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鑑別豆腐質量

  豆腐是一種以黃豆為主要原料的食物,起源於中國,在越南、日本和朝鮮半島也很普遍。豆腐是我國煉丹家、淮南王劉安發明的綠色健康食品。時至今日,已有二千一百多年的歷史,深受我國人民、周邊各國、及世界人民的喜愛。

  市面上豆腐各種各樣,?

  眼睛觀察法:  
        南豆腐俗稱水豆腐,內無水紋、無雜質、晶白細嫩的為優質;內有水紋、有氣泡、有細微顆粒、顏色微黃的為劣質豆腐。

  北豆腐俗稱老豆腐,蛋白質含量比水豆腐高***一斤黃豆做兩斤多老豆腐,能做4斤左右水豆腐***,老豆腐中有氣泡,氣泡是由於老豆腐裡面的水和蛋白質分離開而流了出來,這就是為什麼超市一斤老豆腐要2塊錢了,因為沒有水分了嘛***如果沒有氣泡,你就得當心老闆添加了食品新增劑,我不是否定新增劑,但是我們儘量少吃點***,熱豆腐一吹風就會呈微黃色,正常現象,只要看豆腐斷面光滑與否就行,以防參豆渣或其他麵粉之類。四川射洪天仙的老劉豆腐就遠近馳名。正宗滷水豆腐,三十年的品質,絕對不含其它任何新增劑***除了滷水***,我們都應該儘量吃自然食品,當天的豆腐當天吃。

  縫衣針鑑別法
       手握1枚縫衣針,在離豆腐30釐米高處鬆手掉下,能插入的是優質豆腐。

  不宜吃豆腐的幾種情況

  豆腐的營養價值很高,大家都知道。可是,再好的東西也並非人人皆宜,在某些特殊情況下,豆腐是不宜過多食用的。


豆腐

  豆腐及豆腐製品的蛋白質含量比大豆高,而且豆腐蛋白屬完全蛋白,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體需要,營養效價較高。豆腐還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等。中醫理論認為,豆腐味甘性涼,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以治療赤眼、消渴,解硫磺、燒酒毒等。可豆腐雖好,多吃也有弊,過量也會危害健康。

  對腎病綜合徵患者來說,每日蛋白質的攝入量應根據尿中蛋白質丟失的多少來確定,一般以每日1.5―2.0g/kg體重為適度,以優質高蛋白飲食如肉、蛋、奶、魚類為好。

  若患者出現了氮質血癥時,則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每日蛋白質的攝入以能最低限度地維持氮平衡為宜,全日蛋白質的供給量宜限制在50g左右為宜。

  豆腐引起的消化不良。豆腐中含有極為豐富的蛋白質,一次食用過多不僅會阻礙人體對鐵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現腹瀉腹脹的不適症狀。

  豆腐引起的腎功能障礙。在正常情況下,人吃進體內的植物蛋白經過代謝的變化,最後轉變為含氮廢物,大量的食用豆腐,攝入過多的植物性蛋白,勢必會使體內生成的含氮廢物的增多,加重腎臟的負擔,使腎功能進一步衰退,不利於身體健康。

  豆腐儲存技巧

  延長豆腐時間

  豆腐放的時間長了之後很容易變粘,影響口感,只要把豆腐放在鹽水中煮開,放涼後之後連水一起放在保鮮盒裡再放進冰箱,則至少可以存放一個星期不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