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洋務運動的功績

  洋務運動又稱自強運動、同治維新,是清後期至清末時,清廷洋務派官員以“師夷長技以制夷”為發展基礎,在全國展開的工業運動,那麼你有哪些嗎?下面由小編為你提供的洋務運動的功績,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洋務運動提倡的就是學習西方然後用作自己國家的發展之上,同時也是希望用新的力量改變國家的現有狀態,而在一定程度上洋務運動也確實起到了作用,因為這些西方的東西帶過來之後確實對當時的社會造成了衝擊,但是可惜的是這樣的改革不可能動搖封建制度的根本,這樣一來就算有所改變也是一種表面上的,而且也註定了一定會失敗。但不可以否認的是洋務運動的功績還是有的,那麼洋務運動的功績是什麼呢?

  洋務運動的功績主要在於建立了一系列的新工業,這些工業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住了外國經濟在國內的擴張和發展,比如說在當時十分強盛的造船工業,因為這這一行業的技能提升,還促使了美國外輪的失利,不但導致賠了許多錢而且還讓一家商行因此而倒閉,封建的清朝居然在一定程度上挫敗了西方國家,這在當時可算是主要功績了。

  除此之外洋務運動的功績還在於為國家培養了一些出眾的留學生人才,雖然說這次運動沒能改變國家的性質和命運,但是這批人才是十分稀有和重要的,他們在十幾年後回到祖國,正好趕在國家最危急的時刻,將自己的本領和技術發揮出來。

  而且洋務運動的功績還體現在發展之上,這樣的運動雖然沒有使國家人民真正富裕起來,但是這些洋務運動的功績是值得人們記住的。

  瞭解洋務運動失敗的標誌

  眾所周知,洋務運動最終是以失敗告終的,轟轟烈烈開展了30年的運動失敗,對中國的打擊進一步加深,那麼洋務運動失敗的標誌是什麼呢?

  洋務運動失敗的標誌其實是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艦隊的全軍覆沒。那麼為什麼北洋艦隊的全軍覆沒標誌著洋務運動的失敗呢?其實原因非常簡單。洋務運動的目的就是自強和求富,在自強這一方面主要主要是依靠學習西方的器物來完成的,也就說說仿照西方的洋槍洋炮以及軍隊的構建來建立中國人自己的軍隊,其實也就是晚清政府的護衛隊。

  在這樣的軍隊建設中,晚清統治者也建立了自己的水軍,就是以北洋艦隊為核心的三支水師。這三支水師在建立之後的戰爭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是隻有仿照,沒有創新的事物也就註定了它不會長久,儘管北洋、福建等三支水師以及陸上戰隊取得了很多的勝利,但是當真正面對的是不斷升級的西方的堅船利炮時,他們的弊端就開始顯現。北洋艦隊在甲午戰爭中的失敗,使得晚清政府損失慘重,不僅北洋艦隊全軍覆滅,而且政府再一次被迫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

  洋務派對於洋務運動所開展的一系列的的活動都寄予了厚望,希望能夠通過洋務運動來挽救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局面,但是顯然是失敗的。面對真正的堅船利炮,所謂的仿造版脆弱的不堪一擊。在甲午戰中,北洋艦隊面對敵人頑抗的奮戰,奈何武器太過劣質,所以最終全軍覆沒。希望沒了,洋務運動也就失敗了,所以甲午戰爭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一直被人們認為是洋務運動失敗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