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潮說課稿

  《觀潮》,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相信對你會有幫助的。

  

  教學目的:

  ⒈ 讀課文,初步瞭解作者寫錢塘江大潮的寫作

  ⒉解課文內容,瞭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⒊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⒋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學重點:

  ⒈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⒉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⒊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⒈初讀課文,初步瞭解作者寫錢塘江大潮的寫作順序。

  ⒉學習本課14個生字,正確讀寫“觀潮、據說、籠罩、薄霧、若隱若現、悶雷、水天相接、沸騰、猶如、浩浩蕩蕩、山崩地裂、霎時、餘波、風號浪吼、恢復”等詞語。

  ⒊介紹有關擴充套件資料。

  教學重點:

  ⒈初讀課文,初步瞭解作者寫錢塘江大潮的寫作順序。

  ⒉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難點:

  初讀課文,初步瞭解作者寫錢塘江大潮的寫作順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今天,我們一塊兒來學習第23課:觀潮。課文寫的是哪兒的潮

  生:***齊答***錢塘江大潮。

  師:錢塘江在我們祖國的浙江省,遠離你們可愛的家鄉--雲南有好幾千裡。如果說雲南的石林舉世聞名,那麼浙江的錢塘江大潮就可稱為"天下奇觀"了。

  ***板書:天下奇觀***

  師:"觀潮"和"天下奇觀",兩個詞語中都有一個"觀"字,這兩個"觀"字意思一樣嗎

  生:"觀潮"的"觀"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觀"的"觀"……

  師:快請教一下字典,查查是什麼意思。

  ***學生查字典***

  生:"奇觀"的"觀"是"景象"的意思。

  師:那麼"奇觀"的意思呢

  生:"奇觀"就是奇特的景象。

  生:"奇觀"就是奇異的景象。

  師:誰能說說"天下奇觀"的意思。

  生:"天下奇觀"就是世界上奇妙的景象。

  生:"天下奇觀"就是天底下奇異的景象。

  師:回答正確。

  同學們,你們到過海邊,看過海水漲潮嗎?說說海潮什麼樣?***江海漲潮,氣勢巨集偉,令人震撼。***

  我國的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這裡的潮比別處的潮更加巨集偉壯觀,潮來時,激起的白浪達數米高,像一座城牆,你們見過這種奇觀嗎?為什麼這裡的大潮如此的與眾不同?***請查閱資料的同學介紹“潮的形成”、“潮的氣勢”“或觀潮最佳地點”。***

  特殊的地理環境形成了特殊的壯麗景象,第1課就寫了一次錢塘江大潮的過程。

  二、檢查預習情況

  ⒈檢查生字。

  ***1***出示“潮、浩、沸、漲”卡片,指名讀,說說共同點。***偏旁相同, 都是形聲字。***組詞:觀潮、浩浩蕩蕩、沸騰、漲潮……

  ***2***出示“猶、據、踮、恢”指名讀。組詞:猶如、根據、踮腳、恢復……

  ***3***出示“罩、薄、崩、霎”,說說特點:上下結構的形聲字。組詞:籠罩、薄霧、山崩地裂、霎時……

  ***4***出示 “悶”:裡外結構。組詞:悶雷。讀音:mèn

  ***5***說說你還有哪個字記不住?哪位同學願意幫助他?

  如“罩”字,口訣:“桌”子缺兩腿,上邊變“四”蓋。

  ⒉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敘述順序

  ⒈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寫錢塘江大潮的?***板書***

  課文按時間順序來寫大潮,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的順序把錢塘潮的景象寫具體的。***板書***

  ⒉再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小組自己解決有關詞語方面的問題。

  板書設計:

  觀潮 潮來前 潮來時 潮過後

  ***時間順序***

  教學後記

  "觀潮"和"天下奇觀"都有一個"觀"字,但意思卻不相同。教師及時抓住這個"觀"字,讓學生查字典,不僅理解了"觀"的意思,而且有利於學生養成查字典的習慣。在理解詞語的過程中,先理解"觀"字,再理解"奇觀",最後理解"天下奇觀",由字到詞,一層進一層,顯得很紮實。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⒈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⒉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⒊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學重點:

