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讀書心得筆記

  盡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讀完哈姆雷特的你該如何寫讀書筆記哈姆雷特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讀書筆記哈姆雷特,希望你喜歡。

  讀書筆記哈姆雷特篇一

  1、罪惡的行為總有一天會被發現,雖然地上所有的泥土把它們遮掩。

  2、其實世事並無好壞,全看你們如何去想。

  3、年輕時候最愛偷情,覺得那事很有趣味;規規矩矩學做好人,在我看來毫無意義。誰料如今歲月潛移,老景催人急於星火;兩腿挺直,一命歸西,世上原來不曾有我。

  4、蓋上了一層灰色,偉大的事情在這一種考慮之下,也會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動的意義。

  5、美德不能薰陶我們罪惡的本性。

  6、要是言語來自呼吸,呼吸來自生命,只要我一息猶存,就絕不會讓我的呼吸洩露你對我所說的話。

  7、天地之大,赫瑞修,比你所能夢想到的多出更多。

  8、失財勢的偉人舉目無親,走時運的窮酸仇敵逢迎。

  9、我可閉於桃核內,而仍自認我是個無疆限之君主。

  10、即使被關在果殼之中,我仍自以為是無限宇宙之王。

  11、當悲傷來臨的時候,不是單個來的,而是成群結隊的。

  12、此境乃無人知曉之邦,自古無返者。

  13、送禮的人要是變了心,禮物雖貴,也會失去了價值。

  14、活著的人誰都要死去,從生存的空間踏進了永久的寧靜。

  15、註定在今天,就不會是明天;不是明天,就是今天;逃過了今天,明天還是逃不了,隨時準備著就是了。

  16、勤勞一天,可得一日安眠;勤奮一生,可永遠長眠。

  17、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不僅是肌肉和體格的增強,而且隨著身體的發展,精神和心靈也同時擴大。

  18、世上的事情本來沒有善惡,都是各人的思想把它們分別出來的。

  19、不要向人告貸,也不要借錢給人,因為債款放了出去,往往不但丟了本錢,而且還失去了朋友。

  20、沒有大事情,就不會輕舉妄動,這的確是偉大。但是,當榮譽受到威脅,哪怕是為一根稻草而爭吵,這也是偉大。

  讀書筆記哈姆雷特篇二

  看到《哈姆雷特》這本書的名字,給我的感覺是這本書應該是描述一個人的。我曾也聽過身邊的人提過這一本書,這是一個偉大的悲劇,我是帶著好奇心,去看著一本書。

  起初,我剛開始看的時候,因為人物不熟悉,而且人物也不少,我是有些看得不是很明白其中的關係。後來看著看著,也搞清楚其中的人物關係了。《哈姆雷特》算是我第一本看得劇本,看起來很明瞭,人物之間的對話等等。

