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寶寶逆反心理的技巧

  千萬不要小看一個兩三歲孩子的智商,因為,在要不要起床,要不要穿衣服的問題上,他們的“抗爭”經常會表現出驚人的“智慧”,但是兩三歲的小孩子似乎總是不聽話,仔細觀察發現,不是小孩不聽話,而是做父母的不會說孩子能聽懂的話。這種年齡的小孩已具備一定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但這種潛在的能力只有通過適合其年齡特點的說話方式才能夠被啟用並得到充分發揮。那麼,做家長的應該怎麼說,兩三歲的孩子才會聽話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不妨裝裝糊塗

  即使是最不聽話的小孩,在父母顯得無能為力時,也會同情父母。所以,有時候要讓孩子相信你需要被幫助。

  如果孩子拒絕將自己的玩具收起來,你也可以拿出些玩具,然後把它們放到浴盆或廚房的碗櫥中。當孩子提出抗議時,你就可以裝作很無辜地說:“我不是已經將玩具放到玩具盒裡了嗎?”這時候,孩子會同情你,然後幫你把玩具放回它們該呆的地方。

  引導他看到積極的一面

  孩子因為願望沒有達成而吵鬧時,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平淡無聊的事情變得有趣,比如,孩子想到操場玩時,突然下雨了,這時你可以告訴他:“這是一場很棒的雨哦,現在我們終於有機會在屋子裡野餐了。”這會激起孩子的興趣,進而變得興奮起來。

  巧妙利用逆反心理

  如果你說東,孩子就說西;你說西,孩子就說東,這時候,不如反其道而行。

  比如,當我希望兒子能動作迅速一些時,會假裝很趕時間,“我拿不準,你能不能在我出發之前收拾好哦。”然後,他就會衝到衣櫥前,拿出自己的鞋子和夾克,迅速穿好衣服。

  正話反說的方法,是利用了孩子渴望獨立的心理特點,使雙方都得到各自想要的東西,但這種方法一定要採用有趣的方式,而且不要過度使用,否則,孩子也會識破的!

  學會說“好吧,但是……”

  對剛學會走路的小孩來說,只要讓他們知道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會表現得非常配合。因此想拒絕他們的要求時,家長們可以採用“好吧,但是……”的說法。你可以說:“好吧,你可以吃一個麵包,但是,我們應該先一起吃晚餐。”或者說,“好吧,我們可以看一會兒動畫片,但是我們要先把玩具收拾起來。”孩子們通常會反抗“不”,但無法反抗“好吧,但是……”

  提前準備點吃的

  或許,大部分孩子在發脾氣的時候,你並不知道他們是為了什麼。但如果能提前給孩子切幾片蘋果預備著,也許就能解決這些問題。因為,讓孩子們感到舒適開心其實是件很簡單的事情,儘量滿足他的基本需求——食物、睡眠,這些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