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冊語文短歌行教案

  語文教案的編寫工作直接影響著整個教學活動的進展和效果!既然教案來得這麼重要的話,那不妨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人教版,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人教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並背誦全文。

  2、感受詩人“憂”的情感基調和理解為何而“憂”。

  教學重點:

  1、背誦全詩。

  2、理解分析詩人的情感態度。

  教學難點:

  1、詩中引用典故和引用《詩經》句子的藝術手法。

  教學過程:

  一、課堂引入

  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自行說出自己最喜歡三國中的哪個人物,並簡單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從而引出對《短歌行》作者曹操的介紹。

  二、作者介紹

  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在文學上有重要的成就,他能文善武,文章風格清峻,簡約嚴明。他的詩歌現存二十多首,大都採用樂府舊題,明顯地表現出對漢代樂府的繼承。著有《曹操集》。***ppt展示***

  在此也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原本印象中對於曹操的看法。

  三、寫作背景

  首先簡單地介紹一下三國中著名的戰役赤壁之戰,進而引出曹操當時寫作這首《短歌行》時候的相關歷史背景: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曹操率大軍南下,列陣長江,欲一舉蕩平孫權勢力。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當空,江面風平浪靜。曹操乘船檢視水寨,後置酒宴請諸將。酒至興處,忽聞鴉聲望南飛鳴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橫槊賦詩,吟唱了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ppt展示***

  四、整體感知

  1、先播放課文錄音,並提出問題:“這首詩的詩眼是什麼?”

  明確:詩歌的詩眼是“憂”,詩人的情感焦點是“憂”。***ppt展示***

  2、請學生回答詩中哪些句子含有“憂”字?

  明確: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ppt展示***

  3、進一步提出問題,既然詩人的情感焦點是“憂”,那詩人“憂”的究竟是什麼呢?

  五、詩歌賞析

  1、讓學生帶著問題齊讀詩歌,然後對學生讀錯的字詞進行糾正,藉此也對文中的重點字詞的讀音進行講解。

  2、分部分對詩歌進行講解:

  ***1***“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對重點字詞進行講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從而提出問題,從這部分中可以看到詩人“憂”的原因是什麼?請學生進行回答,然後教師進行引導補充。

  明確:借酒抒情,以悲涼的情調感嘆時光易逝,人生短暫。***ppt展示***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這部分引用《詩經》中句子是難點,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和介紹,使學生能夠有明確的理解,知道曹操引用這些詩句是為了表達自己對於賢才的渴望。

  明確:抒發對賢才的渴望,表明自己對嘉賓的禮遇。***ppt展示***

  ***3***“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妄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該部分著重講解詩人採用的藝術手法是比喻,提出問題“作者用明月來比喻什麼?”,請學生進行回答,結合對詩歌的翻譯讓學生自行得出這裡都是比喻賢才。在此基礎上便可提出問題,這一部分可以看到詩人“憂”的又是什麼?

  明確:繼續寫思念賢才的渴望,寫“憂思”的原因。***ppt展示***

  ***4***“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該部分講解曹操引用“周公吐哺”的典故,引導學生得出詩人在這一部分用“烏鵲南飛”同樣是用來比喻賢才。

  明確:表明詩人虛心納士,竭盡誠心,不遺餘力的態度。***ppt展示***

  結合詩歌的寫作背景以及曹操這時候的年齡,讓學生明確曹操最後“憂”的是天下尚未一統。

  3、詩人“憂”的原因有:

  一、人生苦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二、求賢不得:親親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三、功業未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ppt展示***

  4、藝術手法:再前面對詩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總結

  一、引用《詩經》成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二、比喻:明月比喻人才;烏鵲南飛的形象比喻當時賢士四處奔走

  三、引用典故:周公吐哺,天下歸心。***ppt展示***

  這部分是學生比較難理解的部分,根據課堂學生的理解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六、課堂總結

  ​最後讓學生齊讀課文,對課堂進行小結。

的人

1.高一語文《短歌行》教學設計

2.高一語文必修二《短歌行》教學設計

3.高一語文上冊《相信未來》教學設計

4.《短歌行》的原文及翻譯

5.高中語文人教版《短歌行》課文解讀

6.高一語文《我心歸去》教學設計

7.高中語文《邊城》教學設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