  基本上描述的是這樣的故事:哈姆雷特的父親前任國王死了,母親改嫁現任國王,哈姆雷特父親的弟弟,哈姆雷特眼裡,這是不正當的,是***的,罪惡的事情。由於父親的死,給哈姆雷特很大的打擊,以至於後來遇見鬼魂,開始復仇計劃。讓鬼魂用他的身體,而他自己則精神頹唐,為了不讓國王發現異常,就裝瘋賣傻,並告訴自己的好朋友霍拉旭要保密。其中愛上了一位女孩奧菲利亞,並也巧妙地利用這個原因,掩蓋了他的裝瘋賣傻,讓國王認為是因為哈姆雷特父親的死和愛情上的打擊導致哈姆雷特的行為怪異。但是,哈姆雷特最後是真的愛上了這個女孩。因為哈姆雷特很愛戴他的父親,所以在他死後,知道他死是因為國王謀殺的。整日被仇恨圍著,總是想著怎麼復仇。本來哈姆雷特還是有一些懷疑的,後來因為宮裡來了戲班子,哈姆雷特就趁這個機會試探一下國王。吩咐準備的一齣戲是講發生在維也納的一件謀殺公爵的案件。觀察國王面色不自然,裝著身體不適的樣子,離開了。這時,哈姆雷特確定了不是他自己的幻想,而是真的是國王殺死了自己的父親,還和母親結婚!正當哈姆雷特想著怎麼報仇的時候,王后召見他說話,哈姆雷特覺得是個機會,就去盤問王后,國王怕王后偏袒兒子,便讓奧菲利亞的父親躲在暗處。後來在這過程中,哈姆雷特錯手殺死了他。他指出了王后的罪責,也懇求王后對上帝承認過去的罪孽,離開國王。要是王后以真正的母親的樣子來對待他,那他也會以真正的兒子的態度來祈求上蒼保佑她。王后終於感動了,答應照他說的去做。本來國王可以哈姆雷特殺死波洛涅斯這個藉口去殺死哈姆雷特,但是考慮到那些愛戴哈姆雷特的子民們,還有王后的阻撓,便沒有傻死哈姆雷特,就放流放了。從中國王安排人在這途中殺死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也知道其中肯定有鬼,就巧妙地扭轉局勢。但是還是被海盜俘虜了。但是海盜們對他很尊敬,放了他希望他能在朝裡說些好話。哈姆雷特回到王城,知道他心愛的女孩死了,很是傷心。因為看見心愛女孩的哥哥跳墳,悲痛的哈姆雷特忍不住跳了出來,因為哈姆雷特殺死了他的父親,因此痛恨哈姆雷特,狠毒的國王便利用這一點來殺害哈姆雷特。讓雷歐提斯讓他使用一把塗了致命毒藥的開刃尖頭劍來和哈姆雷特比劍。起初,雷歐提斯心存猶豫,認為自己的良心不讓自己這樣做***劍刺哈姆雷特***,前兩回合都讓哈姆雷特勝利,最後一回合以為和哈姆雷特的挑釁,仇恨的心復燃了,就刺傷了哈姆雷特。在這期間,因王后誤喝了國王為哈姆雷特准備的毒飲料,哈姆雷特便知道了這是國王的陰謀。而快死的雷歐提斯,把所有的事情告訴了哈姆雷特的好朋友霍拉旭,後來,雷歐提斯死了,哈姆雷特也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就殺死了國王。奄奄一息的哈姆雷特用最後一口氣要求親眼目睹這場悲劇的好朋友霍拉旭一定要堅強地活下去要他把全部祕密公諸於眾。當霍拉旭含著眼淚答應他一定忠實地這樣做時,哈姆雷特便死了。正在這時,遠征波蘭的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到達宮殿,霍拉旭和其餘人都流著淚祈禱天使保佑王子的靈魂。大家都覺得,要是哈姆雷特沒死的話,他一定會成為一個最尊貴、最得人心、最仁慈、寬厚的丹麥國王。

  從這故事可以看出莎士比亞把故事寫得曲折且吸引人,各種陰謀等等的。通過哈姆雷特父親的死因和鬼魂來描寫哈姆雷特的復仇計劃和過程。在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雷特,很矛盾的,很憂鬱的,明明完好的父親卻被陰謀害死,明明深愛的女孩,卻因為自己的報仇,而失去了心愛的女孩。哈姆雷特給我的感覺,就是掙扎在現實與仇恨之間,讀起來心裡也是從滿苦澀,莎士比亞把哈姆雷特描寫的很直白,完完全全的體現出一個憂鬱的哈姆雷特!整一個故事,從鬼魂、裝瘋賣傻、失去愛情、試探國王、誤殺大臣、被流放,到最後的決鬥,故事曲折,激動人心。“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這句哈姆雷特感嘆的話,從中可以看出哈姆雷特內心痛苦的掙扎。明明心裡是善良的,不想這樣,但是被命運控制著,被仇恨矇蔽著,母親改嫁與父親弟弟,和父親的死亡,給哈姆雷特很大的打擊,最後愛情的葬送,在這如此的大悲劇中,還有這小悲劇。

