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養生保健知識有哪些

  糖尿病是一組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和胰島素作用障礙所致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得了糖尿病的朋友要學會養生保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糖尿病養生保健知識,歡迎閱讀。

  糖尿病養生保健知識

  糖尿病養生保健知識一:控制飲食

  治療糖尿病的關鍵在於控制飲食。通過飲食控制,可促進尿糖消失,空腹血糖降至正常,糾正代謝紊亂,防止各種併發症。

  糖尿病患者每天主糧不高於250克。如再感覺飢餓時,可增加些既含有高纖維,又能降血糖的蔬菜量,如洋蔥、芹菜、海帶、菠菜等。蛋白質類副食品如豆製品、牛奶、瘦肉等都可食用,攝入量成人每日每公斤體重1克;孕婦、哺乳期、營養不良及合併感染時,每日每公斤體重1.2至1.5克;兒童為每日每公斤體重2至3克。脂肪攝入量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每日每公斤體重0.6至1克,總量約為50至60克。肥胖病人應少吃脂肪多的食物,每日不宜超過40克,消瘦病人可相應提高脂肪量,但原則上不能超過糖的一倍。

  另外要選用各種植物油作烹調油。限制攝入腦髓、蛋黃、魚卵、動物內臟等含膽固醇高的食物,以降低血脂含量,改善血液粘稠度,防止併發高血壓病及冠心病。因主食減少後,維生素B1 攝入量會不足,極易產生手足麻木等症,可給予粗糧、豆類、糙米等富含維生素B1 的食品食用。

  糖尿病養生保健知識二:飲食宜忌

  菸酒屬辛溫之品,會加重病人口渴、飲水症狀,應戒菸忌酒。忌食糖,包括各種糖果、果醬、蜜餞、各種甜點心、冰淇淋、粉絲、藕粉、土豆、胡蘿蔔等含糖量高的食品,可有效地防止血糖增高,減少併發症的發生。忌食蔥、姜、蒜等辛辣刺激之品。飲食宜少鹽清淡,多食新鮮蔬菜,如冬瓜、綠豆、枸杞頭、馬蘭頭等。降糖奶粉有降低血糖作用,平時可服用,每次25克,溫開水沖服。

  糖尿病養生保健知識三:勞逸結合

  一般病人可參加正常工作,但不宜過度勞累。要節制房事。保持精神樂觀,避免精神創傷。運動可增強對糖的耐受性和降低對胰島素的依賴性,減少胰島素需要量,降低血糖,改善血脂的代謝異常。適當的運動可控制肥胖。選擇慢跑、散步、練功十八法、健身操、太極拳等專案,從短時間,小運動量開始,持之以恆。但空腹時及重症糖尿病人不宜運動,以防發生低血糖休克等疾病。

  糖尿病養生保健知識四:尿糖自測

  應掌握尿糖的自測方法。裝置只需添置酒精燈一架,玻璃試管、滴管、長柄木夾子及試管刷各一隻,一瓶複方硫酸銅溶液又稱斑氏試劑,95%酒精若干。操作時先用滴管取試劑20滴放在試管內,再加2滴病人的小便搖勻,木夾子夾住試管,試管傾斜45度,將試管底部放在酒精燈上加熱煮沸1分鐘,冷卻後觀察試管內液體顏色變化。如仍為藍色則尿糖陰性,提示尿中無糖分。若綠色則為“+”,尿中有微量糖;黃綠色為“++”;土黃色為“+++”;紅棕色為“++++”。從綠色到紅棕色,提示尿糖量從少到多的變化。通過自測,病人可自我調節飲食量,知曉療效,調整藥物劑量。

  糖尿病中醫保健知識

  一、糖尿病的症狀可分為兩大類:一大類是與代謝紊亂有關的表現,尤其是與高血糖有關的“三多一少”,多見於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常不十分明顯或僅有部分表現,另一大類是各種急性,慢性併發症的表現。

