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的功效和作用

  羊肉,性溫。羊肉有山羊肉、綿羊肉、野羊肉之分。古時稱羊肉為羖肉、羝肉、羯肉。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1.溫補脾胃

  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反胃、身體瘦弱、畏寒等症。

  2.溫補肝腎

  用於治療腎陽虛所致的腰膝痠軟冷痛、陽痿等症。

  3.補血溫經

  用於產後血虛經寒所致的腹冷痛。

  4.保護胃黏膜

  羊肉可保護胃壁,增加消化酶的分泌,幫助消化。中醫認為,羊肉還有補腎壯陽的作用,適合男士經常食用。羊全身是寶。羊肉是絕佳的食療保健品,羊肉、羊血、羊骨、羊肝、羊奶、羊膽等等可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5.補肝明目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後貧血、肺結核、夜盲、白內障、青光眼等症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體虛者的天然補品。

  羊肉的營養價值

  1.羊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其含量較豬肉牛肉高。

  2.羊肉與豬肉忽和牛肉比,鈣、鐵、維生素C含量更多。

  3.羊肉具有獨特的羶味,主要是因為脂肪中含有石碳酸的成分,去掉脂肪之後,羊肉便不會再有羶味。

  羊肉的選購方法

  優質羊肉的肉質色澤淡紅、肌肉發散、肌纖維較細短,肉不黏手,質地堅實;脂肪呈白色或微黃色,質地硬而脆。如果羊肉色暗淡,脂肪缺乏光澤,用手壓後凹陷復原慢,且不能完全恢復到原狀,則表明羊肉已經不新鮮,不宜選購。

  另外,買肉時,綿羊肉和山羊肉有以下幾個鑑別方法:

  一是看肌肉。綿羊肉黏手,山羊肉發散,不黏手;

  二是看肉上的毛形,綿羊肉毛卷曲,山羊肉硬直;

  三是看肌肉纖維,綿羊肉纖維細短,山羊肉纖維粗長;

  四是看肋骨,綿羊的肋骨窄而短,山羊的則寬而長。

  羊肉的基本介紹

  羊肉是指從羊身上得出的肉,古時稱為羖肉、羝肉、羯肉,為全世界普遍的肉品之一,有山羊肉、綿羊肉、野羊肉之分。羊肉肉質與牛肉相似,但肉味較濃。羊肉較豬肉的肉質要細嫩,較豬肉和牛肉的脂肪、膽固醇含量少。它既能御風寒,又可補身體,對一般風寒咳嗽、慢性氣管炎、虛寒哮喘、腎虧陽痿、腹部冷痛、體虛怕冷、腰膝痠軟、面黃肌瘦、氣血兩虧、病後或產後身體虛虧等一切虛狀均有治療和補益效果,最適宜於冬季食用,故被稱為冬令補品,深受人們歡迎。由於羊肉有一股令人討厭的羊羶怪味,故被一部分人所冷落。其實,一公斤羊肉若能放入10克甘草和適量料酒、生薑一起烹調,即能夠去其羶氣而又可保持其羊肉風味。

  日常生活中我們吃的多是綿羊肉,比如炒菜、涮羊肉等等,從口感上說,綿羊肉比山羊肉更好吃,這是由於山羊肉脂肪中含有一種叫4一甲基辛酸的脂肪酸,這種脂肪酸揮發後會產生一種特殊的羶味。不過,從營養成分來說,山羊肉並不低於綿羊肉。相比之下,綿羊肉比山羊肉脂肪含量更高,這就是為什麼綿羊肉吃起來更加細膩可口的原因。山羊肉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膽固醇含量比綿羊肉低,因此,可以起到防止血管硬化以及心臟病的作用,特別適合高血脂患者和老人食用。

  山羊肉和綿羊肉還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中醫上認為,山羊肉是涼性的,而綿羊肉是熱性的。因此,後者具有補養的作用,適合產婦、病人食用;前者則病人最好少吃,普通人吃了以後也要忌口,最好不要再吃涼性的食物和瓜果等。從吃法上說,山羊肉更適合清燉和烤羊肉串。近年來,由於山羊肉的膽固醇、脂肪含量低,還用它開發出了很多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