就輕盈自如,不易跌倒。

  4、運動量不宜過大

  多數中老年人練習太極拳的時間大都在40~60分鐘之間,還有25%的人超過60分鐘,其間休息時間過少。這樣的運動量對中老年人的身體來說是不合適的,可考慮壓縮練習時間或延長間隔時間。

  5、虛實相間和諧平衡

  太極拳術以分虛實為第一義,正如人的走路,左腳實則右腳虛,右腳實則左腳虛。一前一後、一虛一實,邁步前進。習拳者久經鍛鍊,更能應付緊急。如:前腳踩於香蕉皮,必然打滑虛空,後腳坐實,就如樹根緊扎大地不為所倒。再有,久練太極拳者拳架特低,根據物理重心低則穩,就更不易摔跌了。

  6、專業人士指導

  在相當一部分老年人在打太極拳時出現了腿部肌肉和關節損傷。因此,練太極拳時最好有專業人士指導,或按運動處方練習,腿部已有損傷的中老年人不宜練習太極拳。

  以上是小編為您總結的內容,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