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發展要緊抓新興業態

  文化產業在發達國家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已成為世界經濟中的支柱產業之一,特別是當前湧現的網路資訊服務業等新興業態,成為世界經濟新的發展動力。我國要想高效推進文化產業的發展,提高文化產品的生產水平,就必須緊抓新興文化產業,在世界新興文化產業中佔據一席之地。 發展新興文化產業的重要性

  從發達國家發展文化產業的成績與經驗來看,以網路資訊服務業為代表的新興業態是現代經濟中增長最快、最有前途的朝陽產業,符合當前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產值高、容納勞動人口多的世界經濟發展趨勢。

  網路遊戲、網路電視、手機動漫、手機電視發展非常迅速。隨著三網融合的推進,我國正在形成融網路遊戲產品研發、新媒體影視製作、人才培養、產品運營、產品展示、產品出口、電子競技等於一體的新興產業鏈,而且效益越來越可觀,對國民經濟的推動作用越來越明顯。

  影視傳媒娛樂服務業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一大支柱。它能創造新的就業市場,容納數量龐大的勞動就業人口,並且在較小的土地上,創造出比傳統產業更高的產值。隨著網路和手機的迅速發展,網路、手機與影視傳媒娛樂相互結合,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動力。打造數字影視傳媒娛樂業,實現提升文化形象,推動經濟的轉型,已經成為許多政府、眾多有識之士的共識。

  縱觀世界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我們不難發現,電信業(Telephone)、因特網(Internet)、傳媒業(Media)、娛樂業(Entertainment)相互融合而形成的“TIME”生態正在成型。這種產業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化產業發展趨勢,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新的經濟活力和創造財富的契機,孕育了新的經濟發展模式,推動了文化經濟的發展。目前,這種“TIME”生態所產生的經濟效益越來越明顯,我國今後特別要注重這種生態的發展動向,發展以資訊服務業、廣播影視娛樂業為龍頭的產業群,特別是要發展數字影視傳媒娛樂業,打造數字文化產業。未來十年,我國要緊抓新興業態,打造融電訊、手機、內容於一體的資訊服務和影視娛樂業,實現文化強國,提升軟實力等目標。

  我國具備發展新興文化產業的條件

  我國傳媒產業發展迅速,數字資訊業已經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從2004年到2008年,我國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為22%,初步形成了規模效應。網際網路產業保持了使用者和市場規模的雙增長。2009年,中國網際網路經濟規模達743億元,相比2008年的569億元增長30.6%,遠遠高於2009年中國經濟8.7%左右的增速。在網遊產業方面,產業規模獲得了較大幅度的擴張。2009年中國網路遊戲市場規模為267.6億元,同比增長36.9%。

  在手機方面,我國使用者數量超過7億,且年輕化趨勢非常明顯,對影視娛樂作品的需求日益增長,形成了具有亮麗前景的新興文化產業。研究資料顯示,手機上網越來越受到年輕一代的青睞,而這一代恰恰是社會最活躍的一群人。他們追求時尚,思想活躍,資訊需求量大,注重影視娛樂,為數字文化產業提供了大量的消費人群。2009年底,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的調查顯示,有相當規模的使用者把網路視訊當做視訊消費的唯一渠道。電影、電視劇是網路視訊使用者最為喜愛的內容型別,分別以77%和70.5%的比例位居前列。這些資料反映出數字、網路影視將成為今後人們主要索取的資訊,說明數字影視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我國於2010年6月25日出臺了有關三網融合的政策,並公佈了一批試點單位,這意味著三網融合正式進入我國的新興產業規劃中,從而形成了新的就業市場,創造出至少5000億元的資訊服務市場。當前文化娛樂、網路(包括手機)、影視逐漸走向融合,形成了新的數字內容產業發展趨勢,而三網融合將為推進媒體融合提供動力。電視與手機、網路的融合將是必然趨勢,以網路電視、手機電視為新興的資訊服務,將成為人們尋找娛樂內容的主要形式。

