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中的部分故事

  《史記》記載了從神農氏到漢朝的興衰成敗和各個朝代的著名人物的故事。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葵丘會盟

  公元前651年,齊桓公與諸侯在葵丘會盟。周襄王派宰孔賞賜給桓公祭祀用的福肉、丹飾的弓箭和諸侯朝服乘用的車輛,而且特許桓公不需要下拜謝恩。桓公本想答應,但管仲不同意。桓公於是下拜接受了賞物。同年秋天,齊桓公再次與諸侯在葵丘會盟,桓公憑藉自己強大的實力,更加驕傲,根本不把諸侯放在眼裡。因此有的諸侯開始有反叛而不前去會盟的。周朝派宰孔參加會盟,晉侯因病遲到,遇到宰孔。宰孔說:“齊桓公現在自高自大,目中無人,你還是別去了。”晉侯因此沒有參加會盟。桓公知道後心裡就對晉國很不滿,於是藉著晉國發生內亂,攻打晉國,並把公子夷吾立為了國君。

  當時周王朝日漸衰微,天下只有齊、楚、秦、晉四國比較強盛。晉國剛剛參加盟會,晉獻公便死去了,國內大亂;而秦穆公因為地處偏僻,不參加中原的會盟;楚成王剛剛將荊蠻之地佔為己有,認為自己是夷狄之邦,與中原各國來往不多。因此,只有齊國能夠召集中原諸侯會盟。再加上齊桓公充分宣揚自己的盛德,因此各國諸侯無不賓服。齊桓公因此越發驕傲,想要行天子才有權進行的封禪泰山之禮,他宣稱說:“寡人南征到召陵,望見了熊耳山;北伐山戎、離枝、孤竹國;西征大夏,見到了遼闊的沙漠;包纏馬蹄,掛牢戰車登上了太行山的險道,直到卑耳山才回來。諸侯沒有人敢違抗寡人。寡人召集兵車盟會三次,乘車盟會六次,九次會合諸侯,一統天下。過去三代的開國天子,與此相比有什麼不同啊!所以我想要封祭泰山,禪祭樑父。”管仲極力勸諫他不要舉行封禪大禮,桓公不聽。管仲於是便說封禪之禮要等遠方各種奇珍異物具備才能舉行,這樣桓公方才作罷。

  :陳完奔齊

  陳完是陳厲公陳他的兒子。完出生的時候,周太史正好路過陳國,陳厲公請他給陳完算一卦,太史占卜後說:“卦辭的意思是:觀看國家的風俗民情,利於做君王的上賓。這是說他可能會繼承陳國君位擁有國家,或者是不在陳國而在其他的國家取得君位。也可能不在他身上應驗,而在他的子孫身上應驗。如果是成為他國的國君,必定是姜姓的國家。事物不可能兩個同時強大,陳國衰落後,它這一支必然會要昌盛起來!”

  陳宣公在位的時候,宣公殺死了太子禦寇。陳完和禦寇關係十分親密,他害怕災禍牽連到自己,就逃奔到了齊國。

  齊桓公想要任陳完為卿,他推辭說:“我這個寄居在外的小臣有幸能夠免除種種負擔,已經是您給我的恩惠了,我怎麼再擔當這麼高的職位呢?”齊桓公見他力辭不就,於是改讓他任管理百工的工正。這次陳完再沒有推託。齊國人懿仲想把女兒嫁給陳完為妻,併為此事進行占卜,結果說:“這叫做鳳凰飛翔,鳴聲和諧。有媯氏的後代,將在姜氏那裡成長。五代之後就要昌盛,和正卿的地位一樣。八代之後,再沒人比她地位高了。”懿仲聽後大喜,他於是把女兒嫁給陳完為妻。

  陳完到齊國之後,把陳氏改為了田氏。他去世後,諡號為敬仲。

  :齊晉爭霸

  公元前5***,齊國征伐魯國、衛國。魯、衛兩國大夫到晉國請兵救援。晉國派郤克率領八百輛戰車,做中軍之將,士燮率領上軍,欒書率領下軍,來救魯、衛,攻打齊國。晉軍與齊軍在靡笄山下交兵。逄醜父做齊頃公的車右武士。頃公鼓舞士氣說:“各位將士,希望你們奮勇殺敵,等擊破晉軍後我們句大吃一頓。”齊軍聽後,士氣倍增,奮力作戰,並且用箭射傷了郤克。郤克疼痛難忍,想退回營壘,他的車伕說:“我從進入戰鬥後,已兩次負傷,我不敢說疼痛,就是因為害怕使士卒恐懼,而您作為,更應該堅持作戰,請您忍痛繼續戰鬥吧。”郤克聽到車伕的話受到鼓舞,信心大增,於是又重新投入戰鬥。戰鬥中,晉軍越戰越勇,齊軍形勢危急,逄醜父怕齊頃公被捉住,就和他交換了位置,頃公成為車右的武士。他們的戰車在作戰中被樹絆住,被晉軍追了上來。晉國的小將韓厥找到齊頃公,拜伏在他的戰車之前,對他說:“我們晉君派我來救援魯、衛。”故意以此嘲笑頃公。逄醜父讓裝成車右武士的頃公下車取水,頃公藉此得以逃脫,跑回到了齊軍陣中。晉國的郤克於是把醜父捉住了,聽說是他把頃公給救跑的,十分生氣,想要殺掉醜父。逄醜父臨危不懼,說:“我是替我們國君而死的,我要是死了,以後為人臣子的就不會有忠於君主的人了。”郤克被他的話感動了,就把他放了,逄醜父因此得以逃回到齊軍中。晉軍追趕齊軍一直到馬陵。齊頃公請求用寶器謝罪,郤克不答應,一定要得到曾經恥笑郤克的蕭桐叔的女兒。還命令齊國把田壠一律改成東西方向。齊人回答說:“蕭桐叔的女兒,那是我們齊國國君的母親。齊君的母親就猶如晉君的母親一樣,您怎麼可以處置她呢?而且您是以正義之師伐齊,卻以暴虐無禮來結束,這怎麼可以呢?”郤克覺得他們的話有道理,就答應了他們請求,只讓齊國歸還了侵佔魯、衛二國的領土,就撤軍回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