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新手有哪些常見誤區

  釣魚原本是一件十分有益健康的活動,但是釣魚新手總會犯一些釣魚誤區使得自身健康得到損害,那麼到底是哪些誤區呢?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釣魚新手常見誤區

  ***一***出發前不注意休息

  初學釣魚者,年輕人對此問題不重視。有的人釣前準備一個晚上,又是整理釣具,又是調製魚餌,又要與朋友們取得聯絡。有些年輕人愛聚到一起喝酒,大牌,神侃至深夜,甚至通宵,第二天釣魚又勞累一整天,從精神到身體一直處於緊張狀態,身體的各個器官超負荷工作,對身體健康有百害而無一益。因此說,垂釣前要休息好,一定要保證7~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二***飲食準備不充分

  不重視釣魚時的飲食,是釣魚人普遍存在的問題。有的釣友僅帶點麵包,火腿腸或幾個煮雞蛋,幾根油條,有的什麼也不帶,計劃在鄉下小店裡隨便買點食品,有的人甚至連礦泉水都不準備,以湊合的態度對待釣魚時的飲食,認為少吃一兩頓沒關係。

  這種認識和習慣不可取,長期這樣做會對身體造成損害。主食,副食要帶充足,水至少準備1.5升,夏天更應該多帶一些。春秋季氣溫較低,可用保溫桶盛裝飯菜,中午可吃到熱食,早晨出發前應吃些營養價值高的食品,如牛奶,雞蛋,到了釣場後,一切安排就緒,往水中投了誘餌後再吃點食品,此時正是早上七八點鐘***夏季***的時間,也是在家吃早餐的時間。

  ***三***疲勞釣魚

  所謂疲勞釣魚,就是把全天的釣魚活動搞得很緊張,不注意間歇性休息,釣魚應有張又馳,勞逸結合,有些釣者認為,出釣一天,時間很寶貴,於是竿不離手,眼不離漂,投了鉤,浮漂不懂,心裡發急,趕忙找新的釣點,若是玩路亞釣,一天揚竿首先近千次,甚至超過了千次。

  玩臺釣的人,活動量更多啊,消耗體力更多,之所以出現以上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是對釣魚活動的目的和意義缺少全面的認識,釣魚是一項休閒娛樂活動,重在放鬆心情,強身健體,只要有這種認識,釣魚活動就會變得輕鬆愉快。

  眼睛不必一直注視水中的浮漂,每隔10~20分鐘可閉閉眼睛,或向遠處眺望幾分鐘,以解除眼睛的疲勞。手竿釣魚者可將竿架到支竿架上,減去雙手持竿的勞累,也可在岸邊活動四肢,夏天的午後,釣魚效果不好,可找到有樹蔭的地方休息一個小時。總之,釣魚時要勞逸結合,不要過度透支體力。

  ***四***情緒煩躁

  釣魚本應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可有些人在釣不到魚時情緒煩躁,換了釣點,仍不見魚上鉤,釣了一天魚護依然空空。於是,心情十分不好,晚上回到家裡,心裡仍不舒暢。家人若通情達理,會說些安慰的話,若說些埋怨刺耳的話,釣者的心情會很不愉快,釣不到魚可分析原因,總結教訓,以利再戰,現代人們的生活水平,經濟條件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在乎釣魚的多少,注重的是精神的愉悅。

  ***五***季節轉換的誤區

  不管春夏秋,以不變應萬變,不管魚情、水情、天氣、季節變換,一套線組應付,一套思路,一套自認為祕方的不變魚餌。符合自然規律才是真理。

  釣魚新手必備技巧

  樹立信心、恆心

  不少初學者在撒好窩子後,總是在懷疑此地是否有魚。時間稍長未見漂兒動,就想挪挪窩,移動地點。看到別處有人連上幾條魚,信心更加動搖。有人甚至在不到一個小時內連挪3個位置,最終必然一無所獲。後又有釣者在他原來的位置釣魚,半個小時後接連上魚。因此釣魚地形一旦確定後,就應有信心和耐心,堅持下去,不要輕易挪窩。當然,如果選擇的地點確實不當,如選了“死窩子”,那還是應該移動一下位置的。

  甩漂兒的方向和目標要準確

  在亮水面釣魚時,往往有這種情況,撒好了窩子,甩幾次竿以後就找不準窩子的確切位置了。這主要是撒窩子時沒有找準方向和目標。要做到不丟失目標,就要在確定釣魚地點以後,將釣竿支架插好,凳子放在支架後適當的位置,把漂甩在所選地點,釣竿放在支架上,自己坐好後,在河的對岸找一個明顯的目標,如建築物、樹或其倒影、電杆等,使眼、漂與確定的目標三點成一直線,在此位置撒窩子後,每次按此方向和目標甩漂,就不會找不到窩子的位置了,但要注意,所做的凳子不能隨便的左右移動。

  如果選擇的水域附近有露出水面的木樁、水草等,便可以此為標籤,目測好距離和相對位置即可。但選擇水草作為標誌時,要先用釣竿拔一下,看是否是浮草,如果是浮草,它會隨風飄動,不宜作為標誌選用。

  每次甩漂的範圍要小

  要想將漂每次都摔到同一位置上是不大可能的。但要求範圍越小越好,以便魚兒尋找釣餌。按照一般經驗在一尺直徑範圍以內為好。甩竿可用送入法。如果採用長竿短線的續漂方式,那範圍就會小,位置更準確了。

  手不離竿,眼不離漂

  在釣魚時,往往等了半天漂也未見動靜,思想便有些放鬆。想抽根菸,有時剛擦著火柴,漂送起來了,這時急忙提竿,魚兒已經走了,後悔莫及。一些有經驗的釣者,在釣魚時雖然也有說有笑,但他們的眼睛始終盯著浮漂。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