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和諧社會的散文

  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要求我們必須做到自我和諧、人際和諧、與自然和諧。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實現自我和諧,構築和諧社會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建設“美麗中國”,是全社會每個中華兒女的共同責任。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不僅要做到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統一,還要做到與社會群體的融合與協調;不僅要做到與每個人之間的和睦相處,而且要做到同自己的思想與行為協調統一。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的細胞,沒有我們個人的自我和諧,就不會有社會的和諧。

  俗話說:“和為貴,和氣生財”,說明我國傳統文化非常注重和諧,既強調自然與社會的協調統一,又注重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和”就是和睦,有和衷共濟之意,包括了和諧、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義,蘊含著和諧共處、內和外順等深刻的人生理念。“諧”就是相合,強調順和與協調,力排牴觸與衝突。和諧就是既要做到人與自然環境的共生共長,還要做到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和睦與相容。

  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要求我們必須做到自我和諧、人際和諧、與自然和諧。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自我和諧。構建和諧社會的所有活動都需要通過我們每個人的感知和行為來發揮作用。每個人的自我認識和看法與社會公認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等表現越一致,或者個人基本需要的滿足層次與社會越協調,自我心境也就越趨於和諧。這種自我和諧表現出來的是每個社會成員對自己,包括精神追求、需要層次、思維方式、個性特點和行為方式等,能夠保持一種和諧、和順、追求美好的心靈、崇尚崇高思想的健康狀態。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對實現自我和諧並不放在心上,甚至走向了極端或做得更糟。有的對社會現象不見陽光,只看陰影,對任何事物都心懷不滿,橫挑鼻子豎挑眼,牢騷滿腹,把自己搞得心氣不和、不順。還有的在處理工作與報酬、事業與生活、單位與家庭之間的關係時顯得很茫然,甚至顧此失彼。如果一個人不去以一種平和的心態看待事物,心裡裝滿了這樣那樣的不滿和埋怨,心理或生理就必然會失去平衡。如果這種心態長期得不到調整和改變,個人的發展與進步就會受到影響,甚至會影響到家庭的和睦和與同事的團結。

  自我和諧是一種境界,一種修養,一種情操,一種態度。實現自我和諧的過程,是一個人不斷提高思想覺悟、加強道德修養的過程,就是不斷改造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過程,就是成為“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和“有益於人民的人”的過程。實現自我和諧,就是要正確處理好個人、集體、國家的關係,做到個人利益要服從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想問題,辦事情時要有全域性觀念,要有大局意識;實現自我和諧,就是自覺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努力融入社會,積極為建設和諧社會出力;實現自我和諧,就是要擺正自己的心態,正確看待得與失、奉獻與索取、付出與回報、成功與失敗。不被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所迷惑,不做金錢的奴隸;實現自我和諧,就是要耐得住寂寞,擋得住誘惑,管得住小節,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努力改變自我、實現自我完善;實現自我和諧,就是要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技術水平,勇於擔當,積極奉獻,要有一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精神,努力學習,積極進取,勤奮工作。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夢,需要人人蔘與,個個出力。建設“美麗中國”,需要我們每個人首先必須擁有一顆美麗的心靈。“幸福中國”並不遙遠,只是我們沒有找到一顆自我和諧的心境,只要我們擁有了和諧的心境,我們的幸福無處不在。如果我們每個人,人人都擁有一顆平和的心態,努力從自身做起,實現自我和諧,一個充滿和諧、發展、繁榮、進步、美麗的強大中國就會到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夢就一定會實現!

