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方面的論文相關範文

  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社會大文化環境影響下,經過企業領導者的長期倡導和職工的長期實踐所形成的為企業打多數職工所具有的價值觀念、信仰、態度、行為準則、道德規範及傳統和習慣的總和。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工會工作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工會已成為企業文化建設的主管部門之一。工會抓好工會工作,就是工會抓企業文化建設的"抓手"和"入手點"。職工文化是工會維護職工精神需求權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利用職工文化平臺提升職工素質,讓更多職工在職工文化活動中實現自我價值。所以,工會工作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工會工作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具有引導作用

  1.1工會工作在企業文化建設的概念分析

  工會,從概念上而言,是具有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擁有健全的組織體系,它代表著職工的利益、維護著職工的忠誠,因為它具有合理、合法的組織基礎,工會也是瞭解和熟悉職工意願與要求的最好地方,所以一個好的工會可以激發職工最大的熱情,讓職工們更好的團結起來,在做好職工思想工作的同時,讓他們能夠自覺的、積極的投身在企業文化建設的道路上。工會,是一個具有高效管理作用的體系,充分發揮它本身的工會民主管理的職能作用,用工會,把工會工作有機地與文化建設合二為一,切實增強員工的主觀意識,以主人翁的意識來更高效的為公司服務。

  1.2工會工作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引導的內容

  首先,我們以每年一屆的職工代表大會為契機,將全體職工代表在職代會上提出的意見跟建議進行歸納、總結,以提案的方式分別進行整理、討論,並付諸行動,隨後將執行情況實際反饋給工會,這樣一來,不僅擴大了職工民主管理的渠道,而且還增強並引導了職工對參與企業管理的主動性,讓職工更加積極的投身於企業的管理建設,更為人性化的為員工服務,為員工答疑解難,平穩心態,安撫情緒,隨時保護、調動跟激發出職工的主人翁意識,讓職工自主的去促進企業的改革、發展及穩定,增強職工對企業的責任感。工會必須圍繞著黨政工作方面為中心,積極參與到文化建設當中,企業重組、改制、擴建、維護等方面,務必堅持工會拆塔,員工唱戲,將企業文化貫徹落實帶每一個人身上。企業的文化建設必須通過工會來引導在每一個工作環節上,讓企業具有整體戰鬥力。

  二、工會工作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2.1工會工作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具有宣傳作用

  工會,在企業文化建設的宣教中充當著必不可少的角色,在以廣大職工為主導物件的同時,面向廣大社會宣傳職工的精神面貌及企業文化。工會的工作必須圍繞著企業的中心工作展開,即使工會並不直接參與企業生產經營。工會具有獨特的自身優勢,將工人階級具有的先進文化來佔領企業文化,在先進文化的發展方面,工會以組織各種形式的競賽和評比的形式,發展及總結一些先進的典型,並給予表彰跟宣傳,幫助廣大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行為方式,讓企業的文化建設得以順利的進行。

  2.2工會工作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具有凝聚作用

  工會在投身企業文化建設中,以職工熱愛的方式、手段,正確的指引職工,渲染職工,讓職工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營造“凝聚”企業文化的氛圍。由於目前職工對價值觀取向的變化,一味的追求金錢、職位、物質,導致各部門的溝通大大減少。在這樣的情況下,工會應充分的發揮其在企業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建“家”,把員工們有效的組織在一起,通過各種活動,讓員工自覺的加強對企業的凝聚力。而且職工還會通過工會的學習以及成長逐漸地對企業產生歸屬感。這樣,職工就會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核心價值。

  2.3工會工作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具有創新作用

  在幾年的工作實踐中,我們深深體會到工會工作對企業文化建設價值觀體系的形成和傳播具有不可否認的的幫助。企業文化的精髓在於創新,它可以不斷推動企業的發展。一個企業文化的建立、創新,首先是對“創新思想”及人性化管理的激勵跟鼓舞,通過各種宣傳活動,促使員工的企業文化緊跟時代的潮流。

  企業文化隨著時代的變遷,應不斷的發展、創新。它是一項需要長期去計劃、去調整的複雜的系統工程。一個企業想要更好的發展,其工會務必站在企業發展的最前沿,緊跟時代的步伐,有效的認識到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努力以科學規範的管理,健康的企業文化,讓企業利於激烈市場競爭中的不敗之地。最終實現“雙零”目標,建設“三型六化”的學習型企業的共同願景。

  三、結語

  企業文化建設在工會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僅能夠有效地提升企業文化底蘊。而且還能讓職工的自身道德建設得到增強。在分析企業文化建設的作用時,一定要從多角度去看待問題,將其宣傳作用、凝聚作用以及創新作用都全面的發揮出來。讓企業文化建設在工會工作中的價值全面的發揮出來。

  篇2

  淺談企業文化模式

  摘 要: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企業在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所創造的代表本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形態的總和。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根本,是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該文首先介紹了企業文化的基本模式,然後分析了企業文化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後對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模式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企業文化;基本模式;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模式

