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太極拳可以降血壓降血糖嗎

  太極拳是我國最為流行獨特的養生方式,巧妙了融合了氣功與拳術的長處,太極拳具有剛柔相濟、協調沉穩、動靜結合,還能讓人心靜平和,安養精神,特別是對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者有改善的作用,當然太極拳對於有人來說比較複雜,即便做不下全套動作,只要學會這4個動作,對降低血糖、穩定血壓也非常有利。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練太極拳有效降血壓降血糖

  科研人員發現,堅持練太極拳的人身體免疫力超過不練拳的人,而且精神面貌也非常好,面色紅潤,神采飛揚。打太極拳不僅可增強心肺耐力及下肢肌力,高血壓、糖尿病人練3至6個月後,甚至可減少用藥量,專家鼓勵中老年人,沒事不妨多練拳。這是專家推薦給中老年人的最佳健身運動。

  有90名50-64歲的中年人及76名65-80歲的老年人蔘與,分為太極拳組和不運動的對照組,其中太極拳組練習太極拳平均達五年以上,結果測量兩組心肺耐力發現。

  經過測試發現,經常打拳的人血壓和血糖均得到控制,而且還減少了藥物量,睡前打拳的人,在夜間睡眠質量也非常好。有打拳習慣的中年男性,最大攝氧量較同齡者增加29%,女性則增加15%;而有打拳習慣的老年人,最大攝氧量也較同齡者多出18%至19%。

  由於心肺耐力***最大攝氧量***會隨著年齡漸長而下降,經過持續追蹤這些中老年人兩年後,再度測量發現。有持續打太極拳習慣的中老年人,心肺耐力減少量只有不運動者的一半,顯示太極拳運動對中老年人的心肺耐力具有保護效果。

  太極拳將伴隨著未來人類發展,太極拳的養生功效符合未來人類的養生理念,在將來,太極拳的療效將被進一步證實。而太極拳的好處還不只在維持心肺耐力,太極拳對增加身體柔軟度及降低體脂率也有幫助。

  由於許多中老年人都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部分高血壓患者練習太極拳三至六個月後,血壓平均可降低5-10毫米汞柱。

  而糖尿病患者練習打拳後,輕微糖尿病患者甚至可依靠飲食及運動控制血糖,不必再吃藥,中度糖尿病患者平均用藥量也可減少20%,這顯示太極拳運動也有降血壓、血糖效果。

  學會太極這4動作降低血糖血壓

  降糖穩壓第一式:白鶴亮翅

  1. 轉體抱手:上體微向左轉, 左手翻掌向下,左臂平屈胸前, 右手向左上劃弧,手心轉向上,與左手相對成抱球狀;眼視左手。

  2. 虛步分掌:右腳跟進半步, 上體後坐, 身體重心移至右腿;面向右前方. 眼視右手;然後左腳稍向前移,腳尖點地,成左虛步, 上體微向左轉,面向前方,右手上提停於右額前, 手心向左後方,左手落於左胯前,手心向下,指尖向前。

  降糖穩壓第二式:手揮琵琶

  1. 跟步後坐:右腳跟進半步, 上體後坐, 重心移至右腿上, 上體半面向右轉。

  2. 虛步合手:左腳略提起稍向前移, 變成左虛步,腳跟著地,腳尖翹起,膝部微屈;同時左手由左下向上挑, 高與鼻尖平,掌心向右,臂微屈;右手收回放在左臂肘部裡側, 掌心向左;兩手成側立掌合於體前;眼視左手食指。

  降糖穩壓第三式:高探馬

  1. 跟步翻掌:右腳跟進半步,身體重心逐漸後移至右腿上;右勾手變成掌,兩手心翻轉向上,兩肘微屈;同時身體微向右轉,左腳跟漸漸離地;眼視左前方。

  2. 虛步推掌:上體微向左轉,面向左前方,右掌經右身旁向前推出,手心向前,手指與眼同高;左手收至左側腰前,手心向上;同時左腳微向前移,腳尖點地,成左虛步;眼視右手。

  降糖穩壓第四式:閃通臂

  1. 提手收腳、上步分手:上體稍向右轉, 左腳微回收舉步。同時兩手上提。眼視前方。左腳向前邁出;左右兩手分別向左前、右後分開;左手心向前,右手心向外,眼視前方。

  2. 弓步架推:重心前移,左腿屈膝弓成左弓步;同時右手上舉, 停於右額前上方,掌心斜向上,拇指朝下;左手由胸前慢慢向前推出, 高與鼻尖平, 手心向前,眼視左手。

  結語:經過上述文章介紹,我們知道,中老年人經常練習太極拳的確練太極拳有很好的強身健體作用。對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也十分有益處,能幫助降血壓、降血糖。而且我們不需要全套學習,只需要掌握上述介紹的4個動作便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