  當前,由於電視、手機和網路的參與,娛樂業的發展方向發生了重大變化,如世界小姐競選、奧斯卡頒獎禮、湖南衛視“超級女聲”等一類造星、娛樂活動,由於電視的傳播和網民的參與,其社會關注度得到大幅度提升,從而吸引了大量廣告的投入,影視傳媒娛樂業的收入直線上升,如每年一度奧斯卡頒獎禮的廣告費,每秒鐘達到數十萬甚至數百萬美元。2007年湖南衛視的“超級女聲”經濟效益高達5000萬元。影視傳媒娛樂業的發展,既可推動影視製作水平的提升,滿足市民的娛樂需求,推動數字傳播平臺的發展,催生新的傳播媒體,又可提升和塑造中國的文化形象,是一個具有誘人前景的產業。

  當前發展新興文化產業所存在的問題

  我國在發展新興產業上取得的成績令人鼓舞,但是就新興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而言,我們也要冷靜地看到其在緊抓新興業態,發展文化產業的新亮點方面存在不少問題。

  文化產業產值佔GDP比重小。雖然我國文化產業總值每年均有大幅增長,但是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十分明顯的差距。2008年,中國文化產業增加值為7630億元,佔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2.43%,但是同期,美國文化產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0%,英國佔10%,日本佔30%,義大利佔25%。這些國家的文化產業大多生產高階、附加值高的上游文化產品,而把低端、附加值低、汙染環境、大量損耗資源的下游產品放到我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來生產。事實上,我國文化產業所取得的成就當中,不乏許多低端、幫他人貼牌的產品。加強自主創新,密切關注資訊服務業和創意設計業的新動向,致力於發展上游產品和新興文化產業,加快發展影視娛樂業,認真保護智慧財產權,是我國文化產業當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缺乏知名文化品牌。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文化產業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但是在新興文化產業方面難以找到更多在世界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文化品牌。目前困擾我國文化產業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問題是缺乏自主創新的文化品牌和企業,沒有湧現出類似谷歌、華納等這樣的大企業,更沒有形成日本動漫、美國好萊塢、韓國韓劇等規模和叢集效應的文化產業群,因此準確概括當前我國的文化產業現狀就是“大而不強”、“全而不專”。
  對新興業態的扶持力度不夠。以網路資訊服務業為代表的新興業態將成為國際競爭的重要領域,是各國今後發展的焦點,但是就我國的創新環境而言,既缺乏政府政策的實質性扶持,又缺乏前瞻性的規劃。由於在稅收和資金扶持上缺乏吸引,無法形成人才窪地,吸引國內外影視製作人員專心從事文化精品的生產。

  影視產業不強。我國文化產業中製造業的比重過高,內容產業比重過低,反映了自主創新、影視產業相對落後的事實。在電視劇、電影的製作方面,雖然數量不少,但高質量的產品比較稀缺,海外票房不高。當前,國家極力推進三網融合,希望以此推動中國影視業與網路業的快速發展,但是三網融合只是實現資訊傳播渠道與內容產業相互融合的形式和過程,其最終結果仍然取決於數字內容產業,特別是數字影視業的發展。影視產業存在諸多不足,如不加快發展,將影響三網融合的程序。

  機制有待創新,人才緊缺。新媒體領域的人才培訓和文化機制改革,對在充滿競爭的全球市場造就我國數字影視業來說,具有決定性的戰略意義。然而,對於如何解決不同部門分頭管理、政出多門、業務交叉等問題,還未看到我國政府的實質性行動。此外,我國在新興文化產業領域的人才培養也存在問題。客觀來說,我國缺乏高水平的影視策劃、製作團隊,以及大量專業的工作人員等,很難形成影視產業的叢集效應,這樣就必然受到歐美影視業的圍攻。

  發展新興文化產業的措施

  國際經驗表明,人均GDP達到1000~3000美元、恩格爾係數下降到30%~40%,是文化消費快速增長的時期。2009年,我國人均生產總值已超過3000美元,對文化的需求將呈現井噴現象。正視在發展新興產業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根據我國現有的產業狀況,制定適宜的產業政策,在眾多產業當中選擇一些比較有優勢的新興產業重點發展,將極大推動我國數字影視傳媒娛樂業今後的發展。

