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玉米種植方法

  特種玉米是指黏玉米、甜玉米、彩色玉米等有別於普通玉米的玉米品種,那麼特種玉米如何種植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隔離種植不能與普通玉米種在一起,應象育種一樣選好隔離區,否則串粉影響品質和花色,嚴重者失去商品價值。一般有時間隔離、空間隔離、障礙物隔離三種隔離辦法。

  2.合理密度特種玉米一般以出售鮮嫩玉米為主,合格穗高低決定效益。密度過小,穗子長不大,結籽不滿,合格穗不高;密度過大,成穗率雖高,但數量較少,收益不大。因此合理密度應為3000-3500株/畝。

  3、適期播種不同地區播種期差別較大,一般要求5釐米地溫穩定在12℃以上即可播種,地膜覆蓋可提前7-10天。可根據成熟期不同分期播種。

  4.防治病蟲苗期防治地下害蟲,生長期防治玉米螟和金龜子。

  5.適期採收鮮食嫩玉米商品的品質主要決定於採收期。收穫過早,籽粒含水量大,幹物質少,味淡,產量低,不易儲存;收穫過遲,籽粒內糖 分轉化為澱粉,種皮加厚,吃起來皮厚、渣多,失去品種特性。適宜的採收期一般在授粉後的25天左右,此時口感最好、風味最佳。

  6.及時上市或加工採後處理越快越好,鮮食玉米保鮮難度大,採收後隨時間的變化其品質發生急劇變化,因此採收後要及早上市或儘快冷凍加工,採收至加工最好不超過12小時。

  特種玉米栽培技術

  一、地膜栽培的增產原因

  1、改善生態條件:第一,地膜覆蓋能夠增溫保溼,一般來說,地膜栽培的玉米全生育期能增溫254—300℃,苗期佔56—58%,拔節至抽雄佔31—35%,0—5釐米的土溫一般提高2—5℃。第二,保溼防旱,在土壤乾旱下地膜的土壤含水量比露地高3%,而雨季反比露地低。第三,抑制雜草促進微生物活動,由於生態環境改變,抑制雜草生長,加之土壤中水、氣、熱等因素比較協調,有利於微生物的活動,促進有機養分的分解和根系生長。

  2、提高生理效應:據研究,蓋膜比露地栽培經濟系數高0.08,葉面積係數大,葉面積達最大值後下降,臘熟期葉面積係數地膜比露地高2.1,平均淨同化率高0.36克/平方米.日。可見地膜玉米的葉面積係數、光合勢、淨同化率、光能利用律等生理指標明顯優於露地玉米,地膜玉米具有明顯的增產效果。

  二、地膜栽培一般方法

  1、適應範圍:地膜栽培在阿壩州主要是在高海拔冷涼山區,對春玉米起到提早播種,增加積溫,避過後期低溫的作用,所以地膜栽培常隨著海拔的增高,增產效果也更顯著。

  2、蓋膜方式:地膜栽培在阿壩州各玉米種植區栽培方式有所不同:岷江流域地膜種植通常採用膜寬0.8~0.9米,一幅地膜種植2行玉米,播完後蓋膜,出苗破膜,引苗壓土;大渡河流域多采用膜寬1.5~1.8米,一幅地膜種植4~5行玉米,先蓋膜,後破膜播種、覆土。

  3、措施配套:蓋膜栽培一定要同推廣雜交種、規範化種植、增施底肥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蓋膜的增產效能。

  4、增施有機肥:試驗證明,蓋膜栽培土壤中有效養分增加而總肥量下降較快,為避免地力下降,要重視增施有機肥或種植綠肥加以補充。

  5、消除廢膜汙染:連年使用地膜,破碎膜大量翻入耕作層,破壞土壤理化性,水分、空氣會流通不暢,阻礙根系生長,因此要特別注意清除廢膜以減少對土壤的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