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質量與密度知識點總結

  密度是單位體積的質量,質量是度量物體在同一地點重力勢能和動能大小的物理量。物理的質量與密度你們掌握好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上冊的質量與密度的相關知識點總結歸納,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質量與密度知識點整理

  一、質量

  1.質量的概念

  ***1***一切物體都是由物質組成的。

  ***2***物體中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

  ***3***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與它不隨物體的形狀 、狀態 、溫度 和位置 的改變而改變。

  ***4***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基本單位是千克***kg*** ,其他常用單位還有噸***t***、克***g***、毫克***mg***。它們之間是換算關係是1t=103kg,1kg=103g,1g=103mg。

  2.質量的測量

  ***1***日常生活中常用來測量質量的工具有:案秤、檯秤、桿秤等,在學校實驗室裡常用托盤天平 來測量物體的質量。

  ***2***托盤天平的使用:

  ①“放”: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

  ②“移”:把遊碼移至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

  ③“調”:調節橫樑上的平衡螺母,使指標指在分度盤的中央,這時天平橫樑平衡;

  ④“稱”:稱量時,把物體放在左盤 裡,估計被測物體的質量,用鑷子按“先大後小”的順序向右盤依次加減砝碼 ,當需向右盤中加的砝碼質量小於砝碼盒中最小砝碼質量時,應調節遊碼直到指標指在分度盤的中央,此時橫樑再次平衡;

  ⑤“讀”:物體的質量等於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標尺上游碼所對的刻度值;

  ⑥“收”:測量完畢,將砝碼放回砝碼盒,遊碼歸零,兩盤疊放或墊上保護墊。

  注意: ***1***在使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有時要用到一些特殊的測量方法,如測量質量過小、過輕的物體時,無法直接測量,可將物體累積到一定數量後測量,再求其中一份的質量,這種測量方法叫“累積法”。***2***稱量物體前調節天平平衡時,應調節橫樑兩端的平衡螺母,調節規則“左偏右調,右偏左調”。***3***天平的指標沒有指在分度盤的中央的情況有兩種:一是調節橫樑的過程中出現的,這時應調節橫樑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橫樑平衡,不能移動遊碼;二是在稱量過程中出現的,這表明左、右兩盤中的物體質量不相等,只能靠加減砝碼或移動遊碼來實現平衡,不能調節平衡螺母。

  二、密度

  1、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係

  ***1***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一定 的,即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

  ***2***不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不同 。

  2、密度

  ***1***物理學中,某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與它的體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物質的密度用“ρ”來表示,根據密度的定義可得密度公式:ρ=m/V

  ***2***密度的單位是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常用單位有克每立方厘米***g/cm3***

  三、測量物質的密度

  1、量筒的使用方法

  ***1***會選:使用量筒之前,要根據被測物體的測量精度要求和被測物體的測量體積等因素來選擇量程、分度值都合適的量筒。

  ***2***會放:使用量筒測量時,量筒要平穩地放置於水平桌面上。

  ***3***會看:讀取量筒的資料時,若液麵是凹液麵,視線應以凹液麵最低處為準;若液麵是凸液麵,視線應以凸液麵最高處為準。

  ***4***會讀:要會根據量筒刻度的分度值讀出準確值。

  ***5***會用:使用量筒測量不規則的物體的體積時,量筒中放入物體前後兩次液麵讀數之差 就是該物體的體積。

  2、密度的測量

  ***1***測量原理: ρ=m/V

  ***2***測量石塊的密度

  ①用天平稱出石塊的質量m;

  ②向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測出水的體積V1;

  ③用細線繫住石塊,把石塊沒入量筒裡的水中,記下石塊和水的總體積V2;

  ④計算石塊的密度:ρ石=m/***V2-V1***

  ***3***測量鹽水的密度

  ①往玻璃杯中倒入適量的鹽水,用天平稱出玻璃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1;

  ②把杯中的一部分鹽水倒入量筒中,讀出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

  ③用天平稱出玻璃杯和剩餘鹽水的總質量m2;

  ④計算鹽水的密度:ρ鹽水=***m1-m2***/V

  注意:***1***測量物質密度採用的是間接測量法。

  ***2***在測量固體物質密度時,一定要先測量質量後測量體積。如果先測量體積,那麼在測量質量時,固體會因為沾有水導致測量質量偏大 ***且沾有水的固體也不能直接放在托盤上***。

  ***3***測量固體物質密度時,先在量筒中放適量的水。這裡的“適量”是指所放的水不能太多,固體放入時總體積不能超過量程;水也不能太少,要能使固體完全浸沒。

  ***4***對於密度小於水的固體物質,需要採用“針壓法”或“懸墜法”測出其體積。

  ***5***在測量液體的密度時,不要把原來裝有液體的容器倒空後當成空容器來稱量質量,因為此時容器內壁的液體會有殘留,會導致結果偏大 。

  四、密度與社會生活

  1、密度與溫度

  ***1***一般物體:溫度升高時密度變小,溫度降低時密度變大。

  ***2***特例:水的反常膨脹

  事實表明,在標準大氣壓下,4℃的水的密度最大。溫度高於4℃時,隨著溫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來越小;。溫度低於4℃時,隨著溫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來越小。人們把水的這個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脹。即高於4℃的水熱脹冷縮,0-4℃的水熱縮冷脹。

  2、密度與物質鑑別

  ***1***鑑別物質: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我們可以根據這一特點來鑑別物質。

  鑑別方法:先測出被鑑別的物質的密度,再通過查密度表確定它屬於哪種物質。

  由於只通過密度鑑別物質並不完全可靠,因此要想知道一個物體是由什麼物質組成的,還要根據其他一些特性***如顏色、氣味、硬度、透明度、可燃性等***來判斷,有的甚至還要結合化學方法才能判斷出來。

  ***2***判斷真偽:利用密度可以判斷物質的真偽。

  判斷方法:先測量被判斷的物質的密度,然後對照密度表,若理論值與測量值吻合,則該物質可能是真的;否則,該物質一定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