  ⒈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⒉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⒊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引入談話

  錢塘江大潮自古被稱為“天下奇觀”。我們盼望著能親眼看到這一奇景。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課《觀潮》。上節課,我們初讀課文,瞭解了什麼?***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我們通過閱讀課文,展開想像的翅膀,來感受大自然創造的奇異景象。

  二、通過預習,我們讀懂了什麼?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三、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⒈潮來前,作者介紹了什麼?***板書:籠罩白霧 風平浪靜***指導朗讀。

  ⒉潮來了,給你什麼樣的感受?從哪感受到的?默讀課文,進行畫批。

  ⒊小組合作學習。

  ***1***交流感受,品讀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樣的順序寫潮來時的景象的?

  ***3***分工進行有語氣地朗讀。

  ⒋反饋交流,教師及時引導、點撥。抓住以下要點,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談自己對詞句獨特的感悟。注意品讀結合:

  ***1***作者按由遠及近的順序來寫潮來時的景象的。***板書:遠 近***

  ***2***遠:抓住潮的聲、形來寫潮剛來時的景象:隆隆響聲,像悶雷滾動;水天相接處一條白線。潮雖遠,但氣勢已現。***板書:聲如悶雷 遠處白線***讀讀描寫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聲、色寫出了潮的氣勢之巨集偉:白線很快移來,加長、變寬、橫貫江,寫出了潮水由遠及近的變化。***看圖片***“白浪翻滾”、“白色城牆”寫出了潮水的浪頭之高,氣勢越來越大:形如千萬匹戰馬齊頭並進,聲如山崩地裂。***看圖片******板書:白浪翻滾 山崩地裂******看錄影片斷***指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讀出潮的氣勢:先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練讀,再進行賽讀,最後安排齊讀。***讀整段時注意讀出潮水形聲的變化,氣勢由小到大。***

  ***4***指導學生背誦:背自己喜歡的句子。

  ⒌課文中還從哪能看出錢塘潮的氣勢雄偉壯觀?讀第五自然段體會。抓住要點,師適時點撥:

  “霎時”時間短暫,潮頭卻已西去,潮水奔騰之快。餘波湧來,也使江面風號浪吼,江水平靜後,江水已漲了兩丈來高,都可以看出潮來之猛,氣勢之大。指導學生朗讀。***適時板書:漫天卷地 風號浪吼***

  ⒍學完課文,你們知道為什麼人們稱錢塘潮為“天下奇觀”了嗎?學生談自己的想法。

  四、總結

  ⒈我們學完了課文,對錢塘潮有了較深入的瞭解,深深地被它的壯麗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導遊,你怎樣向不瞭解錢塘潮的遊客介紹錢塘潮呢?

  ⒉***放錄影*** 編導遊詞,然後向同學們介紹。***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內容***

  ⒊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小結

  教學後記

  本節課最大的亮點就是整堂課充分重視朗讀和背誦的訓練和指導,注重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體現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

  以讀為本,熟讀成誦,是中國傳統語文教學的寶貴經驗。課堂中教師就是應該抓住機會,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讀懂,讀通,讀熟,讀得有情有趣,讀得津津有味。通過讀,讓學生自己來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語感,感受課文語言的直觀性和形象性,並且幫助學生積累課文中好的語言材料。熟讀自然就能成誦。好的語句讀熟了,有意識地讓學生背背,強化一下記憶,可以有效地促進語言的積累,很有必要,也很值得提倡。

  2、學生為主體的意識體現得十分清楚,我比較充分地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體現了以人為本。

  整堂課中,教師幾乎沒有對課文的思想內容提出什麼問題,主要通過學生讀來讀懂、理解課文,教師的指導主要體現在組織學生進行語言訓練,並且在訓練過程中給予適當的指導。教學民主意識也比較強,經常轉換角色,作為學生中的一員共同參與學習,使課堂氣氛更加和諧,學生在愉快輕鬆的氣氛中學習得更加主動,更加投入,學習的效率也隨之得到提高。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