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灸有哪些注意事項

  三伏天到來,三伏灸成了人們養生的一大法寶,對我們的健康有很大的幫助,那麼呢?以下是小編給你整理三伏灸的相關注意事項。

  三伏灸的注意事項

  1、因為艾灸時不能吹到風,艾灸前請關小門窗,房間內不可通風不可開空調。飯後不可以馬上艾灸,飯後1小時後才可以灸,因為過飽不可以艾灸。

  2、要保持情緒樂觀,保證睡眠充足。這樣可使全身肌肉放鬆,神經緊張得到調整,從而提高經絡穴位對藥物刺激的識別,引導藥效直達病灶。進行適度鍛鍊可增加神經和肌肉協調性,增加汗液排洩,促使人體內滯留的寒氣散發出來。

  3、三伏灸的時候要注意時間應該控制在3~5分鐘,一般說來,如果是四肢、胸部施灸時間要短一些,腹背部時間可以稍長一些;老人、小孩、婦女艾灸時間稍微短一些,青壯年時間可以稍微長一些。

  4、有人會出現紅、腫、熱、痛,如面板出現水皰,應注意保護好創面,防止感染,起皰後一定不要搔破,少量小的水皰可等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皰可用消毒針頭刺破抽液,外塗5%碘伏液,宜暴露,避免覆蓋患處。

  5、注意身體保暖,儘管三伏天天氣很炎熱,但是艾灸的時候仍然要避免著涼,特別是要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的情況下避免穿堂風吹。

  6、三伏灸完半小時內,不可以用冷水洗手洗臉;三伏灸後不可馬上洗澡,不宜游泳。艾灸完畢,全身毛細孔開啟,易受寒涼。一般情況下,都是洗好澡後再艾灸。或者艾灸完,隔開幾小時後再洗澡。

  7、個別患者出現面板過敏者,可塗抹藥膏等或到醫院處理,並戒吃魚、蝦、生雞等易致敏食物。比較敏感的患者會出現起泡現象,甚至泡消後會留下灰色瘢痕,這都屬於正常現象,起泡時可用龍膽紫外塗患處,但如果併發感染就要及時到醫院看醫生處理。

  8、三伏天進行艾灸時候要注意,不可隨意進行。一般面部不能進行艾灸以免燙傷;關節活動部位不宜採用化膿灸法以免化膿後不易癒合;重要臟腑部位、大血管處等位置不可直接艾灸;經期、妊娠期婦女不可以隨意進行腰部、腰骶部艾灸等等。

  9、艾灸完,如果出現疲勞乏力精神不濟,屬正常現象。此時身體在進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勞累。

  10、貼藥的當天以及次日不能吃生冷、海鮮、辛辣食物,還有易化膿食物,如牛肉、鴨、鵝、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治療的同時應戒食如牛肉、鴨肉、鵝肉、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敷貼期間應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要貪涼,不要吃肥甘厚膩、生痰助溼的食物,禁食海鮮、蝦等易發物,以免影響治療效果。

  三伏灸的好處

  1、解暑、祛溼、驅寒、降火

  冬病夏治,三伏天溫灸是根除一切疾病根源的好時機。寒是萬病之根,溼是萬病之母,風是萬病之首,火是萬病之華。

  到了夏季,許多人怕熱,這是因為體內寒氣、溼氣重的緣故。中醫講:“虛火、邪火之根是寒溼之邪,有寒必有火,有火必有寒。”這就是容易上火的朋友,容易引發炎症的根本原因,比如婦科炎症、咽喉炎、鼻炎等。三伏天祛寒除溼的最佳方法是溫灸,光是一味的降火消炎,火越降越旺,炎越消越多。寒邪不祛,炎症不愈。所以發揮溫灸的純陽與陽氣最旺之時的三伏,雙重陽氣注入體內,將寒溼邪排出後,即使在炎熱的環境里人也可以不悶熱,不煩躁。

  2、溫腎壯陽,充足元氣

  無論天氣多麼炎熱或寒冷,身心卻是舒暢無比。這就是元氣陽氣充足,夏不怕熱,冬不怕冷的表現,火力充足,精力旺盛,耐力很強,耐痛,抗壓力、抗負能量就強。總之,元氣充足的表現就是正能量很強的人,是真正意義的健康,是身心健康所表現出的感染力、影響力的強大能量場和安全感的人。成功人士大都是元氣充足之人。

  三伏天溫灸人體補陽大穴如神闕、關元、命門等,可溫腎壯陽,充足元氣,快快讓你的正能量爆棚吧!

  這種感覺是其他任何治療、調理、保健、補品等無法體會到的。

  3、延年益壽

  宋太醫竇材在《扁鵲心書》中雲:“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氣壯則人強,真氣弱則人病,真氣脫則人亡,撫陽保命延壽之法,艾灼第一。”真元就是元氣、陽氣,所以,元氣是生命之本,是健康之本,長壽之本,福德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