  鬼魂,是一個很重要的線索,在開始時,設定了懸念,哈姆雷特的父親究竟如何死的?以至於哈姆雷特的勇敢一面表現出來,鬼魂是哈姆雷特復仇的很重要的線索。而奧菲利亞,這一人物更添了哈姆雷特心中的悲痛,愛情的葬送,雷歐提斯,沒有這一人物,最後的結局也就不是這樣了,也起了很重要的的作用,而哈姆雷特的好朋友烘托劇情,是唯一在這個悲劇中存活的人。最後,其中,有一個人物挪威王子,在劇中只有短短過場戲。他的重要性在於,由他說出全劇的最後臺詞,似乎象徵一個更為光明的未來,闡述了劇作主題。

  高一:kayiucheung

  讀書筆記哈姆雷特篇三

  一杯毒酒,一把毒劍。結局被鮮血浸染。

  哈姆雷特最終被眾人抬放於高臺,在沉重的葬禮進行曲中,無愧於禮炮的轟鳴。

  王子復仇成功了,但同時哈姆雷特復仇者的身軀也壯烈倒地,悲劇隨之落幕。可憐的雷爾提,淪為克勞地的殺人木偶,被其控制了復仇慾望,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還有克勞地、葛簇特,也算是罪有應得,讓死亡超度他們罪孽的靈魂。

  哈姆雷特是封建制度的陪葬,悲劇真的處於必然麼?不見得。哈姆雷特的悲劇我認為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客觀原因,阿姆雷特孤身作戰,為父血洗仇恨的慾望迫使他站立於風尖浪口。在他的周圍,盡是無盡的黑暗。殺害父親的叔父盜取了皇冠,擁有無限的權利,他的左右還有唯利是圖,攀炎附勢的諾諾小人組成的“名流之輩”。即便有赫瑞修的支援,他的力量也僅僅是滄海一粟。孤軍奮戰的人文主義者身單力薄,在那個渾濁的時代是少有曙光的。當然還有主觀原因,這點直接導致了哈姆雷特最後結局的悲劇。雖然哈姆雷特善於思索,但是優柔寡斷,雖然他熱愛人民,但是無法親近人民。雖然他有令人欽佩的才能,卻被終日鬱鬱寡歡,愁雲慘淡的不良情緒淹沒。他在積極行動的過程中往往力不從心,他畏懼整個封建集團的權威,所以在行動中畏首畏腦。比如當國王跪地禱告之時,哈姆雷特擁有充分的把握在片刻間結果國王的性命抽刀一擊,但是他沒有。遲疑不決後選擇了放棄。不管是不是因為相信人在臨死前禱告會直接升入天堂,哈姆雷特從現實方面講都是錯失了機會,對對手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的道理他還不懂。還有因為歐菲莉亞無法接受哈姆雷特冷淡的態度,加之家父的阻撓精神紊亂失足落水溺亡,雖然有政治成分參與,但是如果哈姆雷特能夠不把對於母親理想的破滅,強加於歐菲莉亞,歐菲莉亞就可以完全避免最後還不能用唱詩來舉行葬禮的悲慘命運。在這一點上,哈姆雷特遠遠不及福丁布拉的英勇果敢。

  哈姆雷特是可悲的,他是封建時代的異類,人文主義的光芒還不足以驅散整個時代的陰霾。父皇被叔父祕密毒害,父皇的生命、地位、權利,甚至自己的母親都被陰險狡詐的叔父全盤剝奪。母親被叔父勾引***。自己不能與愛人完璧。這一切猶如一座高不可攀的巨山,壓抑在心頭無法喘息。在他的身上有人生的思考,人性的剖析,卻苦於對手的強大,他揭開了封建社會妖嬈虛偽的面紗,看清了血肉模糊的時代面目,深刻地批判現實的黑暗,卻無力改變現狀,心有餘而力不足,從而造就了他的憂鬱苦悶、失望悵惘。

  哈姆雷特一方面在追求人性的解放,但是面對現實的矛盾理想不能實現而精神扭曲感到痛苦;另一方面個人遭受排擠無法訴諸正義內心摧殘。舊思想和新思想同時存在,使得他行為過於謹慎舉止不定。又因為特殊身份的限制,他還要對國民對國家負責,這些都是哈姆雷特一個人擔負不起的。

  作者莎士比亞身處的文藝復興時代的英國正是戲劇中丹麥的真實寫照。莎士比亞?哈姆雷特?創作者與被創作者,心連一系。

 

哈姆雷特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