  企業文化為企業帶來了長期發展和創業的精神動力、價值追求,不僅滿足的企業領導者的發展觀,而且為普通職工帶來了人生追求的目標,使得企業的整體價值觀得以實現。

  一、企業文化的基本模式

  企業文化的構成,其基本公式為“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質文化”,而主體的企業文化則是指企業的精神文化,只有建立起精神文化才能建立起制度文化,最後才能形成企業物質文化的表象。企業文化模式的構建包括:企業經營哲學、企業精神、企業風氣、團體意識、價值觀念、企業目標、企業道德、企業風俗。這些方面的內容細化起來,可以細緻到企業標誌、廠容廠貌、產品特色、廠微、廠旗、廠服、文化傳播網路。企業文化的基本模式是要以功能性的主體精神打造來推動企業的整體發展,而企業精神的形成對企業資源合理配置和經營哲學有著輔助的作用,所以在企業文化模式的提升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到企業的經營思想,將企業文化變成企業靈魂與活動的源泉。

  目前,企業文化的基本模式包括這樣幾種:①協同型:以友好協作為主體,創造企業非常友好的工作環境,強調組織凝聚力和團隊士氣,重視關心客戶和員工,鼓勵團隊合作、參與和協商,是一種人性化的基本模式。②活力型:企業內部有充滿活力的、有創造性的工作環境。員工勇於爭先、創新和承擔風險,鼓勵個體的主動性和自主權,這樣的文化模式是較為創新的。③層級型:企業內部有著非常正式的、有層次的工作環境,各級員工的工作行為活動都有章可循,關注的長期目標是企業執行的穩定性和有效性,基本屬於一些大型集體化企業。

  二、企業文化的特殊作用

  企業文化的構建為企業的發展目標做出了較為長遠的目的性指引,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如果沒有一個長遠的發展目標就會迷失方向,喪失信心,而企業文化正視企業發展現狀,為企業所有的員工提供了指導性的生產經營目標。具體來講,企業文化具有以下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為企業帶來了有效的規章制度約束

  企業文化主要是用簡單有效的文化理念創造企業基本精神目標,這種目標性的指向必然會為企業的制度建設帶來約束,任何有悖於企業文化的行為自然會受到所有員工的整體批評,這種自然而然的內部制度約束會形成極大的力量,為企業的制度建設創造有效空間。

  ***二***為企業帶來了道德規範約束

  道德規範其實遠比法律、法規有著更為強大的行為約束力,企業文化建立起來的道德約束不僅對職工進行的約束,同時也為企業本身帶來了社會性的認同和信任。

  ***三***為企業帶來了凝聚力量

  企業發展需要凝聚力,而凝聚力的培養就需要通過企業文化建設來實現,企業文團結友愛、相互信任的和睦企業文化自然就會強化企業的團體意識,使企業職工之間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模式

  ***一***富於變化性的企業文化

  富於變化的企業文化模式主要適用於處於發展階段的小型企業。發展中的企業有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形式,在如此多變的經營環境中也不應該忽視企業文化的建設,反之,更應該重視去文化建設,以求帶動整體企業的發展,使得企業的生命力不斷延續。在企業的初創時期,要設計“求生存,求發展”的企業文化,因為企業的發展規模不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所以這個階段的企業文化要依靠生存,要避免虧損,以這樣的文化理念來激發所有員工的工作熱情,使其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企業,逐漸累積資金,為企業的“邁步”做出貢獻。所以,建立制度管理機制是其發展的首要任務,整個制度文化的建設的都具有穩妥的特點,在穩中求發展。

  ***二***以儒家文化為基礎的企業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數千年的歷史中創造的燦爛文化,儒家思想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儒家思想所蘊含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行為準則、文化內涵等,具有強烈的歷史性、民族性,至今仍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制約著人民的道德準則。所以說,儒家傳統文化為現代企業文化建設提供了歷史的借鑑和現實的淵源。儒家文化更適合打造中國特色、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企業文化正規化,儒家倫理中重視人的價值,能較好地調節社會關係、人際關係,調動人的積極性,對現代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西方理性文化所起不到的作用。儒家文化建立的步驟包括:一是“人本主義”導向的生命價值觀。二是“義重於利”的社會倫理觀。三是“取法中庸”的人生實踐準則。四是“和而不同”的群體倫理。五是“平均為上”的公平倫理。這些思想模式,主要是以行為準則和價值觀念來約束企業管理,將員工的價值選擇提升到現代企業發展需求之中,通過對儒家思想的改造和創新,實現傳統與現代的結合。

  ***三***融合性質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的融合模式,主要是針對併購式的大型企業而言,企業之間的併購必然會帶來企業文化的撞擊,合理地將企業文化進行接納、相容、互動和共生是企業文化融合的重點。在融化模式中,首先要分析併購公司的企業文化特點,以客觀的眼光來審視對方文化。然後就是要找到雙方文化的契合點,努力緩解文化衝突。最後,則要本著接納吸收、相容幷蓄、交流互補、共存共贏的合理規則,在這種規則的指導下來進行文化融合。

  四、結束語

  王成榮對企業文化的表述為,“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社會大文化環境影響下,經過企業領導者的長期倡導和職工的長期實踐所形成的為企業打多數職工所具有的價值觀念、信仰、態度、行為準則、道德規範及傳統和習慣的總和。”優秀的企業文化會產生一種尊重人、關心人、培養人的良好氛圍,產生一種振奮精神、開拓進取的良好風氣,激發組織成員的創造熱情,從而形成一種激勵環境和激勵機制。優秀的企業文化模式怎樣普及,怎樣推廣,都有待進一步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