  :和諧社會

  社會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每個人都是其中一分子。團結、互助、友愛是人生必不可缺的道德品質。只有擁有這種優秀的品質,我們才能團結起來,擔當起建設祖國的重任,社會才能和諧發展。

  記得那是暑假的一天午後,老天無情地下著傾盆大雨,社群後面的下水道不知為何堵塞了,雨水排不出去反而溢了出來,一陣陣的惡臭也隨之四處漂散,聞著令人作嘔。我正做著作業,“嘎吱嘎吱……嘎吱嘎吱……”突然,從後陽臺上傳來了一陣陣奇怪的聲音。

  我來到窗前,隔著窗玻璃只看見一個影子在晃,“該不會是幽靈吧?大白天,哪兒來的幽靈?”我壓了壓驚,顫聲問:“誰呀?” “呵呵,映映啊!連你孟大伯都不認識了?”“噢,孟大伯啊,您在做什麼?天還在下雨呢!”我連忙開啟窗戶。“呵呵,這下水道堵塞了,我來通通……”孟大伯邊忙活著邊轉過頭來憨厚地一笑。“孟大伯,等雨停了再做吧,你有風溼性關節炎,小心淋壞了身體!”“不行啊,你看這水都溢位來了,看這老天還沒要停的意思,唉!再等等,恐怕這臭水讓李奶奶家水漫金山了……”“啊!真的嗎,那太謝謝您了。”想起李奶奶的孩子們都在外地工作,她一個老太太孤家寡人,萬一真的進水了那可慘了。孟大伯擺擺手說:“鄰里之間,應該的嘛!”孟大伯使勁地清除著淤泥,渾身都是水,也分不是汗水還是雨水。

  雨還在下著,孟大伯卻越幹越有勁,還哼起了小調,一會兒拿竹片通通,一會兒用鐵鍬剷剷,忙得不亦樂乎!“嘿,真是個熱心腸!”我望著孟大伯那大汗淋淋的額頭;望著孟大伯那疲憊的身影;望著孟大伯那粘滿了淤泥的雙腳,我的心裡湧起一股說不出的激動,彷彿有什麼在心頭哽著,淚水早已模糊了雙眼。“孟大伯的腳有些瘸,卻顧不得病痛,在雨裡堅持著幫助鄰居,太令人敬佩了!”我下定決心,拿起一瓶礦泉水和一塊毛巾就衝進了雨簾。

  “孟大伯,來喝口水,擦把汗,歇歇再做吧!”我勸著忙碌的孟大伯。“孟叔叔,你休息一下吧,我來接班了……”“是啊,孟叔,讓我們幹吧……”二樓的李叔叔、張叔叔帶工具都趕來幫忙了。“哈哈,這下可好了,有了你們幾個小夥子,這下水道不是小菜一碟,哈哈……”孟大伯抹了一把汗爽朗地笑了。

  遠處的圍牆上,“社群是我家,和諧靠大家”幾個紅色大字經過暴雨的沖刷,顯得格外鮮豔,格外耀眼,看著眼前忙碌的孟大伯他們,我一下子恍然大悟了:社群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家園的和諧不就需要我們共同創造嗎?家園的文明不就需要我們共同鑄就嗎?由每一個小家影響到整個社會乃至世界,都是需要靠每個人的努力來完成的。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從力所能及的事做起。想和諧、建和諧、促和諧,為社會的和諧發展出一份力!

  :和諧社會

  關係民生大事記,黨的政策真英明。搞建設、謀發展,這裡有片新天地。擴內需、保增長,科學決策的確好。大家都來唱和諧,共同富裕奔小康。廉租惠民棚戶改,民眾齊聲誇黨好。遊牧定居危房除,社會都有新面貌。專款專用莫忘了,誰都不要亂動手。鐵路公路都暢通,機場改造少不了。專案招標有方案,要按制度來辦事。打招呼、玩暗箱,這樣手段莫玩了。高速公路都聯網,直通直達不需等。汙水垃圾有去處,流域汙染得防治。防護林和天然林,保護措施就是好。節能減排做的好,持續發展得長久。干係百年千年計,這樣可以促發展。飲水工程都上馬,南水北調功效顯。農村公路質量好,處處得見運輸忙。農村電網有發展,灌區節水也跟上。災後重建不後拖,到處都有新民居。醫療衛生非小事,現在排前得重視。文化教育是大事,國家發展後勁足。自主創新是要事,結構調整換新顏。如要計劃早實現,執行力度小不了。督察檢查和審計,行政監察不可少。政令暢通是必須,廉潔工程處處有。我們大家齊努力,十二五、早實現。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