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兒童的口才

  口才是一個人智慧的反映,也是一個人隨身攜帶永不過時的能力。下面小編來告訴你吧。

  培養兒童的口才:重要性

  眾所皆知,所有優秀的學生必須具備特點:好的學習成績和出色的綜合素質。而口才正是一個學生綜合能力的反映。所以,近年來口才已經在各行業被作為考核的一個標準。

  【現代社會與口才】現在早已不是“雞犬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封建時代,現代社會是高度資訊化、知識化的社會,資訊傳遞的一種重要形式就是口語表達,可以說,沒有口才的人將不能適應飛速發展的時代。

  【口才與人才】現在有句流行的名言:是人才未必有口才,而有口才者肯定是人才!有位偉大的詩人說過:“語言是人的力量的統帥”。而今,說話、演講的能力已經成為現代人必須具有的重要能力,如果你要立志成才,那就應該從小努力培養自己這方面的素質。

  【口才與交際】人總是要不斷地接觸新人,結交朋友,在人際交往中,有口才的人總是處處受到歡迎。口才在交際中的作用不勝列舉,大的如國際間外交對話,可以把殘酷的戰爭化在談判上;小的如面對人與人的糾紛。一番勸解,就可熄滅“戰火” ,和解關係。我國古代有這樣的結論“一言可以興邦,一言也可誤國” ,充分說明口才在交際中作用重大。

  【口才與思維】教育專家常說這樣的話:“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能說會道的人一般都頭腦聰慧,思維敏捷。口才與思維的訓練是相互促進的,要使自己更聰明,應多多訓練自已的口頭表達能力。

  【口才與作文】口才與作文能力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真正善於言表的人,把他的講話記錄下來就是好文章。作文訓練的原則之一就是從說到寫,會說是會寫的基礎。但是有的同學善寫,文章通順流暢,但說起來拘謹,這就需要訓練,先寫後說也是練口才的方法,寫下提綱,理清思路一般是口述的準備工作。如果你既是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寫作人才,也是個具備“三寸不爛之舌,兩行伶俐之齒”的說話人才,你將“打遍天下無敵手”。

  由此看來,訓練少年兒童的口才,不但有助於孩子的升學,而且對他以後的學習生活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培養孩子口才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所關注。口才的學習可以幫助孩子提高情商、智商、表達、表現等綜合素質與能力,培養自信心,使孩子天性更加開放,組織能力、思維能力更加優秀突出。

  培養兒童的口才:方法

  如何培養孩子的口才?如今,很多孩子在外人面前不敢說話,即使說話了也是細聲細氣的,感覺不是很大方。這可愁懷了爸爸媽媽們,在口才非常重要的社會裡,怎麼可以這樣呢?對此,教育專家建議年輕的父母們不要擔心,平時多多注重孩子這方面效能的培養,也可以令孩子學會在不熟悉的人面前表達自己。

  為什麼孩子不敢說話呢“歸根結底就是孩子不夠自信,擔心自己表達的事情得不到別人的認同,從而失去了想表達的勇氣。要想讓孩子勇於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首先就要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那麼,真正有自信的人是什麼樣的呢?有自信的人很清楚自己的位置是舉足輕重的,自己的想法不需要別人來贊同,自己喜歡就行。

  在父母與孩子的互動中,應該培養孩子從怕說話到敢說話。但是爸爸媽媽需要降低自己的期待,不要希望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現的很好,只要他們敢於邁出第一步就是最棒的。有些父母希望孩子能夠擁有很棒的口才,能夠張嘴說出一大段詞,但是這種希望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所以父母應該放下期待,改為支援,讓孩子一點點進步,並適當的鼓勵。

  在培養孩子敢說的時候,要鼓勵孩子,不要打擊。這樣會讓孩子認為自己真的很差勁,每次都被爸爸媽媽責備。爸爸媽媽只需要說:沒關係,下一次會做的更好,簡單的一句話卻能夠令孩子的自信心倍增。當孩子敢說之後,就要培養他們會說。比如對語言進行規範,學會組織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並運用情感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如何培養孩子的口才當然,家長們應該用規範的語言與孩子交流,不管他們能不能聽懂,都要去說。當孩子的潛意識在吸收這些話時,就會對他們的語言能力有所幫助。比如爸爸媽媽可以給孩子講故事,多講一些有趣又富有哲理的故事。帶領孩子去體會生動有趣情節的時候,就可以培養孩子的語感,從而豐富自己的詞彙,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然後讓孩子熟悉故事情節,並嘗試複述故事的內容,當孩子能夠生動的講出故事來之後,就能夠大大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當然,爸爸媽媽可以鼓勵孩子講故事,既可以鍛鍊表達能力,又可以練練膽,讓孩子不再懼怕講話。

  其實口才並不是幾天或者幾個月就能學會的,它既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又是能夠在後天進行培養的能力。所以,爸爸媽媽對孩子的啟蒙很重要,多多引導孩子學會閱讀,讓孩子的詞彙更加豐富。當然,也應該多帶孩子去旅遊,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吸收更多的知識。

  當孩子學到的知識多了,又有勇氣和自信了,就可以站在舞臺中間滔滔不絕的說一說了。相信當父母看到孩子站在舞臺中間的那一刻,自己是自豪的更是驕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