  政府要把發展文化產業,特別是影視娛樂業提升至與發展實體經濟一樣的高度。政府要緊抓文化產業的新興業態,要增加投入,加強對文化產業的規劃、指導、管理和政策扶持,鼓勵民間資金和外資對營利性文化產業機構的投入,增大政府對非營利性文化產業機構的投入,按照建設軟實力的思路制定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規劃綱要,建立完善的市場機制,提高文化資源配置的效率,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適宜的經濟環境,要為新興產業提供足夠的資金和政策扶持。

  要對文化產業進行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提高企業家的文化和管理素質,加強文化產業相關行業間的相互聯絡和促進。要通過制度的改革與創新,組建有活力和創新能力的大型影視娛樂集團,完善創新激勵機制和現代化的文化產品生產和組織方式,培養懂文化產品、影視娛樂產品生產規律的管理人才,通過技術創新,以現代資訊科技文化改造和提升文化產業,提高影視產品的科技和資訊含量,增強娛樂色彩,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加規模經濟效益。

  要加快人才的培養。要在重點建設一批有影響力的創意文化集團的基礎上,加大力度扶持中小型創意文化公司,推進創意產業團隊的組建和人才培養工程,為影視娛樂企業提供大量人才;政府要加大力度扶持中小型創新文化公司,加強人才培養,推進創意產業團隊的組建和人才培養工程,加快文化創意公司特別是影視娛樂公司上市的審批,可以嘗試建設文化產品交易平臺,建立文化公司創業板,為文化公司的股份交易與融資工程提供便利,激勵創意人才努力工作,創作文化精品。

  重組和合並文化企業,做大做強影視產業。影視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日益緊密結合,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娛樂化將進一步主導未來影視傳媒產業的發展。產業集約化和集團化的趨勢將更加明顯。發達國家的影視娛樂業採用了大工業發展、大規模經營、大產業運作模式,呈現出高科技手段、高投入資本、高產出效益的發展特徵,取得了豐厚回報。如美國是世界上資訊產業最發達的國家,也是世界最大影視產品的出口國,具有工業化、高科技化、數字化等影視製作特點,為美國帶來了豐厚的經濟利潤。美國影視娛樂業被稱為“以版權為基礎”的知識製造業。1998年,它的電影、電視、錄影帶、音樂出版總收入是600億美元,居美國各行業出口的第一位,其中120億美元是由影視業所創造的。

  我國影視娛樂業的發展還處於初期階段,無論是電影生產的數量還是質量,以及經濟效益都無法與美國匹敵,至今還沒有進入大規模生產的階段。因此,借鑑美國影視業發展的經驗,重組和增強文化企業的實力,特別是擴大影視娛樂公司的實力,對於在短期內壯大影視傳媒娛樂業的實力具有重要意義。只有通過重組與合併,才能培育出中國的“好萊塢”,也才能推動傳媒業的發展,實現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

  打造知名品牌和促成產業規模效應。品牌效應是商業社會中企業價值的延續,在當前品牌先導的商業模式中,品牌意味著商品定位、經營模式、消費族群和利潤回報,意味著高質量、高信譽、高效益、低成本。我國要想發展新興文化產業,就要精心培育特點鮮明、內涵豐富、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品牌,要充分利用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通過中華文化的包裝,結合新興傳媒的傳播特點,使之不僅能充分展現中華文化的特色,增強為網路和手機使用者服務的針對性,提高服務質量,而且利用品牌優勢拉動影視娛樂產業的發展,打造文化航母。

  總之,我國要緊抓新興文化產業,探索一個符合我國國情的最佳發展模式,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數字影視娛樂業,增強我國數字影視娛樂業的核心競爭力,營造核心影響力,提高核心文化創意生產力,增強核心傳播力,提升軟實力等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