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園林文化差異

  園林包含著當時的創造者及其時代所留下來的文化心理與審美意識, 由於中西方的文化不同,所以, 中西方園林文化的就有了差異,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

  從西方哲學發展的歷史看,是把美學建立在“維理”的基礎上。古希臘的比達哥拉斯學派認為萬物最基本的元素是數,著名的“黃金分割”最早就是由這個學派提出來的,這種數字的或幾何的審美思想強調整一、次序、平衡對稱,推崇圓、正方形等幾何圖形,企圖用一種程式化和規範化的模式來確立美的標準和尺度,深深地影響到園林。同時,西方自然觀的發展,是把人與自然分開來認識自然、探索自然規律的,強調人與自然的抗爭,強調人工美高於自然美。

  中國古代以農業立國,形成了依賴自然、熱愛自然、敬畏自然的心態,並深受儒教、道教的影響,崇尚“法師自然”,注重從總體觀察事物,注重事物之間的聯絡,注重觀察事物的對立面及其相互轉化。這種觀點滲透到園林活動中,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群體空間藝術,力圖去模仿自然、再現自然,把人工美與自然美相結合,追求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融的自然美的園林風格。

  二

  自然認知觀方面的差異

  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上, 中西方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中國文化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 而西方世界 則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戰勝自然為文化發展、文明演進的動力。義大利園林的典型代表朗特別墅 *** V illa Lante***的花園設計以水景為主, 表現出泉水出自巖洞湧出, 到形成急湍、瀑布、河、湖, 一直瀉入大海的全過 程。而中國園林講究的是 / 天人合一 0, 是 / 出於自然而高於自然0。如中國江南的私家園林, 在造園中運 用以少勝多、以小勝大等造園構景手法, 加之中國園林所特別具有的借景、透景、漏景、補景 ,,將自然再 現於園林中但又賦予高於自然的意趣。

  三

  思維方式與造園思想方面的差異

  自古以來, 西方人的思維習慣傾向於探究事物的內在規律性, 喜歡用明確的方式提出問題和解釋問 題。16~ 17世紀全歐洲自然科學的進展, 使計算成為理性方法的實質, 幾何學是主要的科學。他們所制 定的絕對的藝術規則和標準就是純粹的幾何結構和數學關係, 以代替直接的感性的審美經驗, 用數字來計 算美, 力圖從中找出最美的線型和比例, 並且企圖用數學公式表現出來。而中國的傳統思維方式則具有重 關係的特色。從老莊哲學開始就強調人與自然的融合, 進而達到情感、精神的超脫。

  西方的花園設計和建造是西方哲學家思維美學思想的具體體現: 用數和幾何關係來確定花園的對稱、 均衡和秩序。而中國哲學家是傾向於整體考察的辯證思維, 這種辯證思維強調整體關照、系統把握、有機 聯絡、動態平衡與天人合一。這些思想都體現在中國園林的設計和建造中。

  四

  園林意境與審美情趣方面的差異

  意境, 即不滿足於追求事物的外在模擬和形似, 要盡力表達某種內在的神韻, 重視整體境界給人的情 緒的感染效果。意境是中國園林藝術設計的名師巨匠們所追求的核心, 是中國園林藝術的精髓, 也是使中 國園林藝術具有世界影響的內在魅力。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哲學, 主張酷愛自然, 提倡自然之美。意境在 中國園林、特別是中國古典園林藝術中得到了獨特的體現。中國園林追求詩的意蘊, 體現畫的境界, 處處 表現出一種詩情畫意。中國園林中的詩文、楹聯、題刻等拓寬了園林的意境, 使人們產生了無盡的遐想。如蘇州拙政園中的/ 與誰同坐軒 0、/ 雪香雲蔚亭 0、/ 遠香堂0等。而造園家又慣常使用畫畫的筆法, 以有 限的筆墨塑造無限的意境, 可謂 / 城市山林, 壺中天地, 人世之外別開幻境