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不吃早餐的危害

  專家們發現,在智力水平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吃早餐的學生明顯高於不吃或少吃早餐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增加患冠心病風險

  為了研究不吃早餐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有研究者將 5604 例 10~18 歲的在校學生根據其吃早餐的頻率分為三組:常吃早餐組***1 周 6~7 次***、較常吃早餐人群***1 周 3~5 次***、幾乎不吃早餐組***1 周 0~2 次***。結果發現第三組患心血管疾病風險明顯高於前兩組。

  丟失骨密度

  眾所周知,營養素的攝入不足會引起骨量的下降,研究發現,不吃早餐可導致骨密度下降 3 倍以上。骨量的下降是引起骨質疏鬆的一個決定性因素,所以,老年人更別忘了早餐。

  易患糖尿病

  在美國護士健康研究中, 從2002年開始對46,289名非糖尿病女性進行了為期6年的隨訪,結果發現,不規律吃早餐的女性***每週吃1~6次早餐***比每天都吃早餐的女性2型糖尿病發病率高。

  易患膽囊炎

  長期不吃早餐的確和膽囊結石發病有關。膽囊中的膽汁儲存在膽囊中,當我們進食時,膽汁會參與消化。如果太長時間不進食,膽汁在膽囊中儲存時間超過12小時,容易濃縮形成結石。

  當然,膽囊結石還有其他危險因素,如糖尿病、收縮壓增高、高密 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及肥胖等,不是說常吃早餐就不會患膽囊結石了。

  影響記憶力和心情

  研究認知功能時常採用血糖濃度這一指標,因為血糖是大腦的唯一供能物質。 稍早的許多研究指出,早餐與提高短期記憶 力、長期記憶力、注意力、心情、計算能力、創造力等有關,尤其是對於學齡期兒童及青少年。

  早餐的重要性

  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這句話在國外的說法:早餐吃得像國王,中餐吃得像紳士,晚餐吃得像貧民。營養學家建議,早餐應攝取約佔全天總熱能的30%,午餐約佔40%,晚餐約佔30%。而在早餐能量來源比例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應占總能量的55%-65%,脂肪應占20%-30%,蛋白質佔11%-15%。早餐不***力不旺。

  早晨起來,胃腸道幾乎沒有食物,維持人體正常新陳代謝必需的營養物質已極度匱乏。如果能量得不到及時、全面的補充,上午就會感到注意力不集中、思維遲鈍,致使工作效率低下。飢腸轆轆地到了午飯時,人們難免攝入更多的能量,如果吃得過飽,中午就會犯困,還影響減肥效果。

  早餐是人一天最重要的一餐,只有早餐攝取了足夠的能量人才能在一整天保持一個較好的狀態,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他能最快的轉化為能量被人體利用,尤其是學生,快速轉化成為ATP後能被大腦利用。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水,碳水化合物是支架、脂肪是能量倉庫和保護層、蛋白質是組成重要器官和酶***協調人體各種代謝等等***、水為各反應提供水環境和參加部分代謝中的反應。瘦肉--蛋白質,肥肉--脂肪,米、面--碳水化合物***也含有B族維生素***,蔬菜、水果--維生素礦物質***主要是水溶性維生素,如獼猴桃含Vc;菠菜含鐵,***脂溶性維生素多含在肉蛋類食品中,如動物肝臟。

  早餐吃什麼

  1、一定要吃早餐

  早餐是一天三頓飯中最重要的一頓。原因非常簡單:每天夜晚,身體都要消耗能量。這時人體不得不動用它的儲備能。因此,早上起床之後,自然需靠含有豐富碳水化合物的早餐來重新補充儲備能。不吃早餐,你就不可能獲得新的活力從事工作。此外,你就不可能獲得新的活力從事工作。此外,如要減肥,就更不應不吃早餐。因為到午餐時,才補償未吃的那頓早飯,你勢必吃得過飽,而影響減肥效果。

  2、要吃脂肪少的早餐

  女性早餐越來越傾向選擇含脂肪少的食品。她們更喜歡吃穀類食物。從營養觀點出發,對這一趨勢應予以提倡。舉例來說,塗有黃油、果醬和乳酪的小麵包,另加一個雞蛋的早餐所含的脂肪量比全脂牛奶、水果和穀類食物的早餐脂肪量高約7倍。

  3、穀類早餐應受青睞

  一頓好早餐應包括這樣三件東西:穀類食品***如未去麥的粗麵粉面包、八寶粥、黑米麵包、窩窩頭、茴香菜包等***水果和奶製品。最好喝含脂肪少的牛奶。誰吃這樣的早餐,誰就一箭三雕;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少脂肪,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4、注意攝取維生素、葉酸和鐵

  25-40歲的女性的早餐應至少滿足其50%的日維生素和葉酸,特別是維生素C和鐵的需要量。當今,大多數女性都沒有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鐵和葉酸。如有可能,可從午餐和晚餐予以補充。肉、內臟、小米、茴香可滿足人每日所需的10至18毫克鐵的需求量。維生素B則可從瘦肉、魚、肝、全麥麵包、土豆、花生等食物中攝取。女人飲食堅持“四不”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