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長的大峽谷

地球上有許多令人歎為觀止的自然奇觀,其中大峽谷就是其中一種,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世界最長峽谷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世界最長的峽谷——科羅拉多大峽谷

  科羅拉多大峽谷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Arizona***西北部,科羅拉多高原西南部。大峽谷全長446千米,平均寬度16千米,最深處2133米,平均深度超過1500米,總面積為2724平方千米。1919年,威爾遜總統將大峽谷地區闢為“大峽谷國家公園”***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大峽谷是科羅拉多河的傑作。這條河發源於科羅拉多州的落基山,洪流奔瀉,經猶他州、亞利桑那州,由加利福尼亞州的加利福尼亞灣入海,全長2320千米。“科羅拉多”,在西班牙語中,意為“紅河”,這是由於河中夾帶大量泥沙,河水常顯紅色,故有此名,在大峽谷中,有75種哺乳動物、50種兩棲和爬行動物、25種魚類和超過300種的鳥類生存。整個國家公園是許多動物的樂園。

  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The Grand Canyon***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Arizona***西北部,科羅拉多高原西南部。是世界上的大峽谷之一,也是地球上自然界七大奇景之一。科羅拉多大峽谷***The Grand Canyon***總面積接近3000平方千米。大峽谷全長446千米,平均寬度16千米,最深處2133米,平均深度超過1500米,總面積2724平方千米。

  大峽谷兩岸都是紅色的巨巖斷層,大自然用鬼斧神工的創造力鐫刻得岩層嶙峋、層巒疊嶂,夾著一條深不見底的巨谷,卓顯出無比的蒼勁壯麗。更為奇特的是,這裡的土壤雖然大都是褐色,但當它沐浴在陽光中時,依太陽光線的強弱,岩石的色彩則時而是深藍色、時而是棕色、時而又是赤色,變幻無窮,彰顯出大自然的斑斕詭祕。這時的大峽谷,宛若仙境般七彩繽紛、蒼茫迷幻,迷人的景色令人流連忘返。峽谷的色彩與結構,特別是那氣勢磅礴的魅力,是任何雕塑家和畫家都無法模擬的。

  峽谷巖壁的水平岩層清晰明瞭,這是億萬年前的地質沉積物,如同樹木的年輪一樣,為人們認識地質變化提供了充分的依據。大峽谷除去它雄偉壯觀的一面,還有很多千迴百轉的通幽曲徑;兩崖壁立千仞,夾持一線青天的景色在令人驚歎之餘,也會讓人覺得前面似乎就有當關之勇夫。另外的一些由水流衝擊而成的巖穴石谷,形狀千奇百態,色彩通紅如火,每一處岩石都好像是一幅精美的畫,置身其中,猶如來到仙境一般。

  大峽谷以小科羅拉多河為起點,是全長2190千米的科羅拉多河強烈的侵蝕切割形成的19個主要峽谷中最長最寬最深的一個,也是最著名的一個。科羅拉多高原的“桌狀高地”,即頂部平坦側面陡峭的山。這種地形是由於侵蝕作用***下切和剝離***形成的。在侵蝕期間,高原中比較堅硬的岩層構成河谷之間地區的突起,而河谷裡侵蝕作用活躍。這種結果就造成了平臺型大山或堡壘狀小山。

  科羅拉多高原是北美古陸臺伸入科迪勒拉區的穩定地塊,由於相對穩定,地表起伏變化極小,而且在前寒武紀結晶岩的基底上覆蓋了厚厚的各地質時期的沉積,其水平層次清晰,岩層色調各異,並含有各地質時期代表性的生物化石。巖性、顏色不同的岩石層,被外力作用雕琢成千姿百態的奇峰異石和峭壁石柱。伴隨著天氣變化,水光山色變幻多端,天然奇景蔚為壯觀。峽谷兩壁及谷底氣候、景觀有很大不同,南壁乾暖,植物稀少;北壁高於南壁,氣候寒溼,林木蒼翠;谷底則乾熱,呈一派荒漠景觀。蜿蜒於谷底的科羅拉多河曲折幽深,整個大峽谷地段的河床比降為每千米150釐米,是密西西比河的25倍。其中50%的比降還很集中,這就造成了峽谷中部分地段河水激流奔騰的景觀。因為如此,沿峽谷航行漂流成為引人入勝的探險動。

  在大峽谷中,有75種哺乳動物、50種兩棲和爬行動物、25種魚類和超過300種的鳥類生存。整個國家公園是許多動物的樂園。馴鹿是峽谷內最普遍的一種哺乳動物,能普遍地從懸崖邊緣觀察到它們的身影。沙漠大盤羊生活在峽谷深處陡峭的絕壁上,在遊人通常的遊覽路線中不易被發覺。體型中等或較小的山貓和山狗生活範圍從絕壁邊緣到河邊無定所,國家公園中還有少量的山獅。小型哺乳動物包括有浣熊、海狸、花栗鼠、地鼠和一些不同種類的松鼠、兔和老鼠。兩棲和爬行動物有種類繁多的蜥蜴、蛇***包括當地特有的大峽谷粉紅響尾蛇***、龜類、蛙類、蟾蜍和火蜥蜴。還有成百中不同的鳥類和數不清的昆蟲和節肢類動物***蜘蛛***在此處定居。

  科羅拉多河在大峽谷的上游和下游均被建造水壩攔截,影響了正常的水流。上游是 Glen 峽谷水壩,形成 Powell 湖;下游是胡佛水壩,形成 Mead 湖,主要供水給位於荒漠中的拉斯維加斯。這些水壩不僅限制了各種魚和其他生物的活動,更重要的是它攔截了所有大洪水。大峽谷的許多地形過去都是由這些大洪水所塑造出來的,如今水流變慢變少了,許多地形就被改觀了,直接影響到大峽谷的生態環境。比方說,因為缺乏由大洪水所帶來的大量泥沙,大峽谷底部的許多沙灘都在消失當中。科學家們開始在 Glen 峽谷水壩作有限度的實驗性的排洪,對恢復大峽谷的原始地貌有很大的幫助。

  大峽谷周圍大城市所產生的空氣汙染直接影響著大峽谷的景觀:因為視野開闊,峽谷兩岸又有一定距離,所以空氣汙染問題常常像是被放大了似的在此特別明顯。空氣素質好的時候,峽谷對岸清晰可見;空氣汙染嚴重的時候,峽谷對岸像是被籠罩在一層霧中。這個問題不好解決,因為國家公園管理局無權過問各大城市的空氣汙染排放量,各大城市也不對什麼“世界遺產”的空氣素質負責。大峽谷只好一廂情願地期盼著各大城市嚴格限制並大副降低其空氣汙染排放量,聽命於當時的風向、風速等自然條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