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青蒜苗種植技術

  青蒜苗栽培,為了達到蒜苗早熟豐產、供應期長的目的,以選早熟二萌芽髮根早、葉肥嫩、蠟粉少的品種為好。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處理方法

  ①將蒜瓣在井水中浸1晝夜後播種,但浸種時間不能過長,以免引起種瓣腐爛。

  ②浸種後,剝去蒜皮播種,可提早半月左右採收。

  ③將已剝皮的蒜瓣用清水淘洗,取出後立即放在地窖中,保持15℃的溫度和一定的溼度,使之在較密閉的環境條件下發根,約經10天左右大部分蒜瓣髮根後即可播種。

  ④用清水或尿液浸種1晝夜後平攤在溼潤的地面或溼草上,上面再薄蓋溼草;促使早萌芽髮根。

  ⑤將蒜瓣噴溼後,有條件的可存放冷藏庫或冷藏櫃中,以2~4℃低溫處理2~4周,以促進種瓣內酶的活動,使之及早出芽髮根。播種後出苗早而整齊,可提早15~20天採收。

  二、播種密度

  應根據品種的特點和播種時期而定。如品種選雲頂早蒜,夏至至大暑播種,密度為4~5釐米密栽,播後2個月選收;品種選二水早,立秋至處暑栽培,株距6~7釐米或錯位栽,70天左右收穫。播種時,把蒜種瓣豎直密排在畦上。播完後上面蓋土3釐米,澆透水後再撒土1~2釐米,用稻草蓋種效果更好。

  三、肥水管理

  播種後若土壤過於,須立即灌水,使土壤溼潤,確保蒜苗早出並整齊。齊苗後薄施速效肥1次提苗,播後40天內進行第2次追肥,若土壤較幹,追肥後接著再灌水1次促苗。坡地不能灌水者,追肥要勤、要淡、要多,以保持土壤溼潤,利於蒜苗生長。

  四、採收方法

  蒜苗長到20釐米以上後,可陸續分批選收,或者隔株採收,收後再施追肥促長。採收的方法,一般是1次連根拔起,洗淨泥土雜物後上市;也可以選晴天在離地面3釐米處用刀割苗採收,收後加強肥水管理。這樣2次採收,畝產可以由2000千克提高到3500~4000千克。

  五、經濟價值

  青蒜苗是調節蔬菜淡季供應狀況,增加青菜品種的一種搭配性蔬菜,栽培時間短,用工少,經濟效益較高。

  為提早和延長蒜苗的上市時間,使之陸續不斷地供應市場,各地要利用早熟品種早萌芽髮根的特點,採取提早處理,儘量提早播種,提早採收。長江流域6~8月份正值高溫炎熱天氣,因而蒜瓣須經過浸種和低溫處理,才能促使蒜瓣早萌芽髮根。

  大蒜的營養價值

  大蒜營養豐富:每100克含水分69.8克, 蛋白質4.4克,脂肪0.2克,碳 水化合物23.6克,鈣5毫克,磷44毫克,鐵0.4毫克, 維生素C3毫克。此外,還含有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蒜素、檸檬醛以及硒和鍺等微量元素。含揮發油約0.2%,油中主要成分為大蒜辣素,具有殺菌作用,是大蒜中所含的蒜氨酸受大蒜酶的作用水解產生。尚含多種烯丙基、丙基和甲基組成的硫醚化合物等。

  蒜中含有“蒜胺”,這種物質對大腦的益處比維生素B,還強許多倍。平時讓兒童多吃些蔥蒜,可使腦細胞的生長髮育更加活躍。

  大蒜性溫,味辛平;入脾、胃、肺經。陰虛火旺及慢性胃炎潰瘍病患者應慎食 外用能引起皮膚髮紅,灼熱,起泡,故不宜敷之過久,面板過敏者慎用。

  大蒜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保護肝臟,調節血糖,保護心血管,抗高血脂和動脈硬化,抗血小板凝集。營養學專家發現,大蒜提取液有抗腫瘤的作用,建議每日生吃大蒜3—5克。

  大蒜雖有殺蟲解毒祛寒健胃之功,然而性質屬於溼熱之品,同時亦有刺激性,能刺激肝、肺、胃及眼睛,若患有肝熱或肝炎患者、脾胃火重者、眼睛痛或有炎症者宜戒之。大蒜多食則傷脾、損肺、壞肝、傷耳、生痰、發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