  糖尿病典型症狀:三多一少症狀,即多尿、多飲、多食和消瘦。 不典型症狀: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症狀不典型,僅有頭昏、乏力等,甚至無症狀。有的發病早期或糖尿病發病前階段,可出現午餐或晚餐前低血糖症狀。

  急性併發症的表現:在應激等情況下病情加重。可出現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痛,多尿加重,頭暈、嗜睡、視物模糊、呼吸困難、昏迷等。

  4.慢性併發症的主要表現:

  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有無視力下降以及下降的程度和時間;是否檢查過眼底或眼底熒光造影;是否接受過視網膜光凝治療。 ②糖尿病性腎病:有無浮腫,尿中泡沫增多或者蛋白尿。

  ③糖尿病神經病變:四肢面板感覺異常,麻木、針刺、蟻走感。足底踩棉花感,腹瀉和便祕交替,尿瀦留,半身出汗或時有大汗,性功能障礙。

  ④反覆的感染:例如反覆的面板感染,如癤、癰,經久不愈的小腿和足部潰瘍。反覆發生的泌尿系感染,發展迅速的肺結核。女性外陰瘙癢。

  二、糖尿病的治療包括糖尿病教育、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血糖監測、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的檢測和控制幾個方面。

  ——糖尿病一旦確診,即應對病人進行糖尿病教育,包括糖尿病的一般知識、自我血糖和尿糖的監測。降糖藥物的用法,不良反應的觀察和處理等。以及各種併發症的表現及防治。

  ——飲食治療

  各種型別糖尿病基礎治療的首要措施。飲食治療的原則是:控

  制總熱量和體重。減少食物中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酸含量,增加食物纖維含量,使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所佔比例合理。控制膳食總能量的攝入,合理均衡分配各種營養物質。維持合理體重,超重/肥胖患者減少體重的目標是在3-6個月期間體重減輕5%-10%。消瘦患者應通過均衡的營養計劃恢復並長期維持理想體重。

  ①脂肪:膳食中脂肪所提供的能量不超過總能量的30%,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不超過總能量的10%。食物中膽固醇攝入量<300mg/日。

  ②碳水化合物: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應占總能量的

  50%-60%。食物中應富含膳食纖維。

  ③蛋白質:腎功能正常者,推薦蛋白質的攝入量佔總能量的

  10%-15%,有顯性蛋白尿的患者蛋白攝入量<0.8g/ kg體重/日;從GFR下降起,即應實施低蛋白飲食<0.6g/ kg體重/日,並同時補充複方a-酮酸製劑。

  ④飲酒: 不推薦糖尿病患者飲酒。每日不超過1-2份標準量一份標準量為:啤酒350ml,紅酒150ml或低度白酒45ml,各約含酒精15g

  ⑤食鹽: 食鹽攝入量限制在每天6g以內,高血壓患者更應嚴格限制攝入量。

  ——運動療法。也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療方法之一。應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專案,量力而行,循序漸進,貴在支援。運動方式、強度、頻率應結合患者實際情況而定。一般推薦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打太極拳、騎車、打高爾夫球和園藝活動,運動時間每週至少150分鐘。當血糖>14-16mmol/L、明顯的低血糖症或血糖波動較大、有糖尿病急性代謝併發症以及各種心腎等器官嚴重慢性併發症者暫不適宜運動。

  ——戒菸。吸菸有害健康,尤其對有大血管病變高度危險的2 型糖尿病患者。應勸誡每一位吸菸的糖尿病患者停止吸菸,這是生活方式干預的重要內容之一。

  ——藥物治療。建議按照中國糖尿病指南推薦糖尿病降糖治療流程選用為促胰島素分泌劑磺脲類、格列奈類、雙胍類、噻唑烷二酮類胰島素增敏劑、α-糖苷酶抑制劑、二基肽酶-VIDPP-VI抑制劑等。或應用胰島素。

  ——血糖監測。糖化血紅蛋白HbA1c:HbA1c是評價長期控制血糖的金指標,也是指導臨床治療方案調整的重要依據之一。標準的HbA1c 檢測方法的正常值範圍為4%-6%,在治療之初建議每3個月檢測1次,一旦達到治療目標可每3-6個月檢查一次。對於患有貧血和血紅蛋白異常性疾病的患者,HbA1c的檢測結果是不可靠的。可用血糖、糖化血清白蛋白或糖化血清蛋白來評價血糖的控制。

  自我血糖監測的方案

  ①因血糖控制非常差或病情危重而住院治療者應每天監測4-7次血糖或根據治療需要監測血糖,直到血糖得到控制。

  ②僅採用生活方式干預控制血糖的患者,可根據需要有目的的通過血糖監測瞭解飲食控制和運動對血糖的影響來調整飲食和運動。

  ③使用口服降糖藥者可每週監測2-4次空腹或餐後血糖或在就診前的一週內連續監測三天,每天監測7點血糖早餐前後、午餐前後、晚餐前後和睡前。

  ④使用胰島素治療者可根據胰島素治療方案進行相應的血糖監測:

  其中五種情況最適合中醫藥治療

  據治療糖尿病的中醫專家他們認為在任何時候使用中醫藥配合治療都是適合的,但臨床觀察顯示以下五種情況療效更為顯著:

  1.糖尿病前期

  糖耐量異常的患者一部分會長期保持糖耐量異常狀態,一部分會逐漸恢復正常,還有一部分會逐漸發展成為糖尿病。我國每年有大約10%左右的糖耐量異常的患者進展為糖尿病。糖耐量異常進展為糖尿病之前稱為“糖尿病前期”,雖然還不是糖尿病,但同樣存在高血糖損害和慢性併發症逐漸發生的可能性。對這部分人群,在認真進行飲食管理與運動治療的基礎上,使用中藥調理,可以對血糖和血脂進行有效干預,可以降低50%的糖尿病的發生率。

  2.輕中度2型糖尿病

  臨床上時常可以見到輕中度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不太高的老年患者,在飲食和運動的基礎上可以單純應用中醫藥治療,就可以將血糖控制在滿意的範圍。

  3. 血糖控制良好但症狀緩解不明顯

  臨床上常常可以見到經過綜合治療後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仍然存在一些症狀,如口乾又不想喝水,疲乏無力,體弱多汗等氣陰兩虛的表現,西醫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法,這時可以充分發揮中醫的優勢,可採用益氣養陰、填補肝腎、清熱利溼等對症治療的方法取得良好療效。

  4.協助降低血糖減少西藥的劑量

  西藥降糖的療效肯定,但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有些患者為了將血糖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使用的西藥劑量比較大,而長期大劑量的使用西藥必然給身體帶來一定的損害。這時如果加用中藥治療,在方藥合理的情況下可以逐漸減少西藥的使用劑量,協助平穩降糖。

  5.預防和治療早期慢性併發症

  糖尿病慢性併發症常見有腎病、眼底疾病和神經系統疾病等,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瞭,目前西醫還缺乏切實有效的防治措施,在綜合治療血糖控制良好的基礎上配合中醫辨證論治,可取得良好效果。實驗證實,西藥加中藥可以明顯降低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率。如採用補腎固攝等方法治療,可以使患者尿蛋白排出減少,保護腎功能,減少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率;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採用補益肝腎、活血通脈等方法治療,可以促進眼底出血滲出的吸收,提高患者的視力,延緩其發展;採用補益肝腎、舒筋通脈的方法治療,能夠明顯緩解肢體涼、麻、痛的神經病變症狀。

  俗話說:“三分醫,七分養,十分防。”可見養生的重要性。在很多人的意識裡只有老人才需要養生,其實不然,養生是條漫長的路,越早走上這條路,受益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